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乾隆朝的造反日常 > 第四百三十六章 八旗新军

第四百三十六章 八旗新军

    馆陶之败传到京城乾隆还很冷静,又死了个提督,没了两三万兵,丢了小半个直隶加鲁西北,损失很惨重不假,但他还顶得住,大青果也顶得住。

    当然对明亮的处罚还是不能不做的。

    不过他也从明亮请罪的奏折里看到了希望。

    攫欝攫。赵逆并非是不可战胜的。

    沉船堵塞水道就是一个好法子。

    作为一个‘武功’昌盛的皇帝,乾隆太清楚大军出征中后勤的重要性了。

    可惜就是德州船队撤退的太快。伍弥泰刚听到战事大败,就立刻调走了漕船,临清大败后德州是万难坚守的。但德州可以丢,德州城内的诸多军资粮饷却不能丢。

    所以这沉船的招数只能用在沧州了。

    然后还有八旗铁骑的重要性。

    别看馆陶一战中马队被搞得很狼狈,甚至成为了那场失利的一大导火索,但只要把骑兵撒出去专门往赵逆的薄弱处打,那还是极有作用的。

    明亮吃一堑长一智,乾隆看了是很欣慰的。

    当然,他对明亮高高举起轻轻下最重要的原因还是朝中没有比明亮更靠谱的人了。

    福康安远在甘陕,阿桂死了,海兰察也死了,明亮就是最靠谱的人了。

    这时候他就是全军覆没,乾隆依旧只能用他。

    而且对敌最怕的是什么?是一败涂地后还不知道自己败在哪里,对敌人一点也不了解。现在通过明亮的折子,乾隆心里多少有些底了。

    至少不用担心被赵逆直接怼到家门口了。

    明亮信誓旦旦的保证津门一定可以守住。

    有沉船阻断赵逆运输,有马军袭扰赵逆的后背,顺带阻拦赵逆对沉船的打捞工作,还有津门的地理地势,明亮直接给乾隆立下了军令状。

    如果津门有失,他提头来见。

    乾隆吃下了一颗定心丸,心里安稳了,那便不去想如今直隶的烂摊子。也不再去奢望着描补自己的康乾盛世了,事情都发展到这一步了,当年的吴三桂也不过如此,还想着保住自己和朝廷的颜面就太白痴了,这事他就不去想了。

    乾隆心底里已经接受了晚节不保这一事实,把自己的目标从先前的偶像康麻子换成了不当唐明皇第二。

    李隆基开元盛世的名头被安史之乱砸的太彻底了,更重要的是,李隆基不止丢了长安城,还丢了皇帝大权,乾隆决心不做唐明皇第二。

    所以他现在就决心彻底接受一些大臣的建议——大造枪炮,训练新军,以器制敌!甚至都可以继续向西洋聘请教官。

    那荷兰教官不就已经帮上了大忙了么。

    不管是福康安那里,还是津门这儿,堑壕战都能发挥出绝大的作用。

    赵逆只展现了自己的枪炮之威,这并不可怕。

    大清早追的上!

    更重要的是,赵逆自毁长城,先是官职上改动了很多,四书五经的重要性大大旁落,这当然引起了全天下读书人的不满。然后就是借‘清丈田亩’夺人田产,这手段太天才了,一下子把地主乡绅也全得罪了。

    而且赵亮把官制下到了乡镇一级,这大大抑制了乡下的族权绅权。

    两相结合,赵亮这是把士绅地主得罪的死死地。

    也正是因为此乾隆至今还丝毫不担心自己能混的比唐明皇更差——丢了大青果江山。

    ……

    西直门外一处大杂院,里面住着的都是贫穷人家,因为穷,一个大院里挤了好几户,平日里小摩擦自然不断。

    老张头拉着黑乎乎的煤车回到了大杂院,然后扛起了一个旧煤火炉子就要进屋。

    老张头虽然是汉军旗人,但一家人的丁口多,日子过的不要太苦。

    当初他儿子就曾想过做活死人,反正他家兄弟五个呢,哪怕折上两三个,也不当紧。只是老张头没让去。

    但日子过不下去也没法啊。

    说穷则变,变则通。

    老张头索性就带着儿子们去煤场做事了。

    几个正当年的儿子打煤球,他和小儿子拉煤球沿街叫卖,虽然挣得是辛苦钱,但总算叫一家人完完整整的过了下来。

    这些年里张家五个兄弟全娶上了媳妇,老张头觉得自己就是立马闭眼,那也值得了。

    “哎哟,张哥啊,你这是又扛回了什么东西呀?”

    老张头刚进院子就被对门正准备洗菜的李寡妇撞见,李寡妇倒也不是坏人,可是有一点不好,大嘴巴。

    附近几条胡同里都出了名的。

    她是看到了什么狗屁倒灶的事儿都会嚷嚷开,肯定没多久就能传遍附近好几个胡同。不过她儿子在衙门当差做事,几个胡同又都是穷人聚集地,也就没人去找她晦气。

    当然了,李寡妇大嘴巴归大嘴巴,人还是不错的。儿媳妇也是个好心人,与人为善,某种程度上综合了李寡妇不少坏名声。

    老张头把煤炉子杠到自家门口,放地上后才得空回她的话,“她李婶,做饭呢?这不捡到便宜了么,二十个铜子就被我扛回来了。家里丁口多,多个煤炉子方便。”

    大宅院里现在家家户户都烧起了煤炉子,那都是老张头带起来的风潮。

    当初大家伙都是亲眼见证了煤炉子的方便,整天整夜不断火,大冬天的晚上也能有口热水喝。而且算上一笔账,这比之前烧煤饼要便宜多了。

    事实上这种事儿在整个京城都很普遍。

    那些富贵人家见煤炉子只想到了方便,穷人家看到的更多是省钱。

    如果煤球自己打,那本钱就更是便宜。

    这才是煤炉子和蜂窝煤在京城等各大城市都迅速流传开的最大原因,天底下还是穷人多。

    “对了。那事儿你家商量的怎么样?朝廷这会可是出了大手笔了,您家那么多壮劳力,只要有俩能选上的,全家人都能享福了。”

    打煤球和买煤球都是辛苦活,不管冬夏,都辛苦的很。

    可要是张家的儿子能被朝廷的新军选中,那张家可就发迹了。

    而且李寡妇觉得这事儿上张家五个哥儿还真不弱于人,因为他们这些年里可一直辛苦着呢。

    全都练出了一个好身板!

    巘戅妙书苑mIAOshUyUAn.戅。“不去!”老张头心里头早就打定了主意,但他可不敢这么直截了当的说出来,更不敢对李寡妇这个大嘴巴说真心话。

    &#21434&#21437&#32&#22937&#20070&#33489&#32&#109&#105&#97&#111&#115&#104&#117&#121&#117&#97&#110&#46&#99&#111&#109&#32&#21434&#21437&#12290“四九城余丁太多,哪挨的上我们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