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汉皇帝 > 第二百一十七章 封赏

第二百一十七章 封赏

    “众卿皆为孤之肱骨,不必如此,起身吧”,刘荣此时此总算是也到了称王道孤的时候了。

    “谢殿下”,又一行礼之后,跪地众人这才起身,回到自己的座位之上。

    扫视中众人一眼,刘荣才说道:“自高皇帝伊始,我汉家便是赏罚分明矣,诸卿有功者,孤必赏之”。

    闻此言,这画堂中的气氛立即便活跃了起来,张汤、主父偃等人心中是异常激动。

    今日所来,最期待之事,总算是等到了!!

    见众人如此,刘荣自然是呵呵一笑,而早在昨夜,还在后宫寝殿之时,刘荣便已开始考虑该如何为众人安排职务。

    固此,刘荣更是将众人之名,皆是写在纸上一一斟酌。

    将合适的人安排合适的职位上,这也是一个考验人的事。

    然还要考虑到其余之人,不因此而觉得刘荣处事不公,这更是个大考验。

    只见刘荣起身,行至殿中,赫然言道:“孔仲尼有言,“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然古有社稷之臣,至如汲卿,近之矣。有卿在,可为孤之明镜也,然汲卿可愿为孤之家令?掌孤之起居衣食”。

    任谁也未曾想到,可以说是此次封赏中,最是重要的官职太子家令,竟如此轻描淡写的便落在了汲黯的头上。

    闻此言,汲黯立即是跪地叩首眼含热泪道:“诺!臣定为殿下效死”。

    太子家令不仅仅是管理刘荣太子宫中的一应衣食住行,更是还要管理天子刘启赐给刘荣的汤沐邑。

    汉家皇室的汤沐邑比之后世朝代而言,可是要多的多。

    刘荣的姑姑馆陶公主刘嫖便有千户之汤沐邑。

    然汉家的诸侯,大着也有一万三千余户之多的封地,刘荣身为太子汤沐邑再怎说也要比列候多,才能说的过去。

    当然比之诸侯国,即便是最小的诸侯国,还是要小上许多。

    但太子身为储君,将来的天子,要个一郡之地的汤沐邑也是无用。毕竟,将来整个汉家都是要继承在如今的太子,将来的天子手中………………

    固此,身为太子的刘荣之汤沐邑,天子刘启是拿捏的恰到好处,与列候、诸侯国相比是比下有余而比上不足。

    十个县,天子刘启将关中的十个县赐给了刘荣。

    若论其地方富庶,整个汉家,无一地能与关中相比。

    自当年刘邦将汉家之国都从山东之地的洛阳,迁到了位于关中的长安以后。

    便开始下大力气,开发关中,也还别说,当年自刘邦入咸阳约法三章,整个关中的百姓,尽皆成了拥护汉王之臣民。

    在之后的楚汉争霸之中,关中各地之百姓更是踊跃参军,慷慨赴死。

    正是有这些壮士的前仆后继,累累白骨,这才有了汉家的今时今日。

    自长安定都伊始,各种各样的惠民政策,令关中各地是蓬勃发展,刘荣曾在天禄阁中看到过,自文帝前元十年伊始,关中各地,几乎是再无饿死之人。

    原本刘荣还是不太相信,但那奏折之上,还有自己祖父文帝刘恒的批注。

    也由不得刘荣不信,能在西元前这个时代,令如此大范围的关中之地,不再有因饥饿而死之人,简直是令人不敢相信。

    固此,比起对汉室的忠诚度来,关中各地的百姓,定然是最忠诚的。

    即便是真的有一天,天下大乱,关中之民也会是心向汉室之民。

    因而关中的十个县,每年所收上来之税赋当当也有近三万金之多。

    当然,将刘荣的食邑放在关中,天子刘启当然也是有自己的盘算。

    如此一来,当然是方便天子刘启对太子的掌控。

    ………………………………………………………………………

    见到汲黯已然是拔得头筹,将太子家令这至关重要之职攥在手中,张汤与主父偃二人当然是有些不舒服。

    汲黯已然有了个廷尉丞这个秩比千石的官职在身,按理来说,自然是不在这太子家令人选的考虑范围之内。

    不过刘荣考虑了半天,还是决定将汲黯放在太子家令的位置之上。

    一者,刘荣能看的出来,汲黯并不喜在廷尉署中与郅都这样的酷吏相处。

    再而,经此事刘荣这才发现,自己有一短板所在,手下的人皆是一群初出茅庐之臣,虽也是有才,但还是太过于稚嫩了。

    像张汤与主父偃这二人做官也不过数年,更别提有什么朝臣所识得。

    将这两人中任何一人放在太子家令的位子上,似乎都是不妥。

    也只有汲黯是最为适合的,汲黯之名,早在文帝朝便为人所之,该做过自己老爹的太子舍人,不论是资历还是知名度,做太子家令都是不二的人选。

    且汲黯不管什么时候,不论是任何人,也不能令其那刚正的性格有些许之改变。

    最重要的,汲黯乃是学黄老出身,将其放在这个位置上,窦老太太若是知道了定然是高兴。

    太子家令安排好了,那自然是便轮到率更令了,此时的张汤已然是认定,自己做不了太子家令,做个更率令定是可行之。

    在场之人中,似乎也没有比自己更合适的了。

    但事事总是这么的出人意料,只见刘荣转身望着跪坐一侧的主父偃说道:“更率令掌赏罚之职责,主父卿可愿之?”。

    闻此言,主父偃先是一愣,在其看来,此职务当然是张汤来做才是最为合适不过。

    但殿下都如此说了,自己怎不能做!

