笔趣阁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23章 张之水的抉择

第23章 张之水的抉择

    思来想去,王瑾终于决定,这件事靠阴谋诡计是没有用的,只能开诚布公。

    “深之先生,现在我们的处境你也清楚,你觉得这件事该怎么处理?”王瑾心平气和,似乎在讨论一件很平常的事一样。

    张之水答道:“一切听凭总制吩咐就是。”他的妹妹张凤仪、妹夫马祥麟就在这次参与围剿的官军队伍之中,而且马上要与王自用交锋。他也曾考虑过很久,但是半条应对之策都没想出来。如果妹妹和妹夫胜了,自己和闯营众将就要死,但是反过来,他更不愿意看到妹妹妹夫出事。

    王瑾说:“我要是有办法,还用问你吗。”张之水说:“我要是有办法,还不早就说了。”

    两人一起叹了口气,如果马祥麟和张凤仪是左良玉、陈洪范那样的人品,那就好办了,两边一起朝天放铳,热热闹闹地“打”一仗,他们回去直接上报大捷就完事了,大家都开心。可是偏偏这两位对崇祯颇为忠心,恐怕不会采用这种办法。

    而且王瑾不能私下和马张夫妇接触,更不能传递任何情报,那样就成了出卖王自用了。事情发展到这一步,除了坐视他们和王自用交锋,竟然没有别的办法了。

    张之水没想到的是,王瑾比他更揪心这一战的结果,因为按照王瑾知道的历史,王自用和张凤仪都会死在这场战役中。

    直到昨天晚上,张之水还在筹划要不要逃跑。张之水不同于谢氏父子、蔡仕、赵束乡这些底层文人,他是官宦世家出身,真正的大明既得利益者,让这样一个人和流贼为伍,确实是难为他。

    但是有三个原因促使张之水最终还是留下了。

    第一是他跑不掉,闯营关防之森严更甚于官军,从王瑾眼皮底下逃跑不啻寻死。对于逃兵,王瑾从来都是毫不容情,逮住就砍。闯军对于自愿加入的兄弟实行来去自由政策,但是对于俘虏兵,本地兵直接放掉,客军都强制整编。

    强留本地兵也是无用,他们离家近,熟悉地形,想逃跑太容易了,逼他们入伙只会挫伤士气。让他们回家当老百姓,对闯军也没什么损失。而客军如果被放走,要么加入其他官军,要么上山落草,都会对闯军和百姓形成威胁。

    俘虏兵要跑都逃不掉一刀,俘虏来的师爷要跑还想活命?虽然相识以来王瑾和张之水的关系处得很融洽,但是张之水一点也不怀疑,自己这个知道闯军太多情报的人如果要叛逃,王瑾绝对会毫不犹豫地执行军法。

    张之水不止一次见过,有战功卓著的管队或者米脂来的老兄弟因为触犯军律被王瑾处决,就算是强奸妇女、私藏战利品这种对于这个时代的军队来说“无关紧要”的事情,也足以让王瑾处决自己在战场上可以舍身为对方挡铳子的朋友,更何况是叛逃。

    第二是跑掉也无用,就算他能侥幸跑到妹妹那里去,以他掌握的情报,对妹妹和妹夫其实也没多大帮助。他对于王自用作战计划的了解,就和王瑾讲的那个“把大象装进衣柜里需要几步”一样,根本不能指导作战。而且他也不能再恢复张道濬的身份,当年窦庄的事情追究起来,足够他掉脑袋了。

    第三是他也不愿意和闯营诸将再变成敌人。虽然他是个俘虏,但是李自成等人一直很尊重他,真拿他当个先生看待。

    张之水心里已经早就不觉得这伙人是贼了,尤其是闯营在视野上给了他极大的震撼,即便是他过去认识过的高官显宦,也极少有人能像李自成和王瑾那样从全国大局出发考虑问题。

    王瑾做出的辽东战局会一败再败,北方饥荒会再持续十年以上,南方也会发生大规模民变的结论,固然耸人听闻,但是论据充足,推断严谨,让张之水丝毫找不到反驳的理由。

    虽然听不懂“十二寸等降水量线”之类的东西是什么意思,不过张之水还是能听得出来,王瑾的结论是以丰富的知识为基础进行缜密的推演得出的,绝非信口胡诌。

    对于大明官府、军队的各种弊端的指责,尽管在张之水的角度听来还是有些偏激,可每一条都切中要害。既有长年在基层的经验,也有对全局的把握,甚至有数据支撑。张之水一度怀疑王瑾所说的户口、钱粮等数字是瞎编的,但是他说的每次都一样,而且自成一套理论。

    现在由于没有条件训练士兵,闯军的战术素养是比不上官军的精锐的,但是他们的纪律性、士气以及主要将领的领导才能都绝不亚于官军。如果这样一支军队能够为朝廷效力,无疑是极大的助力,但是张之水很早就放弃了劝李自成招安的想法。招安之后,饷从何出?如果军饷不足,李自成是不是还要去打土豪?除非李自成肯和官军一样不招惹士绅,只靠抢老百姓筹饷,那招安他们还有什么用?大明朝难道缺抢老百姓的兵吗?

    在“贼营”中待了这么长时间,张之水早就明白,所谓“贼”,就是被大明官府排挤出正常社会秩序的人。虽然他还不相信王瑾规划的取明朝而代之再收辽的图景,但他也已明白朝廷想把流寇剿光的想法是不现实的。

    剿匪官兵走一路抢一路,再加上官府为了筹措他们所需的粮饷军械、车马草料、民夫苦力而进行的暴敛横征,就算是打了胜仗,新产生的流民恐怕也比杀掉的流寇更多,更何况官军还打了不少次败仗,连官军的士兵都被流寇裹挟去了。

    现在张之水比较期待这种局面:将来闯军越大越强,割据数府乃至一省之地,然后再和朝廷谈判,变成黔国公沐家那样的诸侯。甚至有更强的独立性,名义上是大明臣子,实则自成一国。这样的话,既能保持闯军的优势,也能让朝廷过得去。但是张之水内心深处也清楚,这种情形是不可能持久的,时间长了,还是要分一个胜负出来。

    总而言之,现在让张之水下定决心背叛闯军,他是做不到的。所以,还不如像一个真正的闯军文书那样做事,他给王瑾出了个应对危机的好办法——甩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