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烽火明朝 > 第一百五十四章 节操

第一百五十四章 节操

    万军调侃妃嫔留给下一任元首,崔子义打趣道,“还好赵勃元不在,不然副元首岂不是先急起来。”

    万军道,“太监这事不要再提,即日就下令,帝国境内废除太监制,禁止任何人阉作太监,元首府内如果有太监,一律放归家中。”

    跟在文安之身后,方才唱“呈上来”的侍从,此时听到万军的话,扑通跪在地上磕头,“元首开恩,奴才无处可去啊,元首开恩!”

    万军奇道,“你是太监?”

    那侍从哭道,“是,求元首开恩。”

    万军打量那人道,“为何你的声音和一般男子无异?”

    那人道,“我是后来做的太监。”

    文安之在一旁解释道,“若是孩童时就做太监,声音会尖细似女子,若是成年时做太监,声音就不会有什么变化。”

    万军道,“这是你找来的?”

    文安之抱拳道,“元首恕罪!”

    万军叹道,“把好端端的人阉割成太监,实在残忍。”

    “你起来吧,”万军对那侍从道,“你也是受害者。”

    那侍从依旧跪在地上,哭泣道,“奴才已经无家可归,挨了那一刀,以后也无法正常生活了,元首若是放归我等,奴才只有死路一条啊。”

    文安之劝道,“元首宅心仁厚废除太监制,府中的太监大可留下,不再要新的就可以了,何必驱逐?”

    侍从抓到救命稻草一般,连连叩头,“是啊,元首开恩,奴才只会侍奉主子,求元首给条生路吧!”

    万军摇了摇头,“既然废除太监制,元首府绝不能保留,口子一开,再想止住就难了。”

    侍从闻言跌坐在地,万军心有不忍,“你可能读会写?”

    侍从道,“奴才会一些。”

    万军点点头,“行了,不能留在元首府,还有别的事给你干,让你堂堂正正做人,岂不是很好?”

    侍从欣喜不已,连连叩头,“多谢元首大恩,多谢元首大恩!”

    议定此事,天色已经全黑,文安之和崔子义要说的事还多,万军道,“今天先到这里,有事明天再说吧!”

    打发了两人,万军匆匆出了承天殿,向后面王欢住的后殿去。

    万军进到内堂,看到王欢正坐在堂中,守着一盏红烛。

    见到万军进来,王欢连忙起身迎过来,半是恼羞半是娇嗔,“下午就得到消息你回来了,一直到夜深了才知道回家。”

    万军连忙解释道,“我也是无奈,子义他们守在大门口,一见面就拉到承天殿,刚才不是我坚持要走,只怕现在还不能回来。”

    两人大婚一年半有余,可是在一起的时间屈指可数,王欢虽然人妇打扮,不过年龄心里依旧是少女状态,听到万军在认真解释,噗嗤一笑,“这些我都知道,夫君身系天下之事,我怎么会计较这些。”

    万军一把搂住王欢,“你受苦了。”

    王欢满脸红晕,“遇到夫君之后,我再没吃过苦。”

    万军忽然想起文安之的话,忍不住问,“我不在时,赵光远可还老实?”

    王欢哪里想那么多,头靠在万军怀中,“挺好的,早年我随父王南下重庆,赵将军护送时有一面之缘,如今在府中对我极好。”

    王欢这句对她极好,听到万军耳中,忍不住又想起文安之那句,赵光远常在公主跟前走动,多少有些不便。

    怀中清香浮动,万军双手在王欢的后背游走,终于再顾不上想那么许多,一把抱起王欢,推上红帐暖床。

    第二日,王欢甜蜜的收拾红妆,又亲自把饭菜备好,打发了侍女之后,才去唤醒万军。

    用过早饭,赵光远已经守在殿外。

    万军见到赵光远,打趣道,“光远日子过得不错,胖了好多。”

    赵光远笑了笑,“托元首的福,能过这么安逸的生活。”

    万军叫上赵光远,一起朝承天殿去,边走边道,“你这样的将才,放在宫中实在浪费人才,我想让你去带兵,你觉得如何?”

    赵光远激动不已,“多谢元首,若是能够带兵打仗,光远求之不得。”

    万军看了赵光远一眼,见他满脸兴奋,眼中都闪着光,“待在宫中保护公主,既没有危险也不受颠簸,过安逸的生活不好吗?”

    赵光远沉吟一阵,“不瞒元首,安逸的生活虽然很好,可我更想驰骋疆场!”

