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汉末锦衣 > 第一百四十九章 道歉

第一百四十九章 道歉

    将王匡任命为河内长史,且承诺既往不咎后,原本要‘集体辞职’的十来人立刻销声匿迹,不再蠢蠢欲动,仿佛这事情就从未发生过一般。

    事情倒是平息了,裘盛心中的那口恶气却没平息,这是他第一次尝到被下属胁迫的滋味,尤其这些下属还是刚刚投降的。越想,裘盛越感觉自己太仁慈。

    其他人或许看不出裘盛心中的愤懑,日日陪伴在旁,且心细如发的巧儿如何会看不出来?她可不想裘盛将自己的身体给气坏了,所以开始劝慰。说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不费一兵一卒拿下河内郡,受一次憋没什么大不了,划得来。而且还借此为契机更加了解王匡等人,绝对是赚了。

    划得来?赚了?若是旁人说这些话,裘盛绝对会毫不犹豫的给一通臭骂。不过这话是巧儿在说,裘盛即使心中不满,但也骂不出口,只能冷冷的说了一句‘胡扯’。

    见情况不妙,巧儿便将呆瓜叫了过来,二人商议起解决之法。

    “巧儿,将我叫来干嘛?我正在当值呢!”

    “呆瓜,你可够呆的,反应怎么如此迟钝?难道看不出少爷他这几天闷闷不乐?”

    “闷闷不乐?”很明显,呆瓜对巧儿的话不太认同,有些意外的说道,“巧儿,你是不是太敏感了,王匡的手下已经不闹了,大哥怎么还会不高兴?”

    “王匡的手下确实不闹了,但是他们并未前来道歉,少爷胸中的那口气还憋着呢!”巧儿略带气愤的说道。

    这回呆瓜算是明白了为什么,也开始紧张起来,于是向巧儿请教要怎么做才能让裘盛不再这样闷闷不乐。怒伤身,任何人都知道,不少人就是被气死的。裘盛是他们的顶梁柱,裘盛若是垮了,他们的前途也就没了。

    “我看也简单,要王匡带着那些闹事的官员来道歉,他们其实本就应该来道歉,至今未来,其实非常无礼的。呆瓜,你将我的想法告诉给王匡,要他自己掂量着办。如果来道歉,最好带一份礼物。”

    呆瓜非常支持巧儿的办法,于是立刻就去了长史衙门,将这些告诉了王匡。听到这些,王匡十分意外,也后悔自己太大意,于是立刻答应呆瓜的要求,并承诺一定做好。同时也非常感谢呆瓜能提醒他这些,送了点小礼表示感谢。

    又过了三日,河内的一切都安排好了,裘盛便打算率众回太原,将河内留给王匡和赵云打理。

    就要离开怀县时,裘盛的车队却被一伙人给拦住了。这伙人都是风度翩翩,衣冠楚楚,贵气十足,一看就知道都来自名门望族。呆瓜一开始有些紧张,以为是有人偷袭,不过定睛一看,为首的是王匡,其余的人似乎就是之前嚷着要‘集体辞职’的那帮家伙。这伙人不仅没携带佩剑,而且表现都还得体和善,所以呆瓜才不再紧张。

    “王匡,你这是干什么?”

    “戴大人,王匡是率领手下来向裘大人赔罪的。”

    没想到王匡居然这么快就赔罪了,这让巧儿和呆瓜非常高兴。不过呆瓜还没完全放松警惕,说道:“赔罪?很好,我询问一下大人,看看他是不是接受你们赔罪。”

    坐在车里的裘盛自然听到了这些,平静的说道:“接受,太原还有不少事等着我处理,已经耽搁很久了。叫他们让开,只要他们勤于职守,我就高兴。”

    呆瓜将裘盛的意思转述了一遍,王匡便让众人让开街道,但他本人则要求单独见裘盛,说是‘送礼’。当然没人会不接受礼物,何况王匡率领一伙名门望族的人来送的礼肯定很重,所以裘盛立刻见了王匡。

    “王大人,你和属下的道歉我接受了,你说还要送礼?我不是那种非常虚伪的人,有人送礼,只要是好礼,我一定接受。说说看,你这礼是什么?”

    “我送的礼有三部分。第一是一万石粮食,下官知道这不多,但多是人情少是意,而且大人粮草肯定也不足,所以请不要推辞。第二则是想提醒一下大人,请你记得要安置好曹操,曹孟德与我不同,他既有野心又有能力,必须好好控制,否则大人就是养虎为患。第三则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看着王匡一脸的喜色,却迟迟不说出这‘天大的好消息’是什么,裘盛有些不爽,之后故意咳嗽了两声。

    意识到失礼了,王匡尴尬的笑道,“大人,刘岱与乔瑁因为一车军粮发生争执,刘岱率众将乔瑁给杀了!”

