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山崖附近有一片荆棘,而吕季同的声音则是从荆棘后传来。
这片荆棘约有半人高,密密麻麻的连在一起,好似一堵墙。
荆棘丛中,有一条人工修整出来的道路,道路尽头则是一个小小的木屋。
李沧海走到木屋内,抬头看了看周围。
木屋不大,里面放着一张仅容一人侧躺的木床,木床上放着一床棉被,还有就是木床旁边的一张低矮木桌。
除此之外,木屋之中再无其他。
李沧海仔细翻了翻棉被,然而再棉被之中,并没有发现任何线索。
“看来,这就是死者生前所住过的木屋了。吕兄,你去周围找一找,看看是否能够找到有用的线索。”李沧海说道。
吕季同点头之后,便在周围寻找了起来。
李沧海再次扫视了一下木屋,然而这木屋极其简陋,根本就没有任何线索。
叹了口气,李沧海下意识地拍了拍手,打算离开。
却在这时,李沧海忽然看到手上的灰尘,顿时愣了下。
“灰尘?”李沧海看了看自己的手掌,发现手掌上还粘着一层灰尘,而木床旁边的低矮木桌上则印着一个清晰的手印。
而那手印,正是他自己的手掌所留。
这时,吕季同走了进来,他看到李沧海看着自己的手掌发愣,疑惑地问道:“大人,您这是怎么了?”
李沧海这才回过神来,拍了拍手,道:“没什么,只是有些不太清晰的想法。你寻找的如何?”
“卑职查看了周围,并没有任何可疑之处。大人,现在该怎么办?”吕季同说道。
李沧海低头沉思了下,道:“这木屋怕是没什么线索了,还是去到山崖再查看一遍吧。”
说完,两人离开了木屋,再次回到了山崖。
两人在山崖边反反复复的又搜查了几遍,确定没有任何线索遗留之后,才离开山崖,返回扶风镇。
回到扶风镇,已是傍晚时分。
两人刚来到镇前,便看到一名管家模样的男子,站在镇前等待两人。
“两位公子,我家老爷在府中设宴,特让小的在此迎接两位前去赴宴。”那男子对着两人恭敬地道。
“你家老爷是谁?”李沧海问道。
“我家老爷姓钱名蔺。”那管家说道。
“钱蔺?他这时设宴作甚?”吕季同问道。
那管家低着头,恭敬地道:“老爷说这是为了给几位公子与县令大人接风洗尘,让小的务必请到两位公子。”
李沧海点了点头,道:“既然如此,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两位公子请上马车。”那管家忙引着两人坐上了马车,往钱府而去。
钱府,是扶风镇首屈一指的大户人家,府中亭台楼阁,假山花园,应有尽有。
李沧海和吕季同两人来到钱府之时,钱蔺和县令周昌等人正在门前攀谈。
两人身边还有镇长刘洋,以及守卫队队正罗甫。
见李沧海前来,周昌和钱蔺等人忙上前施礼,那罗甫则双手抱胸,一脸不屑地站在原地。
“李公子,你可算来了,我还担心你看不上寒舍,不愿前来呢!”钱蔺双手抱拳,半开玩笑地道。
李沧海还手施礼,淡然一笑道:“钱兄言重了,李某初来乍到,便蒙钱兄设宴款待,实乃李某三生之幸!”
“哪里话,哪里话。宴席早已设好,李公子快里面请!”钱蔺颇为客气地道。
李沧海点了点头,不再客气,便率先踏步迈进门槛。
紧接着,众人依次进入府内。
来到会客厅,众人分宾主坐下,便开始举办欢饮。
钱蔺举着酒杯,满脸兴奋地对李沧海道:“李公子,你可真有本事,竟然真的将县令大人请来了,我很想知道你究竟是何许人也?竟有如此之大的面子啊?“
李沧海淡然一笑,道:“李某不过是一介行商罢了,哪里有什么面子?”
“哎,依我之见,李公子器宇轩昂,气度不凡,绝非普通行商。”钱蔺晃着酒杯说道。
“钱兄过奖了,我确实是一介行商,只是认识了几个朝廷官员罢了。县令大人能够来此,并非是李某面子大,而是县令大人心系百姓。”李沧海微笑着道。
周昌闻言,额头上顿时升起一层汗水。
“李……公子,确实是普通商人,他将此间命案对本官详说了一遍,本官也觉得此事有蹊跷,这才决定前来查个明白,钱大善人就不要再问李公子身份了。来,本官敬诸位一杯!”周昌尴尬地咧嘴道。
众人纷纷举杯,惟有罗甫脸色难看地坐在原地。
“罗兄,为何不举杯?”钱蔺诧异地问道。
罗甫没有说话,只是脸色一阵阵的变化着。
李沧海嘴角微微上扬,淡然一笑道:“罗队正,你可还记得之前曾说过的话?”
钱蔺闻言,顿时恍然,忙道:“罗兄曾说过,若是李公子能够请来县令大人,就给李公子磕头的啊!”
罗甫的脸色瞬间变成一片猪肝色,他狠狠的瞪了钱蔺一眼,猛地站了起来,走出席位,对着李沧海便要跪下去。
李沧海见状,淡然一笑,便拦住了他,说道:“言而有信,罗队正不愧是大丈夫。不过,此事我并未当真,罗队正大可不必如此。”
“我罗甫说话算话,既然输给了你,就要履行诺言!”说着,罗甫不容李沧海阻拦,便跪下对着李沧海磕起了头。
李沧海心中暗自点头,这罗甫虽是个粗人,但也个言而有信的汉子。
钱蔺见气氛有些古怪,忙叫来歌姬跳舞助兴。
众人再次欢饮起来。
酒过三巡,刘洋问起了命案情况。
李沧海大概对众人说了一些自己的发现,直到戌时,李沧海和吕季同才离开钱府回到了客栈。
刚回到客栈,狄晴和李钰两人,便迫不及待地冲进了李沧海的房间,拉着他询问命案情况。
李沧海将白天所捡到的东西,全部放在桌子上,而后和狄晴、李钰两人讨论了起来。
从在深渊河流之中发现的风筝骨架,到在山崖上的灯笼蜡烛,这些不起眼的东西,在李沧海看来,却是极为珍贵。(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