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兴汉 > 第331章 司马仲达

第331章 司马仲达

    经过与智囊们的一番商议之后,曹cao决定将大军本营移至宛城,并尽快攻占湖阳。这恰恰是刘琮所预料的。而抵达宛城之后,甘宁迅领兵退入邓县。并不与曹cao大军接触。不过曹cao也并没有主机甘宁。他现在的要目标是湖阳。

    湖阳就像刘琮伸出的额一个拳头一样,与新野、邓县成形成对宛城的三角包围。又同时与比阳、复阳对汝南形成一个三角包围。湖阳不除,曹cao就如鱼鲠在喉十分难受!

    思量再三,曹cao决定启用司马懿!因为目前在宛城这些大将或多或少都吃过刘琮的亏。

    不说有心理yin影,一定程度上的心里暗示还是有的。手下那些将士对于谁领兵做先锋也是很好奇。第一次曹cao南征,夏侯惇折了五千虎豹骑。然后曹仁还不吸取教训被刘琮一把火,再来一场水,三万先锋步兵灰飞烟灭。然后就导致士气低落,以至于久攻不下,瘟疫爆!曹cao大败而退。..

    这一次更离谱,先锋曹丕可是带着两万虎豹骑,居然被荆州的步兵打败了!包括夏侯惇、曹仁在内的诸多武将,曹cao不说他们也不愿意再担任这个先锋。

    而说起这司马懿。曹cao也是郁闷不已,司马懿有才曹cao自然看得出来。但作为曹丕的军师,他居然眼睁睁的看着曹丕大败,连原因都没搞明白。其实这也不能完全怪司马懿。

    司马其先出自帝高阳之子重黎,为夏官祝融,历唐、虞、夏、商,世序其职。周朝,以夏官为司马。其后程柏休父,周宣王时,以世官克平徐方,锡以官族,因而为氏。楚汉间,司马昂为赵将,与诸侯伐秦。秦亡,立为殷王,都河内。汉以其地为郡,子孙遂以为家。

    司马懿的高祖司马钧为汉安帝时的征西将军,曾祖司马量为豫章太守,祖父司马隽为颍川太守,父亲司马防为京兆尹。司马防育有八子,因字中都有一个“达”字,当时号称司马八达。晋武帝司马炎诏书说:“本诸生家,传礼来久”

    司马懿为司马防次子。“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东汉末年,司马懿生于乱世,“常慨然有忧天下心”

    南阳太守杨俊素以知人善任著称,司马懿二十岁前,杨俊曾见过他,说他绝非寻常之子;

    尚书崔琰与司马懿的兄长司马朗交好,曾对司马朗说:“你弟弟聪明懂事,做事果断,英姿不凡,不是你所能比得上的”。

    司马懿少年时和著名隐士胡昭关系很好。因与同郡的周生等人结怨而被谋害,胡昭知道后立刻涉险寻找,在崤山渑池之间找到周生一行,请求他们放过司马懿,周生开始不肯,但胡昭哭泣的诚意最终还是感动了他,救下司马懿。

    建安六年,郡中推举他为上计掾。时曹cao正任司空,听到他的名声后,派人召他到府中任职。司马懿见汉朝国运已微,不想在曹cao手下,便借口自己有风痹病,身体不能起居。曹cao不信,派人夜间去刺探消息,司马懿躺在那里,一动不动,像真染上风痹一般。

    建安十三年,曹cao为丞相以后,使用强制手段辟司马懿为文学掾。曹cao对使者说,“若复盘桓,便收之”。司马懿惧之,只得就职。曹cao让他与太子往来游处,历任黄门侍郎、议郎、丞相东曹属、丞相主簿等职。

    曹cao手下可是一直不缺人才,尤其是智谋。从戏志才,到郭嘉、荀彧、荀攸、程昱、刘晔、贾诩……

    能够让曹cao用强非要请出司马懿,这就说明曹cao也十分看重司马懿的才华,同时不希望他背其他诸侯辟用。这一次让其担任曹丕军师,也是为了培养曹丕建功立业。可是司马懿出工不出力!曹cao认为他是没有的到足够的重视,或者是没有独挡一面,所以这一次他决定启用司马懿为先锋。

    可司马懿被曹cao单独叫到军帐之后,司马懿头摇的跟拨浪鼓一样:“主公,非懿推辞。而是实在此战是不可为也?”这司马懿居然拒绝了曹cao的命令,不愿意作为先锋去攻打湖阳。

    曹cao强忍着心中的怒火问道:“仲达,何出此言?”

