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异世唐君 > 第三百二十九章 儒门大会(二)

第三百二十九章 儒门大会(二)

    王倌郑重的对吕行行了一礼道:“吕兄,回去替我谢谢伏师。”

    吕行连忙扶起王倌道:“王大人,此事老师只是举荐,真正欣赏您的才华的人是当今陛下,未来太子殿下每月也会抽出几天时间去皇家学院就学的,还请王大人好自为之。”

    “王倌明白。”王倌虽然很平静的回答道,但眼中的激动之情已经溢于言表了。

    孔儒见此,也只好冷哼一声,便讪讪的坐下了,这家伙很有可能未来能当帝师,自己还是不要得罪的太狠了。

    至于其他众人,则对王倌抱着羡慕的眼神,其中就包括夏侯恩与董钟二人,大家都觉着鲁儒已经快完了,但没想到当今陛下随意的一个举动,就将濒临绝境的鲁儒给拉了回来,这也让大家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一个学派的振兴,最主要还是要看是否受统治者喜爱?

    想通了这些,大家对待这次儒门大会的态度顿时庄严了很多,今天儒门必须商量出一个让当今陛下喜欢的宣言出来,这关系到每个人的荣华富贵,马虎不得。

    董钟也看明白了这点,所以立刻站出来说道:“好了,大家的恩怨就不要在这里解决了,等到大会结束后,大家随意辩论即可,现在老夫就说正题吧,儒家现在各自为政,这很容易被其它学派打压,甚至也惹的陛下非常不喜,所以今日来找大家来,第一个要商讨的便是制定一个共同的纲领,此纲领一旦制定出来,所有儒家弟子必须无条件服从,一旦有违反的,逐出儒家,永不录用,大家可有异议?”

    “吾等无异议。”众人连忙回道。

    这时又是孔儒第一个站出来道:“既然如此,那孔某就先献丑了,孔某曾研读夫子之书,在中,“仁”字出现一百多次,这说明“仁”在孔子思想中具有极高的地位,所以孔某认为儒家需要遵守的第一个纲领便是“仁。”

    夏侯恩摸着胡须认同道:“孔兄所言极是,樊迟问仁,子曰:“爱人。”所以,夫子所谈的“仁”最重要的便是“从心”开始强调所谓的仁应发自内心,真正地爱别人,内心通过学习,阅历掌握了仁德,并由此将“仁”作为自身的构成。这样才是真正的“仁”。相反,万

    恶之源正是因为“人心”不“仁”。

    孔儒随意的拱了拱手道:“夏侯大人果然家学渊博。”

    董钟咳嗽一声道:“既然是夫子的教诲,那我们自当遵循,将“仁”放到第一条纲领中,大家可有异议?”

    “无异议。”众人异口同声的答道,于是董钟便大笔一挥,在纸上写了一个大大的“仁”字。

    见孔儒抢先了,王倌坐不住了,站起来说道:“吾也曾博览群书,发现夫子的有教无类的理念也颇受百姓们欢迎,在夫子眼中,学生无论贵贱,均可接受教育。夫子的弟子中有贵族,如南宫适、司马牛;

    也有贱人,如子张;有善于货殖的富豪子贡,也有瓮牖绳枢的贫民原宪。可见,夫子破除了受教育者的等级界限。其二,不论品行高低,均可进行教育。孔门弟子中品类很不齐一:有的原来是性格粗鄙的人或者是行为不端正的人,有的甚至是盗贼。他们经过教育培养,都能去恶向善,成德达才。记载:“南郭惠子问于子曰:“夫子之门何其杂也”子贡曰:“君子正身以俟,欲来者不距,欲去者不止。且夫良医之门多病人,檃括之侧多枉木,是以杂也”。既云杂,可见是不拘一格、兼收并蓄的。其三,不分地域国别,广泛招收弟子。据记载,孔门弟子的地域籍贯,包括了鲁、卫、齐、宋、陈、蔡、郑、薛、吴、楚、晋、秦各国,他们年龄悬殊极大,大部分来自平民阶层。”