    万军赞道,“赵率教奉公体国,一门忠勇,可赞可叹。”

    赵率教乃赵光远之父,是明末少有的良将,崇祯二年带兵驰援遵化,被入寇的后金军伏击身亡,听到万军赞叹自己一门忠勇,赵光远心血翻腾,“多谢元首,光远惟愿为元首而战,和父亲那样马革裹尸。”

    万军笑道,“你带兵打仗,驰骋疆场就可以了,马革裹尸还是算了。”

    两人进了承天殿,章胜、文安之、崔子义,还有谢小妮等人早已等候多时。

    万军看着那几堆折子,忍不住按了按太阳穴,“来吧,加快进度。”

    文安之上前一个一个,翻开之后将大概情况报给万军,和昨日的比起来,今日的都是些琐碎之事,万军把处事的大原则告诉文安之,剩下的就交给各部自行处置。

    最后,文安之拿起一个折子,“这是衍圣公宣誓效忠,向元首劝进的表文。”

    “衍圣公劝进?”万军接过一看,忍不住笑道,“到底是孔府的优良作风,胡人还没退出山东,他们就已经开始找下家了。”

    孔圣人之后,自从西汉高祖开始封爵,千年时间里,虽然王朝更替,孔府的爵号数次变化,不过世代袭爵从未断过。

    可惜,圣人不再,后继者节操碎了一地,蒙元之时孔府改蒙古名,亲自参加进攻汉人的蒙军,结果身死城下。

    李自成出兵北京时,孔府立刻改奉大顺国永昌皇帝,劝进表迅速送到,言称明朝天命已失,大顺朝顺天应民。

    然而不过四十来天,李自成败出北京,满清进入山海关,孔府的劝进表再次送到北京,改奉大清顺治皇帝为正统,随后再上剃头表文,带头剃发易服。

    这还不算最离谱的,清朝末年时,山东成为德国人势力范围,孔府七十六代孙孔令贻,竟然把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的画像请进孔府供奉起来。

    文安之道,“天下的读书人,学的都是圣人的学问,衍圣公袭爵数百年,在读书人中的影响力无可估量,有孔府的劝进表,更加象征华夏军是天下正统。”

    万军道,“没有孔府的劝进表,我华夏帝国就不是正统了?”

    文安之道,“元首,这关系着天下士子的看法。”

    万军摇了摇头,“士子爱怎么看就怎么看,眼睛长在他们脸上,你就这么回孔府,我恭请衍圣公蓄发着玄端,来长安与我一同祭拜黄帝陵。”

    孔府带头剃了发,如今给华夏军递表,不过是给自己留个后路,山东还在清军手中,孔府岂敢蓄发来祭拜黄帝陵,文安之知道这是万军有意为之,“两军还在开封一带交战,衍圣公如何来得了?”

    文安之也是熟读圣人之学,不知孔府得了回信会如何反应,万军道,“不急,等衍圣公的头发长出来再说,今日还有更重要的事要说。”

    华夏军中,要说对万军最忠诚和狂热之人,再没有超过谢小妮的,从一个神仙馆中人尽可欺的弱女子,到后来成立华夏商贸行,再到执掌华夏国家贸易部,万军给了谢小妮一辈子想也不敢想的财富权柄,还有尊严。

    谢小妮搭话道,“文老先生,不是我多嘴,万大人救百姓于水火,让人能有口吃的,天下人都感念在心,士人读了几天圣人书,怎么肚子里装的就不是人心了?”

    文安之连忙道,“我说的是正统……”

    谢小妮上前几步,“狗屁的正统,谁能让天下安定谁就是正统,万哥儿就是正统。”

    万军急道,“好了好了,今天是来议事还是吵架的,小妮去岁贸易盈利怎么样?”

    谢小妮瞪了文安之一眼,转头看向万军时,脸上立刻带着笑意,“去岁的盈利比往年都好,大概有一百二十多万两,主要是这两年许多地方新定下,摊子铺的大还没开始盈利。”

    万军点头夸赞,“你做的不错,华夏军新定的地方,多亏商贸行稳定人心,有些时候枪杆子干不成的事情,用银子能事半功倍,盈利倒是其次。”

    谢小妮欢喜道,“小妮都是按大人的吩咐办的。”

    万军道,“有一件极重要的事,需要你办。”

    谢小妮道,“什么事,大人只管吩咐便是。”

    万军道,“现在百姓手上流通的铜钱各异,我们想发行自己的钱币。”

    谢小妮闻言赞道,“大人英明,那是极好不过了,商贸行里收到的铜钱各种各样,不同的钱价值也不一样,兑换起来十分麻烦,若是发行自己的钱币,那能省不少功夫。”

    万军道,“我打算发行纸币,大钱能兑一两黄金,中钱是大钱十分之一,小钱是大钱百分之一,你觉得如何?”

    谢小妮蹙眉想了想,“纸币倒没什么,只要能防人伪造,能保证值钱,肯定比金银和铜钱方便。”

    万军心里暗暗赞一声,想不到谢小妮接受贸易行这些年,倒是变得很有魄力,忍不住笑道,“很好啊,小妮有见地。”

    谢小妮笑着谢了一声,“不过,有一点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