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帝国隐相 > 三十九 民生司

三十九 民生司

    翌日,正缝无朝会,一早李清便携着书信附件入宫,与惠武帝秘谈至深夜。

    惠武帝道:“方郗有王佐之才,且有良善之心,此人难得。你所言之事牵扯面颇大,届时必会损伤到某些人的利益,故万不可将他之名外传,以免为他带来祸患。虽说他有宗师护佑在侧,可老虎都有打盹的时候,清儿你需将他护好。”

    “是,儿臣遵旨!”

    十一月末时,一个新的部门“民生司”悄然成立,名义上隶属于户部,但由秦王李清直接负责。

    ……

    接近年底,南北各地登记在册的酒商就已经接到户部民生司的盖章书面公函及随附的表格文件,公函通知:一、从明年起,各家到期酒牌一率作废,原由当地官府负责颁发的酒牌制度更改为由户部民生司统一审核发放三年制经营许可权证制度。二、截止明年三月十五日,由各家酒商自行向民生司提交书面申请并按要求附上真实有效资料,逾期不候,未取得许可证的酒坊视为无证经营,一律予以取缔关闭。三、此次许可证发放数量不超过旧酒牌原有数量,且今后原则上不再增加。另外,由户部背书的酿酒新法及新品种高度酒酿制方法,将在三月二十日于长安竞价拍卖,欲参与拍卖的商家需于三月十八日前到户部民生司登记,并缴纳入场费白银五百两。

    各大酒商接到书函后,对民生司这个新出现的衙门均感到好奇,各自一番探听后,才知其虽挂在户部门下,但职能独立,由秦王负责,其背后有皇帝撑腰。不禁又喜又忧,整个年都过得不大好。喜的是经营年限变长,还能省去不少费用和麻烦,要知道阎王好过,小鬼难缠,越是上头,越有格局,越是遵守规则。忧的是申请资格门槛变高,且受限处增多,估计会损失不少的灰色收益。

    翻过年后,从新年的二月下旬开始,各地大中酒商陆续到达长安,他们都是来申请许可证及探听拍卖会的。虽然是第一次听到竞价拍卖会这个说法,但顾名思义,所谓竞价其意应就是价高者得。

    这些年酒坊的准入条件不高,因此各地大小酒坊层出不穷,所酿制的酒类品种也大都大同小异,故竞争十分激烈,利润日渐稀薄,各酿酒世家都在寻求新的出路,在这种情况下,能提高出酒率,降低制酒成本的新酿法和新品种酒的出现显得尤其醒目和重要。

    虽然是朝廷背书,大家仍对此事怀着有限度信任,不过这些在民生司官员召开新酒试品会后,缠绕大伙儿心头的最后一丝疑虑尽被抛到九宵云外去,各家在心里打起了小九九,暂且不说新式酿酒法是否靠谱,就单单高度新酒这一桩买卖,若是自家能够拿下,那可就大发了!

    对于参加拍卖会,大伙儿都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回,无论是谁都难免惴惴不安,因此遇到相熟的,不免要凑在一起互相试探一番,查查对方的底线。尤其是同在一州的,更是同行相杀,各自在暗地里的算盘打的响亮,将口袋里的银票数了又数,他们均知这次无论花费多大的代价都是稳赚不赔的,故将又心里的价位提高了再提高。

    当那些银两携带不足且路远往返不及的商家,正心急如焚的时候,民生司又想他们所想,急他们所急,体贴地推出了短期专项银两借贷服务,细心周到的不行。这让一些人感激万分,又让一些人心里恨的痒痒。

    拍卖会定在尘心茶楼举办,这是户部尚书人称钱串子的钱广峰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蚊子腿再小也是肉的朴素想法敲定的,至于茶楼适不适举办这类活动,他老人家挥挥手表示,这都不是事,还可以让此次拍卖会染上几缕茶香,带上几分雅气,咋不适合?太合适了!

    方郗看着老尚书的满头白发,还能怎么着,只能咬咬牙,苦笑着说好。过后思索,既然做了,那索兴就做个彻底吧,他决定当天再祭出一个大杀器――葡萄酒。

    目前市场上现存的葡萄酒都是胡商从波斯带来的,量少价高,仅供给一些权贵人家。方郗也喝过,可能是酿制方法比较粗糙或是保存方式不当,因此给方郗的感觉不是很好。

    故当初酿制啤酒时,方郗也顺手也酿了几桶葡萄酒,算算时间,现在出窖时期正好,果酒不伤粮,又能增加农民收入,可大力推广,恰缝现今南北酒商集聚,正适合做一波宣传,当然在宣传之前,得先开一桶给自己人品品。

    李清和陈柏升一听说,顾不得忙碌,闻着味就寻来了。两人眼睛闪着光,充满了期待。

    方郗先让酒醒了一刻钟,然后缓缓倒入白玉雕成的酒杯中,端起来倾斜四十五度,看了看其挂杯情况,又闻了闻其香味后,再轻轻抿了一口,含在嘴里一会后才慢慢咽下,略点点头,自夸道:“不错不错,看来我的手艺还是拿的出手的,可惜窖藏时间还是短了些。”

    李清和陈柏升看了方郗一系列骚操作后,感觉相当有范,虽然不明白其中涵义,却也学着做了一遍,最后眯着眼睛,做陶醉状道:“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不错不错,好酒好酒……”

    方郗叹息道:“葡萄酒其实不适合用夜光杯,若用那种无色透明的琉璃杯就再好不过了,那才算的上是色味香形俱全呀。”他好像大致记得制造普通玻璃的材料成份,就是不知道具体比例,要不改天让天工坊的匠人们研究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