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水浒之祝家庄逆袭 > 第五十二章 兵发梁山

第五十二章 兵发梁山

    对祝龙来说,这既是一次军事行动,也是一次行军训练,更是一次练兵成果的检测。

    他平时也经常进行野战拉练——可不是学后世现代军队,而是效仿吴起的魏武卒。

    士兵必须全身铠甲,携带一根长矛、一柄钢刀,一把弓,五十支箭,三天口粮,一袋水,日行一百二十里。

    当然,祝家庄能做到的士兵极少,这些精英都被祝龙挑选出来,单独编成一都。

    这样一套装备下来,重量近八十斤——四十公斤,如此行军负重量,放到后世军队中,也是十分沉重的,只有人高马大的美国大兵才能承受。

    这其中铠甲占了大头,近六十斤。

    以前,祝家庄的铠甲只有不到二十副,训练时只是同等负重而已。

    自从有运输大队长董平的支援后,如今祝家庄拥有步人甲九百副,这几乎掏空了东平府的库存。

    宋朝的步人甲的防护力是中国古代铠甲的巅峰,当然重量也是巅峰,最重的达七十斤,最轻的也有四十五斤,而同时期欧洲锁子甲不过三十斤。

    一套步人甲需要铁质甲叶1825枚,用皮条或甲钉连缀而成,加工十分繁琐,成本极其高昂。

    也就只有富裕的宋朝才能负担得起,换做唐朝和明朝都不行,祝龙就更不行了!

    所以,他要生产的是板甲。

    板甲的防护力未必强于步人甲,重量上优势也不是很大,但最大的好处是便宜!不需要太多经验丰富的工匠,甚至可以流水线生产。

    铠甲是战场上的消耗品,必须有“量大”“低廉”的特点才能适用,否则会拖垮国家的经济,结果就像汉武帝那样,打赢了战争,却民生凋敝,落得个穷兵黩武的名声。

    板甲的出现,是科技和材料学进步的产物,首先是要有温度极高的高炉,才能大量生产出铸造铁,其次是水力锻机,免去大量的人工捶打,节约了人工成本。

    不过欧洲板甲只适合骑兵,如果用于步兵的话,需要好好改造。

    板甲要打造,但祝龙更关心的还是战马。

    在火器没有出现之前,骑兵就是战场之王。

    像宋朝,以步对骑,花大价钱拼命发展重甲步兵,结果依然只能被动挨打。

    输了,全军覆没。

    赢了,敌人就不跟你玩,骑马走也!宋军也只能干瞪眼。

    马,是大宋朝心中永远的痛!

    大宋没有马的借口有很多,无非是北方的养马之地被西夏和辽国占领,这跟学渣总是把成绩不好归咎于座位是一样的。

    可是西夏是宋仁宗时期才建立的,以前还是宋朝的藩属啊。

    宋太宗北伐时,出动马匹二十一万。宋真宗时,宰相向敏中上奏称战马太多,要求卖掉十三岁以上的战马。

    如此开局,比汉唐强太多了。

    当初汉朝,刘邦想找六匹同色的马拉车都没有,丞相萧何也只能坐牛车,河套和辽东也都在匈奴手中。比起大匈奴,契丹和女真只能算是渣渣了!

    唐朝则是又找又买,好不容易凑了五千马匹,靠这点本钱起家,而当时北方同样有强大的突厥,一直打到长安城外。

    可人家唐太宗牛逼啊,带着几个人就去跟突厥可汗谈判,订下渭水之盟,再过几年,就报仇雪恨了。再瞧瞧宋太宗,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烂,这就是学渣和学神的差距!

    可见,真正问题还是宋朝本身出了问题。

    汉、宋两朝都实行马政,但大汉是真的重视马,专门设立“太仆”一职,位列九卿,每一匹马都登记在册,鼓励民间养马。

    而大宋,金军攻下开封时,宋庭竟然只有七千匹马,还不如开国那会儿!

    据史书记载,北宋饶州养马,“所蓄牝牡马五百六十二,而毙者三百十有五,驹之成者二十有七”

    也就是说,官府养配种的种马562匹,结果养死了315匹,剩下的247匹种马,养出了马驹27匹!

    国有资产流逝到这种程度,大臣们这样办事,国家还不败亡的话,天理难容!

    北宋官方一匹马的价格是五百贯,而边境贸易中,只需要二十五贯,整整差二十倍!

    想到大宋的重重弊端,祝龙从怀里掏出笔来,记在上面。

    第一个字:马;

    第二个字:甲;

    第三个字:志!

    大宋缺的不是战马和铠甲,更不缺名将和猛士,只是大宋天子没有知耻而后勇的志气,如果一连几代的君王都像宋神宗那样,奋发图强,大宋也不会被北方少数民族按在地上摩擦,被打得跪着唱《征服》。

    祝龙闻到了空气中的水汽,他收好小本子,抬头一看,一望无际的梁山泊出现在眼前。

    栾廷玉和祝虎骑马迎上来,后面押着十几个男人。

    “大哥,这是梁山头领朱贵和朱富,我们在这酒店之中抓获的。”祝虎指着最前面的两个中年男人。

    “好,押下去吧。”祝龙对这样的小鱼小虾根本提不起兴趣来,懒得多看一眼,“梁山的人马还没有来吗?”

    栾廷玉摇摇头,“我们将酒店的头领和喽啰一网打尽,他们来不及去梁山报信。”

    祝龙坐在马上,来到两个喽啰面前,“你们两个回去告诉晁盖和宋江,就说祝家庄打上门了,让他们赶紧出来投降。”

    他挥挥手,两个喽啰屁滚尿流的跑了,跑到湖边的一座酒店后面,划着一条小船,施行湖中央。

    剩下的俘虏们羡慕的看着他俩离去的背影。

    “都安营扎寨吧!”

    祝龙打量四周,湖边地势平坦,不远处丘陵连绵。

    他们就在丘陵下面,安营扎寨。

    四周派出士卒警戒,有的去捡枯枝生火,战马都松了肚带,牵到湖边喝水、喂食料。

    因为这些都是平时训练的内容,一切都有条不絮。

    祝龙看了,心里满意,果然有几分精锐的模样了。

    他四处巡查一番,看见邹渊邹润,正在站在高处,望着梁山泊方向警戒,便喊道:“两位邹兄,你们跟我去那酒店中看一看。”

    邹家叔侄是栾廷玉的副手,木字营的副营尉。二人在山寨的存在感不强,祝龙很少跟他俩说话,对这对叔侄也不是很了解。

    不过,既然他们是敢占山为王,对抗朝廷的人,那肯定都是胆大之人。

    祝龙认为,作为一个领导,必须要有自己的核心班底,铁杆心腹。

    但也不能身边总是围绕着少数几个人,而将其他手下排斥在外,要给所有属下接触自己,亲近自己的机会,这样才能发现更多的人才,也才能收获更多的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