    什么?刘岱将乔瑁给杀了?又死一个?此时的裘盛不是感觉多少快乐,而是感觉非常不爽。在这乱世之中真是人命如草芥,看来不光平民百姓如此,达官贵人也相差不远。

    在感叹一番之后,裘盛有些疑惑。乔瑁死了就死了,与他裘盛又有何干?难不成他可以派兵去占了东郡?那样名不正,言不顺,会遭人唾骂,甚至会被群起而攻之。

    明白裘盛心中的顾虑,王匡笑道:“大人是不是担心名不正,言不顺,无法出兵?”

    “当然如此。若是谁都能出兵,想打就打,天下不就大乱了?师出有名才对。”

    “大人,下官之所以说是天大的好消息,就是因为有人给你送这个‘名’。”

    “是吗?”裘盛没想到天下居然有这么好的事情,想吃饭居然还有人主动送碗筷。

    “乔瑁对我有救命之恩,所以我与乔瑁关系非同一般。这次乔瑁身死,他儿子乔宣来我这避难,并乞求我帮忙复仇。他表示只要复仇,东郡太守的位子谁得都无所谓。”

    这番话听得裘盛心痒难耐,立刻命人将大汉地图给拿来,仔细的看了起来。越看,裘盛越兴奋。因为河内郡就在东郡的西部,陈留郡则在东郡的南部,且河内、陈留、东郡三地是紧贴在一起。

    河内是自己的,陈留是张邈的,出兵东郡又有乔宣为父报仇做借口,东郡岂不是唾手可得?没想到天上居然掉这么大一块馅饼,裘盛兴奋得都有些说不出话来。

    好在裘盛还没有激动得丧了理智,于是问道:“王匡,多谢你提供这么好的消息,送我这么大一块肥肉,若是真拿下东郡,我必定重赏。不过我想知道乔瑁下属对乔宣的态度如何,会不会支持乔宣复仇。若是支持,又有多少人会明着响应,有多少人会暗中支持。毕竟东郡属于兖州,我如果要夺取,就要快点,不能让刘岱反应过来。”

    “大人思虑周全,王匡佩服。乔宣就在街上,我去将他叫来,你与谈谈就知道了。”

    “先不找他,我要你与我说说曹操的事情。你说的话很有道理,我不认为你是要借刀杀人,不过我想知道你的态度。”

    多年为官,王匡早料到有这么一出,故而非常平静的答道,“大人,恕我直言,你与曹操交往匪浅这是事实,但你也夺了他可能夺取的河内,所以你与他的交情其实已经名存实亡。但曹操确实能干,你也不能无故伤害他,所以必须安置好他。依我之见,给他一个定襄太守应该不错。找机会慢慢将其降服是最合适的办法。”

    定襄太守?定襄郡虽然也算是裘盛的老巢,但裘盛其实并未怎么留意过。裘盛有些疑惑,王匡为何要举荐曹操当定襄太守,而非与他同级的长史?

    从王匡的神色来看,裘盛不认为他是要害曹操,于是又仔细的看起地图来。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弄了半天,整个定襄郡被云中郡、雁门郡、五原郡团团围住。无论谁当定襄太守,无论如何都跳不出裘盛的手掌心。

    这回裘盛算是明白了王匡的意思。让曹操当这定襄太守,既能补偿他,又能监控他,还能堵住世人的闲言碎语,这绝对是一举三得的好事。

    无奈的笑了笑,裘盛说道:“王匡,你还真厉害,居然想出这样的办法来报复曹操,让我不接受似乎都不行。”

    “不,大人可以不接受,其实不接受也有不接受的好处。因为大人不完全掌控曹操,必定会如芒刺在背,绝不敢有丝毫懈怠。若是完全掌握了,恐怕容易懈怠,反而不利。”

    “芒刺在背?”裘盛笑道,“王匡,你这张嘴可够厉害,正反都说得有理。”

    “大人,凡事都有正反两面,只看你愿意要哪一面而已。依我之见,大人如今还不够强,不能放任曹操乱来,必须要能掌控他。等他打心底认你为主后才能慢慢放宽对他的控制。”王匡很郑重的说道。

    “言之有理。那你说我要如何才能尽快让他认我为主?有人曾说过我与他其实伯仲之间,谁也不比谁强多少,并劝我不要嫉贤妒能。”

    没想到裘盛居然还听到过这样的话,王匡有些惊讶,思考一番之后,非常认真的说道,“大人,说此话的人,大人没有怪罪吧?此人绝对值得重用。”

    “自古忠言逆耳,我怎么会怪罪,何况说这话的人是陈留太守,我张叔叔。”

    看到裘盛一脸的快乐,王匡放下心来,继续说道,“大人果然非同一般,看来是下官小气了。”

    “不不不,你哪里是小气,你也是为我着想。何况从头至尾你都没说过要我杀了曹孟德。还是那句话,我该怎么样让曹操尽快认我为主?”

    “大人,你应该在任命曹操为定襄太守之后带他四处征战,让他见识到你的能力,对他恩威并施速度就快了。出征东郡应该就是最好的机会。”

    十分赞同王匡的建议,为了表示感谢,裘盛表示除了军事之外,河内郡的一切事情王匡都可以处理,不必请示。同时任命曹操为定襄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