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武布中华 > 第135章平定骚乱

第135章平定骚乱

    侯方域的话,还是管用的。

    毕竟,想在东南做生意,就离不开东林的关系。

    东林党遍布朝野,在东南更是只手摭天。

    若是侯家使绊子,随便找个借口,查封货物,阻碍经营,商人便受不了。

    在侯家发话后,东南的士绅和商户,便停止给豫中军政府运粮。

    新郑县,已经半个月,没有粮食送过来。

    这让新郑县内的士绅百姓,都开始慌了。

    想着其他各地发生的大饥荒,在想着距离收夏粮,还有近半年,城中居民就急了。

    新郑城内,粮食本就不多,军政府又赈济十多万饥民,若是没有外来的粮食,那新郑肯定要闹饥荒。

    这让城中的百姓,不禁想起外面的情况,若是再没粮食进来,新郑要饿死了多少人,甚至会出现人吃人的悲惨景象。

    粮食就是人心,城中居民心中生出恐惧,便拿起家里的钱,去街上的店铺,抢购粮食、食盐等等生活必需品,以防饥荒。

    新郑与其它三县不同,赤备军没有进行彻底清洗,保存了原有的社会结构,城中商户也都保存下来。

    高欢没有抄新郑士绅,新郑城也是交给高有闻打理。

    这时,在新郑城内,一家客栈二楼。

    临街雅座上,几个穿着锦袍的男子,正一边喝酒,一边看着街面上,百姓开始抢购米粮。

    “县里的百姓已经慌了!”一名老者喝了一杯,“不过还是不够,还要再乱一些,高欢才会屈服!”

    这老者叫张栖凤,是新郑大户,随着闯军兵败,新郑的危机解除,便逐渐对眼下情况产生不满。

    另一人道:“俺已经让人把消息送散播去,相信过不了多久,四县都会骚乱!”

    街道上,很快有人议论起来,“听说了没?以后再也没一粒米,进入俺们新郑了!”

    “怎么回事?之前不是还有商队过来吗?”米铺外的人更慌了。

    “听说是督军不讲信用,抢了侯家的商队,所以其它商队都不敢过来了!”

    “这可怎么办,商队来做生意,把人家抢了,人家自然不会再来,俺们岂不要饿死!”

    “是啊!终究是贼,可把我们害惨啦。”

    这下店铺外的百姓更加慌了,纷纷抢购店铺里的粮食,一个个使出吃奶的力气拼命往里挤!

    “别挤,别挤,一个个来,都别抢!”粮店的伙计们声嘶力竭地大声喊着,维持着越来越混乱的秩序。

    米店掌柜,看见人潮汹涌,搞不好场面失控。

    若是让百姓冲进店铺,会将粮食抢个精光,于是连忙让伙计挂上售罄的牌子,把店铺关了起来。

    聚集的百姓见粮店关门,却更加慌张,在店门前吵闹着不愿意离开。

    几个散播谣言的汉子,见此微微一笑,准备悄悄离开,深藏功与名。

    可就在这时,一双大手,却拍在他们的肩膀上,冷笑道:“兄弟,别走啊!县里请喝茶,走一趟吧!”

    汉子神情大变,转身想要逃跑,却被几名汉子堵住了去路。

    临街的酒楼内,几名锦袍男子,看着街面上的混乱,不禁露出了微笑。

    “哈哈~越乱越好,真希望赤贼早点完蛋!”

    “是啊!俺家原本上万亩水浇地,被清退了六千多亩,还不让俺们多收租子,日子简直没法子过!”

    “大家盼着王师早点打回来,平定赤贼吧!”

    为首老者端起酒杯,“来,大家为官军早日打回来,满饮此杯!”

    几人正喝着,街道上忽然一阵铜锣声传来,便听有军汉,大声喊道:“奉督军令,军政府将在新郑县内,设供销社,百姓每家每户,按着人口,在甲长和保长处,领取粮票和盐票,便可来供销社购买粮食。每石二两,敞开供应!”

    在士卒身后,则是一长串的粮车,缓缓穿行在街道上。

    街上六七两哄抢粮食的百姓,顿时就愣住了,买到粮食的人,立刻傻眼,没买到的则暗自庆幸。

    这时街道上,便又有人道:“他娘的,大家让那**商给骗了,驴日的散播谣言,制造恐慌,然后高价卖俺们粮食!”

    买到粮食的老百姓一听,瞬间大怒,一个个冲向米店砸起门来,吓得掌柜的脸色煞白。

    他完全不知道怎么回事,百姓刚刚抢着买,现在又要他退钱,着实冤枉。

    这时,就在店铺快被砸开之时,一队衙役很凑巧的赶来,驱散了百姓,然后将店铺查封,掌柜和伙计则被带走调查,令百姓拍手称快。

    酒楼里,正欢笑畅饮的几名士绅,看见街面上的动静,脸上的笑容僵住了。

    为首老者皱起眉头,桌上一人有些心慌道:“张老,俺看今天还是散了吧!”

    说完,感觉到事情不太妙的几人,便纷纷起身,想要离开酒楼。

    几人推开包间门,却见几名穿着黑色劲装的汉子,拿着刀抱着双臂,站在他们面前。

    这是高欢新成立的国安司,为首正是李平远,他微笑道:“几位老爷,督军请大家喝茶!”

    这几人都是新郑本地士绅,起初还感谢赤备救了他们,可是时间一久,心里对军政府清退投献土地,规定田租,以及向他们征收赋税感到不满,便开始怀念明朝了。

    为首的张老爷,看见国安司的特务,知道事情败露,顿时骇得脸色煞白,一屁股坐在地上。

    新郑城楼上,高欢负手而立,李平远匆匆来到身后,行礼道:“督军,都查清楚了,是本地几个士绅,散播的消息!”

    高欢感叹新郑的革命不够彻底,不过这些人跳出来也好,不仅方便他清除,还能为军政府增加一笔收入,让他又能多撑十天半个月。

    “将这几个叛徒,全部抄家,按着罪行判刑!”高欢冷声说道。

    几日后,登封刘庄,劳改农场。

    张栖凤和几名新郑士绅,换上一身臃肿的囚服,站在农场里,忐忑不安的四下张望。

    这时,便见一个老汉,挑着一担猪食,担子一闪一闪,桶里的猪食,却没一滴溅出来,一看就是老把式了。

    张栖凤看了那老汉一眼,目光正要移开,却发现那老汉十分眼熟,仔细一看,不禁惊呼一声,“咦,这不是陈贵凡,陈给谏吗?”

    新郑属于禹州管辖,两地的士绅自然都相熟,张栖凤与陈贵凡是同窗,几十年的交情,立时就认出了陈贵凡。

    正挑着担子的陈贵凡,也一下愣住了,他内心感到一阵羞耻,居然让熟人看到他挑猪食的样子,真是羞死人了,担子差点掉在地上。

    “陈给谏,真是陈给谏,你这是在干啥呢?咋挑上猪食呢?”张栖凤等人惊呼道。

    陈贵凡清醒过来,看了眼农场的管理人员,调整心情,微笑道:“是老张啊!你们也来了。到了就要端正心态,好好改造,像我一样,明白劳动光荣,争做标兵,早日重新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