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随着黄文书的退伍,我也顺理成章地接上了文书岗位。通过一年的努力,我小有成就,不仅被评为优秀士兵,还因新报报道工作成绩突出,被团里记三等功一次。感到到部队以后收获了人生的自信,就萌生了回家探亲的念头。
人生第一次出远门,就到了3600里之外,平时除了县城哪里都没去过的我,对如何回家还是有点胆怯的。不像现在,一切可以通过网络搞定,在那时一出门自己就成了“孤家寡人”一个,一旦路线弄错,那就是“两眼路茫茫”。
为确保万无一失,就去联络老乡,看有没有一同回去的。还真找到了两个。我们共同研究制定了返乡路线:先从驻地坐汽车到黎塘,再坐火车从黎塘到郑州,再从郑州转车到县城,从县城再转车到乡里,再让家人到乡汽车站接人。途中大概要45个小时左右,光火车就要坐两夜一天36个小时。再苦再累也要回去呀,又刚好是春节,平时没动过回家的念头,一旦动了,还真有点想家了,这是我们人生第一次离开家乡这么久,离开父母这么久。
为了剩在外面过夜的钱,我和守勇、广立我们三个一大早就到了汽车站。上了车一路上猛催司机师傅加大油门开快点,生怕错过了火车。到了火车站跑步找到售票口把车票买了,这时离火车开车只有半个小时了。
“给,都是无座啊。1362次,一百块钱一张。”守勇把车票递给我们无奈地说。
“有就不错了,知足吧。不然还要等到明天。”广立道。
“去吃点东西吧,光顾赶路。”我们一起在路边吃了碗煮粉,2块钱一碗,守勇把钱掏了。
随着火车的进站声,我们随着人流通过天桥,到达了站台。
“往里靠,往里靠,站在白线以外。”火车站穿着制服的人,手里拿着旗子在大声地喊着,严肃地指挥着。
火车一到站,大家一哄而上,有的是怕上不去,有的是为了上去抢座位,有的是为了先上去好照顾家人。行李在你的脑袋上乱碰,人挤人让人有点窒息。
“来,来,这,这。”守勇先进了车厢,在窗户边上吆喝我们把行李先给他,我们好上车。这时有的人看窗户开了,硬要从窗户爬进去,大家纷纷效仿了起来。这比《人在冏途》里的场面“壮观”多了。一句“我要回家”牵挂了多少人的心,牵起了多少人的思乡梦。
行李架已经满了,上了火车,我们把行李往座位下面一塞,找个空位站在了哪。总算暂时“落听”了。
“守勇、广立,你们发现没有,我们仨目前讲的都是普通话哟。家乡话讲得还溜不溜呀。”
“是哟,这可不中,回去的路上我们要好好练练家乡话,不然回家得挨吵咧。”守勇改用家乡话说。
“人不能忘本,咱家的人最在乎这啦。”广立立马用家乡话接了过来。
在军营,大家来自五湖四海,没有场合和时机让你说家乡话,两年没说,很多词汇说起来已经很拗口了。由于管理严格,大家平时也没见过面,大家聊得不亦乐乎。车过桂林了,已经站了6个小时了,也没感觉到累。车厢里人挤人,也没有开水,吃个方便面也成了奢侈的想法,大家从包里拿出饼干、面包,干啃了起来。苦吗,没觉得。
到了深夜,车厢里人稍微有了松动,这时感觉到腿已经有点酸了,越动越觉得不舒服,脚跟有点发痛。趁别人上厕所之机,跟别人商量好,赶紧在他座位上坐一下,缓解缓解。
在那时,人生有了第一次站着睡觉的滋味。
36个小时终于熬过去了,也来不及欣赏郑州火车站的大气,一路小跑到二马路汽车站找车去了。回家才是第一位的,沿途除了人山人海没有风光。
“爸!(bai)”到了车站,父亲早早已经等候在了那里,我看到他过来,向他招了招手,真有一股冲上去抱一抱他的愿望,但严格的教庭教育,促使我没有那么做,而是把想念压在了心底。
“妈,俺哥回来啦。”妹妹看到我,一脸的高兴,赶紧向妈报告。
“妈(mai),我回来了。”我喊了一声久违了的妈,鼻尖一酸,眼眶湿了。
“回来了,小儿喂。”母亲掀开门帘,平淡地吱了一声,“饿了吧,吃点啥呀。”母亲不善言语,但她的内心肯定有甜也有酸,只是她把爱表现在了行动上。
“丢点儿挂面吧。”我觉着这个最简单,不会劳烦到母亲。
母亲给我在面里下了两个荷包蛋,又往里滴了两滴醋。我主动接过碗,香香地吃了起来。父亲、母亲、弟弟、妹妹在旁边看着我,我感受到了一辈子都不会忘的家庭团圆的温暖,觉得幸福极了。从此,挂面,也成了我每次回家必有的第一餐饭,因为母亲觉得那是儿子的最爱。
儿子当兵第一次回家,又立了功,父亲要求我到长辈家们走一走,一是对长辈们的尊重,感谢长辈的教诲和关爱,二是也告诉大家自己的娃在部队干得不错。这是礼节,更是教育。我们家在村里辈份最小,特别是在本门人里面,兄弟也不多,需要去维护这个宗亲关系。这在农村是必不可少的,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个习惯和要求,一直保持在现在。
街坊邻居拜访过了,自家的亲戚更不能忘。春节一过初一,父亲就带着我走亲戚去了。因为平时不在家,那时也没有电话,再加上春节也是走亲访友的时间,不去,亲情上说不过,道理上也说不通。这也是孝的一种体现。人不能忘本就是要我们知道我们是从哪来的。农民的“本”就是指不要忘了根儿。
爸特别带我去了建军哥家。他是我二姑家的大儿子,我入伍时他在乡武装部工作,他是我的引路人,不管我有多少成就,他,我是不能忘的。他个子很高,是从武警部队退伍的,很威武,从小我都有点惧他。我家的胡同有一米多宽吧,他两腿一岔,两脚蹬在墙上,能走老远。到了他家里,他跟我讲了很多以后我要注意的“注意事项”,都是他的从军心得吧,挺受益的。在我以后的军旅生涯里,有的我照做了,有的因为能力不限,没有做到。他应该算是我的指路明灯吧。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有人给你提醒,给你照明,是非常关键的。我非常感谢他。
我更感谢我的亲人,我的战友,他们都是我的恩人,是我一辈子都忘不了的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