    “主公久经沙场,缘何此时却要逆天而行?主公,此番与刘琮会战,主公天时、地利、均不占优啊……”

    “那么依仲达之意呢?”曹cao南征备战这么多年,还鲜有人敢如此直接了当的指出曹cao的问题。不过曹cao细想一下也对,自己五十出头,手下这些智囊、猛将大多是跟随了自己十几、二十年的人。

    他们要么和曹cao同仇敌忾,要追回天子,要么变得圆滑世故,不愿意反驳曹cao。尤其是那些文人,荀彧的下场让他们不约而同的选择了观而不语。尤其是新近刘晔给曹cao出了一策,结果失算了,他们就更加保守了。可这司马懿不一样,我不想当官,你曹cao非要逼我,我可不能把自己这一世英名,稀里糊涂的葬送在这湖阳战场上。

    司马懿清楚的认识到,天时地利,曹cao都处于劣势。自己虽然统兵能力的自信还是有的的。但那驻守湖阳的是文聘、关羽。司马懿是多么谨慎的人,自己本来在曹cao军团就是后生之辈。年龄比这些人年轻十几、二十来岁。如果初战失利,下场比现在坚决不领命可是要惨得多。不但可能失去曹cao的信任,更是会被曹丕和其他人看轻。

    “主公,恕懿直言。我们不如撤军回许昌,然后派出使者联络孙权和张鲁……”

    “撤军?”曹cao一愣,这个想法他还真没有。其他人也从没跟他说起:“仲达,莫非我军真的一点胜算都没有吗?”

    这就是曹cao的有点,虽然他很自负,但冷静下来还是听得进建议的。因为自负,他不能容忍刘琮这个矛头小子在背后偷袭他,抢走了汉天子不说,还拐走了他想赐死的荀彧。这简直是对他曹cao的侮辱。这种做法无疑想其他诸侯证明,这华夏,刘琮已经可以与他分庭抗礼。

    所以曹cao舍弃了孙权,火调集兵马准备围剿刘琮。孰料出师一来屡次不顺。曹cao当然知道司马懿之才。也相信他是因为没有胜算而拒绝做先锋。但曹cao扔不死心。接着对司马说道:“仲达,你先前说天时、地利、人和,我方都不占优,愿闻其详!”

    “主公,您熟读兵书,又何故要考懿?”司马懿也有点郁闷,你曹cao不是大军事家么?这天时、地利、人和还要我解释给你听?

    谁知道曹cao不死心,继续追问道:“但说无妨!”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ri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故兵闻拙,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今我军远离许昌,而刘琮在新野以逸待劳,粮草充裕,士气高涨。我军此时定要避其锋芒。而久拖则更加对我军不利……况如今汉天子已经入荆州,若刘琮以宗室身份号召天下诸侯和百姓起来对抗主公,主公将会更加被动……

    司马懿引用孙子兵法将敌我双方的利益说得很透彻。

    要兴兵作战,需做的物资准备有,轻车千辆,重车千辆,全副武装的士兵十万,并向千里之外运送粮食。那么前后方的军内外开支,招待使节、策士的用度,用于武器维修的胶漆等材料费用,保养战车、甲胄的支出等,每天要消耗千金。按照这样的标准准备之后,十万大军才可出上战场。

    因此,军队作战就要求胜,如果拖的很久则军队必然疲惫,挫失锐气。一旦攻城,则兵力将耗尽,长期在外作战还必然导致国家财用不足。如果军队因久战疲惫不堪,锐气受挫,军事实力耗尽,国内物资枯竭,其他诸侯必定趁火打劫。这样,即使足智多谋之士也无良策来挽救危亡了。

    所以,在实际作战中,只听说将领缺少高招难以胜,却没有见过指挥高明巧于持久作战的。战争旷ri持久而有利于国家的事,从来没有过。所以,不能详尽地了解用兵的害处,就不能全面地了解用兵的益处。

    这样的道理,司马懿能够明白,曹cao岂会不明白。

    但他身处高位,考虑的问题就不是司马懿这样简单的一场胜负。听完司马懿的分析,曹cao微微皱了皱眉头。无疑司马懿分析的确实有道理。但此时撤军是万万不能的,这不仅是面子的问题。他曹cao已经贵为魏公,汉天子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如果听任刘琮劫走天子而不闻不问,肯定会被天下人耻笑,也会让军中将士觉得窝囊。所以这场仗无论输赢,刘琮已经挑起,就牵着曹cao必定要应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