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洪流微澜 > 第三百零八章 太平天国

第三百零八章 太平天国

    谢绾不想被戈尔恰科夫牵着鼻子走,他装作兴趣不高的回答,

    “坦率的讲,远东我确实关心。但俄罗斯的军事行动,我不太有兴趣,也没有能力插手。”

    戈尔恰科夫从怀里拿出拿出一份资料递给谢绾,

    “您在德意志的公务太繁忙了,怕是没注意到远东的消息?”

    谢绾接过资料略微扫过。这是关于太平天国在清国东南部闹事的消息。

    这件事在莱茵东印度公司发来的情报里也有提及。不过根据那些情报,谢绾判断由于清国通商五口的工业化进程比原时空快得多,使此时清国东南沿海的流民比原时空少一些,生存状态也好一些,所以虽然因为西化,洪秀全依然出现,但太平天国规模小了不少,加上有南洋镇的军队驻守香港,谢绾没太在乎这件事。

    谢绾放下资料,笑道,

    “我当然知道这事,这跟俄罗斯有什么关系?”

    “您看看最后一页。”戈尔恰科夫从那堆资料抽出最后一页递给谢绾。谢绾疑惑的接过,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大吃一惊。

    上面赫然写着,“安庆失守,太平叛军即将围攻江宁府。”

    南京即将失守,谢绾居然一无所知,他不仅失口道,

    “我为什么都不知道?!”

    看到谢绾失态,戈尔恰科夫只是耸耸肩,又说,

    “远东总督已经向内阁请示,鉴于清国国内混乱,将择机胁迫清国签署协议,让出外东北地区。”

    “哦。”谢绾心里有点乱,下意识点点头。比起外东北的问题,远东的信息居然被修饰后才发给他,这件事让更让他不安——这意味着他有可能失去对远东的控制。

    戈尔恰科夫接着说,

    “如果我推测的不错,如果俄罗斯要求清国以条约方式,正式让出俄罗斯目前实际占领的区域,您一定会找借口给俄罗斯使绊子吧?”

    眼下谢绾还没想到那儿去,不过听戈尔恰科夫一说,他试想了下,也觉得自己多半也忍不下这口气,十有八九会跟俄罗斯捣乱的。

    想到这儿,谢绾稍微冷静了点。他觉得这明人面前也说不了暗话,就想听听戈尔恰科夫的意思,于是说道,

    “让我调整四个要求不难,但您要怎么保证做到您说的?”

    戈尔恰科夫顿了下,接着说,

    “现在沙皇陛下为克里米亚的事情很烦心,所以这份请示还在内阁和外交部,正好在我能控制的范围内。”

    谢绾沉思了一会儿,问道,

    “您为什么想到私下和我做交易?”

    戈尔恰科夫来和谢绾做这笔交易,又能一语中的,戳中谢绾的心事,与他的身世有关。

    他比谢绾小一岁,是有东欧德意志血统的俄罗斯人。作为后世俄罗斯与俾斯麦齐名的外交家,时任英国首相听见他到访都会头皮发麻,能力自不待言。

    更重要的是,清国访欧团到访时,莱茵与英国所安排的内容迥异,加上谢绾本人的血统,让同样作为异族在外国就任高官的戈尔恰科夫咂摸出了点味道。

    戈尔恰科夫微微鞠躬道,

    “作为东欧德意志出身的俄罗斯人,东欧之于我,犹如远东之于您;远东之与我,犹如东欧之于您。”

    听到这里,谢绾有点明白了。他点点头,

    “我可以和您合作。但您得答应我另外一件事。”

    戈尔恰科夫狡黠的一笑,说道,

    “是帮您建立通往远东的另一条信息渠道吧?”

    谢绾愣了一下,看了他一眼,虽不情愿,却只能点头。

    戈尔恰科夫提出的这笔交易,更像是个让俄罗斯和清国都喘口气的中场暂停。

    东欧三国独立运动风起云涌,脱离俄罗斯是迟早的事,德联邦不强行要求,未来也还有机会;同样,没有协议约定,那清政府对于外东北地区还有转圜的空间,至于清国未来要怎么实际收回外东北,那就看天意了。

    而谢绾答应戈尔恰科夫,则不完全因为外东北。谢绾也希望就此能够通过戈尔恰科夫获得俄方在远东的情报,让他有第二条信息渠道掌控远东事务。

    谢绾不知道信息是在什么位置出的问题。远东的莱茵东印度公司总经理帕尔默、武装力量指挥官贝尔默、福建转运使兼海关道邹汉勋,还有宋插、郭士立等人,到底是谁,又是出于什么目的修饰了这些文件。所以此时谢绾亟需俄罗斯这种第三方情报的帮助——他绝对无法忍受失去对远东的控制。

    于是俩人各怀鬼胎达成交易:谢绾想办法去掉德意志联邦让东欧三国脱离俄罗斯的要求,而戈尔恰科夫也想办法让俄罗斯不强行逼迫清政府签订条约,同时将不涉及俄罗斯安全的远东情报传递给谢绾。

    戈尔恰科夫离去后,谢绾立即开始深入调查远东信息传递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结合俄国的情报,谢绾派出特使前往远东顺藤摸瓜,两个多月后,终于弄明白了自己被蒙蔽的原因。

    此时太平天国运动开始才一年多,大多数欧洲人对其都还抱有好感。莱茵东印度公司的德国籍高层认为这是基督徒对异教徒的一次起义,担心谢绾会插手帮助清政府,所以上下串通截断了邹汉勋等清国情报人员的急报,故意省略了大量太平军的军事动向来麻痹谢绾。

    这让谢绾气不打一处来——姑且不说这场内战对中国经济富庶的东南半壁造成毁灭性的破坏,就说其波及的范围内,德意志在清国的各种投资也势必有巨大损失,这帮远东的德国人根本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退一万步讲,那拜上帝教也跟这些德国人信仰的基督教屁关系没有,他们跟着瞎起什么劲。

    太平军起势的时候,如果南洋镇军能够切入,可能还能控制局势,但戈尔恰科夫来的时候他们已经夺取安徽,又折腾了这两三个月,眼下是1853年2月,南京城外应该已经能听到太平军的炮声,只怕是尾大不掉,南洋镇军也拿它没有办法。

    这帮王八羔子,可算误了大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