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乾隆朝的造反日常 > 第五十章 另眼相看

第五十章 另眼相看

    所谓的新式织布机是什么?

    那就是飞梭!

    雍正十一年,也就是西历的1733年,英国的一个钟表匠约翰·凯伊发明了飞梭。这飞梭是干甚么的呢?它又是什么样的呢?

    实际上飞梭就是一个安装在滑槽里带有小轮的梭子,滑槽两端装上弹簧,能使梭子可以极快地来回穿行。

    这就对织布大大有益了。

    大家都知道织布是经纬交错的,这个梭子就是载有纡子并引导纬纱进入梭道的机件,它的运作速度直接关系到了织布的效率。

    而且因为中国的织布机多是一个人在做,尤其是女性,她们用梭子引导纬纱的时候,两个胳膊相互配合,一边穿进来,一边拉过去,于是织布机就要做得小一些,布匹的宽幅也跟着小了下来,这样才方便梭子左右穿梭纬纱么。

    外头引进来的少许洋布之所以宽幅大,那是因为约翰牛的织布机习惯于两人配合做工,也就是说在飞梭被发明之前,西方织布机的梭子是两个人从两边来回传递的。这样固然是费人工,但布匹的横面宽幅也跟着变大了。

    而在飞梭被发明之后,一个人就能完成以往需要两人配合的织布工作了,而且能织比以前更宽的布。

    因为飞梭穿梭经纬纱线,靠的是内置的弹簧的力量,是机械的力量。

    所以飞梭的发明使得织布速度变快。它大大提高了约翰牛织布工人织布的效率,以至于约翰牛市面上的棉纱又供不上使用了,间接的导致了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从而揭开了欧洲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大序幕。

    赵亮手中现在只有飞梭织布机,但珍妮纺织机对他言也是小菜一碟,只不过他没有搞出来。

    这两样作为某点历史文中主角攀科技树时经常要出现的东西,前世的赵亮不止一次的询问过度娘,看过它们的动画原理小视频。内中结构一清二楚。

    在周家口的铁匠铺开启后,随着第一批实用性弹簧的出现,赵亮就很轻易的就copy出了飞梭,但对于珍妮机么,他现在还不需要。

    和珅自然没有织过布,但他对织布机的效率还是很清楚的,也知道织布机的大小。看着眼前这一台明显要比以往见到的织布机更宽大,操作实践中效率也明显更加迅速的机械,他的两只眼睛里满是憧憬。

    这是织布机么?放屁,这是实实在在的功劳。

    是能够叫他的大靠山英廉一举抛开身上晦气的大功劳。

    “好,好,此神器也,真神器也——”

    想得再多再美也不如亲眼一见,脑子里陷入了无边遐想的和珅激动的简直要难以自抑,拍着织布机大声的叫着。好半天才镇定下了心神,对赵亮不做遮掩的说道:“先生真和某恩人也,此物神奇一如先生所言,分毫不差。于天下人有大用,于我和珅更有大用。”

    虽然东西是赵亮的,可作为赵亮’献礼’的经手人,和珅也就罢了,他背后的英廉也罢,那是都有大好处的。

    这妥妥的能叫英廉在乾隆面前卖个大好,而这个‘好’在英廉等一干重臣刚刚因事受到了皇帝斥责的时候,于英廉个人言绝对的是万金不换。

    赵亮听出了一点话外音,但他先前半点英廉受惩的风头都没有探听到,就跟苏和泰一事一般,双方的情报严重不对称,他就是脑子再灵活也猜测不出真像。

    事实是,就在赵亮上京的路上,兵部右侍郎高朴(高斌的孙子,慧贤皇贵妃的侄子)弹劾太监高云从向左都御史观保,侍郎申保、倪承宽、吴坛等泄露道府记载。乾隆皇帝大为震怒,就问英廉等一干内廷八旗重臣知不知道这事儿。

    英廉等人纷纷说自己不知道,乾隆心里清楚啊,他们不知道才有鬼呢。下诏诘责,“云从以贱役无忌惮,岂可不亟为整饬以肃纪纲?但不屑因此兴大狱,故不复穷治。诸大臣岂无见闻,独高朴为之陈奏,内省应自惭……”,乃命夺诸臣职,却又叫之从宽留任。

    可以说是典型的雷声大雨点小,于英廉等受罚诸臣言,都不过是一场表面功夫。但再是表面的功夫,那英廉等人的脸面也受损了。

    这个时候英廉能忽的立下大功,会不会受到皇帝真金实银的嘉奖且不提,只说这受损的颜面,是彻底的弥补过来了。

    在赵亮所知道的历史时空中,和珅的太岳冯英廉的仕途鸿运显然还长久着呢。

    当初查和珅的时候他也顺带着瞄了几眼英廉,太具体的细节赵亮是记不清了,可大致脉络他还是有印象的。那冯英廉也是个bug,自从入仕以来就步步高升,中途几乎就没瓶颈拦截。眼下才是乾隆三十九年,冯英廉还能再风光十年呢。

    但和珅不是冯英廉,他的位置低,眼界还有点浅,皇帝对他言那就是真正的‘天’,自己的大靠山太岳冯英廉受到了诏书诘责,可就像一块大石头横在他心口了。

    和珅他不会擅自做什么,但他知道这个时候英廉甭管能靠什么在皇帝面前卖个好,那就能大大缓解其中之“危机”。

    赵亮对这些内幕一无所知,自然猜不出因果来,但他还是欢欢喜喜的送别了和珅,并与之约定了明日一块去英廉府上。

    和珅离去之后,会馆内的司事、伙计再看赵亮一行人的目光就变得有些不同了。

    之前是平常人视之。

    这上京做买卖的人他们见多了。

    可是做‘买卖’能做到引的官老爷冒着宵禁来访,这就是大能耐了。

    四九城里能无视宵禁的官儿很多很多,可任是哪一个,在他们眼中那都称得上贵人。

    内心是更加的好奇,这伙儿凭什么使得贵人夜里来访?赵亮他们自从抵京以后,一直都很低调很不显山漏水的。

    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个发迹后往京城发展的酒楼少东家。

    可眼下的这本事,又哪里是经营酒楼就能经营出来的啊!

    再说了,那松鹤楼在中原生意做的再是红火,影响力也传不到京城啊?

    可那来访的贵人,通体一身贵气,相貌硬挺,看着就是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