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翔的目的是让曹操回军,但办法却不止攻打许昌这一条路,还有很多路可以走,张翔现在走的就是另外一条路,一条张翔认为更省事的路。
这条路就是掌握曹操和许昌城的联系路线,信件如何送进许昌城。
这在任何诸侯那里,都是秘密。
张翔把许昌周边的区域都控制了起来,终于让张翔发现了一点端疑,终于是到了收手的时候了,张翔把假的信件以许昌城的名义传给了曹操。
此时的曹操跟刘备之间,真的是不死不休。
长沙城成了刘备最后的底线,反抗是尤为激烈的,曹操每次都觉得可以压垮长沙了,但每次都被刘备打退了下来。
城头搏杀近身,成了刘备诸葛亮最后的手段。
一旦两军在城头之上拼杀,曹操的那些优势都不存在了,而刘备的优势就体现了出来,将领多勇猛,而且长沙城比襄阳城小了许多。
防守起来自然也容易了很多,曹操现在是望长沙兴叹啊!
要知道张翔还在许昌城闹腾呢?就算张翔是瞎咋呼,也会狠狠的咬下曹操一块肉,这一点曹操还是相信的,张翔出手从来不会空手而归。
张翔这个人饥不择食,什么都吃就是不吃亏。
现在曹操最怕看的就是许昌那边来的信,每次都是提心吊胆的,就怕许昌城出了什么事,要知道曹操在许昌可是加注了非常多的心血。
那已经不是城池那么简单了,而是曹操的一种象征。
就像是张翔的长安一样,失去了就会军心尽失,刘备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就是因为他的象征早就被攻破了。
许昌城的信又来了,曹操看过信之后,差点晕了过去,“废物,吾养了一群废物。”
荀攸:“主公不要动怒,否则您的头风病又要犯了,这个关键时刻还需要主公主持大局呢?主公绝对不能着急,许昌到底发生了什么?”
“许昌城被迫,张翔大军长驱直入。”
这的确不是一个好消息,“曹丕等公子,有没有被俘。”
曹操:“他们逃的一个比一个快,好着呢?要不然也不会有这封求援信。”
“这样就好,事情还没有到达最糟糕的地步,如果公子落到张翔的手里,恐怕就不是一座许昌城那么简单了,那就是整个兖州了。”
“张翔他做梦,兖州我们绝对不能失去。”
荀攸:“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回军,这次刘备又挺过来了。”
曹操这次撤军非常的果断,并没有验证信件的真假,当曹操快接近豫州的时候才知道,许昌城并没有被攻破,他上当了。
可是此时曹操在回头攻打荆南已经晚了,过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
荀攸:“主公,看来那封信是假的,张翔真的是不吃亏啊!”
曹操看的很透彻,“是我们太怕吃亏了,所以才真的吃亏,许昌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既然回来了那就会会张翔吧!”
张翔早就知道曹操的动向,为了封锁消息,张翔可是动用了很多眼线和斥候,才把消息封锁到现在。
张翔并没有在此时此刻与曹操硬拼,曹军刚经历了一场恶战,曹操也是一腔怒火,张翔可不会在这个时候跟曹操硬拼,会吃大亏的。
这段时间张翔的大军太顺了,这可不是大战之前该发生的事情。
所以张翔把大军都收回到许昌城下,曹操看着许昌附近的县城和乡里,一下子变的空无一人,就知道是张翔干的好事。
曹家斥候来报,“主公,附近空无一人,一粒粮食都没有留下。”
不知道的还以为曹丕坚壁清野呢?但是曹操很清楚,这就是张翔的流寇行径,张翔就是天下最大的流寇头子。
曹操顺利的进入了许昌城,曹丕等人迎接,“恭喜父亲,拿下荆州。”
许昌被围,曹丕等人可不知道消息,他们还以为曹操得胜归来了呢?
“许昌不容有失,所以吾先回军了。”曹操是好面子。
曹丕却是非常的配合,“是孩儿的错,让父亲失望了。”曹丕有这样的反应,真的算是一条潜龙了。
曹军直接从南城门进入许昌,又从北城门出了许昌,让全城的百姓看到他曹操回来了,真的是堂堂正正啊!
张翔:“曹大哥,你怎么回来了?你回来兄弟就要走了。”
曹操:“不要走啊!让吾这个做大哥尽一下地主之谊,该来就想走,是何道理啊!吾许昌周边的百姓又是怎么一回事。”
张翔:“曹大哥,冀州有大片无主之地,需要百姓开采,这次就算是吾借的,吾会还的。”
“那总该打个借条吧!”
“当然,吾马上就写。”这只是走个过场而已,没有人会相信。
张翔写完借条就带兵离开了,在许昌城百姓的眼里,就是曹操出现吓退了张翔,他们可是不知道曹操也是有苦说不出啊!
曹操得到了面子,但失去了里子百姓,是吃了大亏啊!
刚回到大殿,曹彰就直接来了一句,“父亲,张翔的话还能信,恐怕这次是一借不还了。”这种事谁都知道,但没有会说,恐怕只有曹彰有这个胆子有这个资格说了。
荀攸:“三公子,主公自有打算,还是不要再说了。”
曹丕:“父亲,孩儿举荐一个人才,乃旷世之才。”
旷世之才这四个字,还是引起了曹操注意,“吾倒要看看,什么样人才是旷世之才。”
“司马家司马懿拜见曹公。”司马懿从曹丕后面走了出来,一脸的狼顾之相就让曹操不喜。
曹操:“司马家,河内的司马家,其家族子弟也是名声在外,但是乱世之后却没有再出仕,你有何能被称之为旷世之才。”
司马懿:“是大公子过誉了,仲达中人之姿,只有一些小道而已。”
曹操:“小道,那吾就听听你的小道。”
“当今天下,局势已经稳固,天下之主就在曹公与张翔之间产生,现在曹公甚至要弱于张翔。”司马懿一句话,惹起了众臣的反驳。(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