    不就是个更率令吗!我将来可是要出将入相之人,怎不能为之!

    只见主父偃瞬间便是如换了个人一般,朝刘荣行拜礼言道:“臣蒙殿下之恩,即便身死也难报于万一”。

    令主父偃来做率更令,刘荣自然是有自己的考虑,都说是呲牙必报主父偃,这当然是主父偃最大的短处,这也是其死在刘彘朝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率更令掌赏罚之权,自然是要求所任之人能做到一心为公,绝无偏私。

    在刘荣如此多的属臣之中,主父偃算的上是一谋主之臣,但其那呲牙必报的性格,在很多时候,会直接影响到其决策。

    令其做率更令,便是希望其能在这个位置上收敛起其这种性格。

    “为更率令者,当处事公允,主父卿可知之?”。

    刘荣的这番话是再明白不过了,就差直言告诉主父偃其要如何做了。

    主父偃当即便明了了殿下是何用意,登时便是心中一暖,看来殿下对我是寄予厚望啊。

    当即便是言道:“殿下之教诲,臣定竭力遵从!”。

    见其如此,刘荣便放心了下来,不过主父偃究竟能否一改其这呲牙必报的个性,皆还要看其在率更令之位上的作为。

    若是经过如此敲打,其还是不成器,其此生也就止步于一,千石之吏了。

    …………………………………………………………………………

    要说起此时谁的心情最复杂,那必然是要属张汤了,简直是像坐过山车一般,大起大落……

    身为刘荣的旧臣,本来是提足了劲要与主父偃一争太子家令。不曾想,还未说几句话,太子家令便已被殿下赐给了汲黯。

    又想着即便做不了太子家令,做何率更令也好啊,却不曾想,又被主父偃捷足先登了。

    张汤此时心里只想说一句,殿下!宝宝心里苦啊。

    看着张汤那复杂的表情,刘荣是差点当场笑出来。

    只见刘荣一清嗓子,这才说了一句:“张卿之才,可为廷尉丞也,孤欲向陛下上奏,令张卿为廷尉丞,卿可愿?”。

    此言一出张汤自然自然是喜笑颜开了,比起太子家令、率更令,廷尉丞可是实打实的实权之官。

    做廷尉的副手,这当然是张汤一直想做而做不成之事。

    张汤激动的不停的叩首言道:“谢殿下,谢殿下之恩德”。

    刘荣是嘱托道:“在郅卿身边,卿可要虚心求教之”。

    张汤才刚刚及冠的话,然汲黯与主父偃皆已是近三十岁的人了。

    如此年纪便做了千石高官,刘荣也是怕张汤一时或许会有些飘飘然了…………

    “臣谨记殿下之教诲”,张汤拱手言道。

    然千石之官尽皆赐了下去,之后自然便轮到百石之官了。

    “颜异何在!”。

    这此次考举之中,最是大放异彩的自然便要属颜异了。

    当刘荣说道颜异之时,所有人的目光,皆是聚集在跪坐一侧的颜异身上。

    “臣颜异在……”。

    刘荣是说道:“卿乃是正直之臣,为孤之仆,卿可愿之?”。

    太子仆便是太仆的缩小版,主管太子之车马仪仗。

    太仆之职务,一般都是由天子最信任之臣做之,这太子仆自然也是如此。

    固此,颜异自然也是未曾想到,如此之官职会落在自己头上。

    太子仆最重要的事,最重要的不是管理太子的车驾,而是要是要替太子入宫拜见陛下。

    依汉家之法度,太子要五日一朝,到宫中拜见天子与太后。

    其余的时间便是要太子仆,代太子入宫去拜见天子。

    …………………………………………………………………………

    随后,刘荣便又开始安排其余之人的官职。

    刘荣却是将公孙贺封为了门大夫,门大夫其主要的职责便是负责,太子宫中的宫禁,便是相当于卫尉一般。

    刘荣如此多的属臣之中,也只有公孙贺乃是武职出身,曾在军中效力。虽然司马迁评论公孙贺言道,此人七次与匈奴作战,皆无大功,封侯拜相,皆是因娶了个好老婆……………………

    不过刘荣看中公孙贺的,当然不是这一点,而是他的忠心。

    公孙贺与其父平曲侯公孙浑邪,皆是一般模样,对天子十分忠心之人。

    有言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既然要用他,便也不妨一试。

    “望卿家不要堕了平曲侯之名也!”。

    身材魁梧的公孙贺是行礼道:“如此重要之职,殿下令臣受之,臣定竭力为殿下效死!!”。

    至于平阳侯家的曹峥,刘荣则是令其做了中庶子,为颜异之副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