    王倌说了一大堆,众人也听的很是入迷,就连与王倌不对付的孔儒也对这番话表示认同,孔儒站起来对王倌拱手谢罪道:“王大人,刚才是孔某孟浪了,请王大人多多包涵。”

    按说这个时候王倌应该很大方的表示自己不在乎,这样方能冰释前嫌,但王倌是个直性子,反而硬邦邦的回应道:“老夫是为夫子张目,不是为了拍你孔儒的马屁。”

    孔儒吃了一个哑巴亏,面色铁青的又坐下了,吕行心中苦笑道:“这王倌老儿真是太迂腐了,平白无故的又得罪人啦。”

    无论王倌此人做人怎么样,但是他的这番话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顺利的成为了儒家之人需要遵守的第二条纲领。

    董钟放下笔便笑着说道:“诸位同门,老夫觉着这个纲领宜少不宜多,只有三条也就够了,所以这最后一条甚是重要,老夫先班门弄斧说一下吧,老夫建议这最后一条将伏师的“知行合一”写上,诸位有何意见?”

    吕行会心一笑,这董钟果然是个聪明人,知道这时候不能把老师拒之门外,老师现在是名副其实的帝师,太子殿下三天两头的往老师府上跑,这种恩宠不是一般人能有的,儒家现在还需要借助老师的名声,说句难听的话,老师便是儒家的底气,有老师在,即使儒家众人闹的再过分,也不会发生罢黜儒家的事。

    就在众人以为这事板上钉钉啦,搅屎棍王倌又站了出来道:“伏师提出的这个“知行合一”的理念确实很好,但是是否与咱们儒家的长处不符,咱们儒家最厉害的便是这张嘴,知行合一岂不是将自己的长处置之不理,而去与其余诸子百家比咱们的短处,咱们本就不擅长这些,所以老夫觉着不甚妥当。”

    王倌说完后,吕行冷哼一声道:“愚蠢,知道这是短处,为什么不想着取长补短,只想着逃避,这是懦夫所为。”

    王倌反唇相讥道:“你倒是聪明,那你说该怎么取长补短?我们从小就是读圣贤书长大的,百工、种田等一窍不通,怎么学?怎么跟人家比?”

    吕行将旁边看热闹的伏袁拉到身前道:“诸位都看清楚了,此人是我的小师弟,叫伏袁,在岭南时,这孩子就是一个孤儿,无父无母,但这孩子特别喜欢读书,后来有一次伏袁去山上砍材,在山崖上掉了下去,后来伏袁跑到了老师那里,这孩子临死前最大的梦想竟然只是想再听老师讲一遍书?这就是圣人教诲所起到的作用……”

    伏袁想着那些往事,不自觉的哭了出来,众人也是泣不成声。

    伏念继续说道:“可是伏袁的伤势过重,圣人的书救不了他的命,老师深感自己无能,于是便抱着伏袁带着我们一起去了村里唯一的一个赤脚郎中那里,那个赤脚郎中就只有一种药,外伤外用,内伤内服,就这样一个庸医,却奇迹般救回了伏袁的命,为此老师一代宗师不惜下跪给人家,从那时起,老师才悟出了“知行合一”这个理念,老师说读圣贤书可以让我们明理,然后能够把圣贤书上的内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那才是真正的能力,我们儒家动嘴的人多,动手的人太少了,这才是我们儒家在与其它门派对抗时经常处于下风的根本原因,现在大家还觉着这个不重要么?”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孔某认同。”孔儒第一个站出来说道。

    紧接着董钟与夏侯恩等人也表态表示认同,最后只剩下了王倌一人,王倌拱了拱手道:“王某无礼了,请吕兄恕罪。”

    就这样儒家的三条纲领全部出炉了,在孔夫子像的面前,儒家所有大佬共同发誓以生命守护儒家的根基,至此,此次儒门大会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