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击败了楚国的晋文公嫣然已经成为既齐恒公后的另一位中原霸主,此时击败了楚王的晋文公意气风发,更是在在践土为周天子赶造了一座行宫。
随后晋文公重耳在大臣们的加一下派了使臣要求周天子来践土赴会,周天子迫于晋国的势大,而自己的内乱又是晋候平定的,而自己能够回到都城洛巴晋候又出力颇多,所以同意了晋文公的要求,随后收到了晋文公重耳的请柬诸侯们都无奈的选择了来参加金晋文公重耳在践土的盟会。只要这次盟会顺利进行,只要晋文公重耳不作死,可以说在晋文公重耳的有生之年,晋国的霸业就会延续下去。
同年五月丁未日,周天子应晋文公之邀果然移驾践土。晋文公重耳遵照周礼将战俘和战利品献给周天子,包括一千名楚国步兵、一百乘披甲的驷马战车、兵器盔甲数十车。周天子看到这些东西后大喜,设享礼用甜酒招待了晋文公,命王室卿士尹氏、王子虎和内史叔兴父劝酒助兴。同时认命晋文公为诸侯之长,既“侯伯”,并用策简记载了这一命令。自此晋文公重耳成了历代周天下承认的第二位盟主也就是霸主。
同时赏赐晋文公重耳祭祀用的大辂车、礼服及物品,作战用的戎辂车,红色弓一副,红色箭一百支,黑色弓十副,黑色箭一千支,黑黍酿造的香酒一坛,玉器及三百名勇士。而这三百勇士就是大周的“虎贲”,周天子作了《晋文侯令》说道:“希望晋侯恭敬地服从天子的命令,安定四方诸侯,惩治邪恶。使周王世代继承祖业,永葆王位。”晋文公再三辞谢,才接受了策简及馈赠。
同年五月癸亥日,王子虎代表周王,在王宫的庭院与诸侯盟誓,宣布盟约:“共同辅佐周王,不得互相伤害!胆敢违背盟约,神灵自会诛杀!摧毁他的军队,不能享受国家,直到他的玄孙、无论老少,违背此盟,都会受到丧师亡国的惩罚。”
楚国的盟友卫成公胆怯,派摄政大夫元咺护送弟弟叔武前来接受盟约。
“践土之盟”与齐桓公的“葵丘之盟”正好相距二十年,这是标志着第二位新霸主产生的又一次盛会,晋文公由此称霸。
同年六月晋文公摈弃前嫌,在大臣的劝说下恢复了卫成公的君位。
卫成公外逃时有人诬陷元咺想要扶立成公的弟弟叔武为君,卫成公信以为真,便杀了跟随他逃亡的元咺之子元角。复位以后,又杀了忠心守国的弟弟叔武。元咺逃奔晋国避祸,国人哗然。
此时,晋文公正在庆贺胜利,大赏功臣,卫大夫元咺却跑来哭哭啼啼,倾诉冤情说道:“候伯请为我卫国做主!”
“哦,有何冤情?”晋文公饶有兴趣的问道。
随后卫大夫元咺痛斥了卫成公的种种不堪,而后看晋文公不为所动欲撞柱明志,随后元咺被眼疾手快的李宏明抱住才没有酿成惨剧,不然诸侯以为晋文公当了盟主就残害诸侯的大臣,此时的晋文公重耳本来就对卫成公不满,听了元咺的诉说,大为恼火,遂安排元咺暂时住下,准备严惩卫成公。
赏赐功臣的事情仍在继续,李宏明获头功,先轸次之。
大臣中有人进谏说:“先轸应为头功,假如没有他的统御,城濮会战就不能取胜。”
晋文公解释说:“城濮之役,宇文先生为我出谋划策,狐偃劝谏我坚定信心,仗义兴师。我采纳宇文先生的计谋取胜,先轸元帅随统御大军有功,但将领只能利用一时,宇文先生的话却可以成就千秋万代的功业。”晋国人心中不服,认为晋文公偏心李宏明。可以说原本历史上和谐的一幕已经被大破,现在不管是先轸还是重耳的舅父狐偃、甚至是贾佗、赵衰、魏犨了,都在李宏明耀眼的光芒下变的暗淡了,这其实就是李宏明要的结果,只有这样在年龄本比这原本晋国五贤小的李宏明才能称为晋文公重耳的托孤大臣,而狐偃按历史没两年就要死了,其他人在原本的史书中作用也不大,只有吐出自己才有可能在晋文公死了以后把晋国大元帅先轸搞到手,只要墙角挖的好没有城墙挖不倒,现在李宏明的一小步就是以后的一大步。
到这里你肯定要问为什么作为晋文公重耳的老丈人秦穆公没有来参加盟约,因为同样作为有志称霸中原的秦穆公怎么能接受自己的女婿成为霸主的事实那,所以他就派了一位大臣,而自己以生病为理由拒绝参加了这次的“践土之盟”。
同年冬天,晋文公重耳召集秦、齐、鲁、宋、蔡、陈、莒、邾等国诸侯在温地会见,商议讨伐不驯服的国家。
此时的卫成公还不知道自己的好日子到头了,卫成公与原卫国大夫元咺在会上进行辩讼。
“候伯在上,臣元咺控诉我卫国君上陷害大夫,滥杀无辜,这时我等大臣联名的学书!”元咺说道。
随后晋文公说道:“卫候你有何话说?”看着确凿无疑的证据,卫成公因无可否认而败诉。晋文公行使霸主的职权,处死卫成公的答辩人士荣,砍了代理人针庄子的脚,以此代替卫君受刑。
并当场拘捕了卫成公,派军士押送京师,投进周王的大牢。晋文公认为卫成公的诉讼人甯武子忠诚,无罪赦免。于是元咺返回卫国,扶立公子瑕继位。就这样晋文公重耳第一次行驶了他霸主的职权。
这次盟会,晋文公以巡狩为名,邀请周天子来温地会见诸侯。可以说已经霸业已成的晋文公把周天子这样的天下共主已经当成了呼来喝去的人物,在他眼中周天子已经是个傀儡了,后来孔子看到这段记载时说:“诸侯无权召唤天子,《春秋》说周王巡狩河阳,是故意隐讳此事。”由此可以看出,当时周天子的地位,已经衰落到听任霸主摆布的程度。(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