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水浒新秩序 > 第一百二十三章 和亲

第一百二十三章 和亲

    面对破城在即的巨大压力,

    以及国主王俣“谁觉得不行,自己去谈”的威胁,

    高丽朝廷展现了罕有的高效率,没有再争吵,

    半个时辰不到,就通过了接受同舟社所列七条和约的决议。

    只是,在和约的具体履行上,首相崔思诹却表达了异议——

    同舟社并非一国,与其签订和约不符外交仪制,

    且公然承认败于一家商社之手,也有损高丽的国家形象。

    崔思诹最后提醒了一句——福宁宫主已经及笄,值此国乱,理应为国家分忧。

    :十有五年而笄。

    郑玄注:“谓应年许嫁者。女子许嫁,笄而字之,其未许嫁,二十则笄。”

    崔思诹这话的意思,就是建议以联姻之形式落实和约。

    表面看是以公主“下嫁”,掩盖高丽被迫割地赔款的事实。

    但高丽的形象是保存了些许,王室的威严却大受打击。

    这中间,还涉及到二十二年前的王位之争。

    当年,盯上病秧子献宗王昱屁股下之王位的,

    不仅有其堂舅李资义,还有王叔鸡林公王颙。

    最终,王颙棋高一着,

    其人借平章事邵台辅和上将军王国髦之手,

    除掉了李资义,并最终夺得王位。

    王颙即位后,为了永除后患,又杀了已经退位的侄子王昱。

    其后,为了巩固王位,掩盖自己“篡逆”的事实,

    王颙又大肆封官许愿,先后有数百人因此被超授官职,

    就连一些工商皂隶之流,也一跃成为显官。

    其中,不乏如王字之这种确实精明强干之人。

    换句话说,

    王颙也算是打破豪族对人才的垄断,不拘一格用人才。

    但自古以来,权力场就是如此——

    自己带头坏规矩,就别指望手下人会守规矩。

    国主如此“乱折腾”,高丽的吏治当然大受其害,

    等王颙死后,便给继任的儿子留下了“流亡相继、十室九空”的烂摊子。

    王俣花费了十多年时间,都没有理顺高丽内部的矛盾。

    其人主张保州用兵,

    多少也存了一些转移内部矛盾,提升个人威望的动机。

    崔思诹建议王室联姻徐泽,

    等于是将王颙、王俣父子为了个人私利,向商贾之流出卖高丽利益的事再次摆上了台面。

    偏偏在国乱当头,王俣必须借重豪族的支持才能应对接下来的统治危机。

    其人只能忍下这口气,派国丈李资谦再次出使,商定“赐婚”之事。

    南大门外,同舟社军营大帐。

    徐泽颇为意外,这帮高丽人还真是能折腾,议个和都能玩出个花样来。

    “和亲?我千里迢迢跑到开京来,就是为了赶着做你高丽王氏的女婿?!”

    李资谦学识不高,见徐泽有拒绝之意,急了。

    “徐社首,此事与贵我两方而言,都有好处啊!”

    徐泽正待恐吓李资谦,骂高丽君臣不要试图挑战自己的忍耐极限,

    却见吴用在使眼色,知道其人有话要说,乃让杨喜先将李资谦送出。

    “社首,这是大好事啊!”

    见吴用兴奋异常,仿佛自己要娶老婆般,徐泽没好气地问。

    “我怎么没看出来好在哪里?”

    吴用笑道:“属下以为,至少有三点好处。”

    “说说看!”

    “其一,社首联姻高丽王室,有利于安定新附军和之前投降的高丽军民之心。”

    徐泽点点头,吴用这一点没有说错。

    别看同舟社在自鸭绿江之战以后,高歌猛进,无往不利,

    甚至还在其国都开京边,招降了近万高丽水陆兵马。

    但只管破坏的侵略军,与希望保持长期稳定的统治者是两码事。

    而且,同舟社和新附军之间的关系并不稳固,

    徐泽实际是利用双方信息的不对等,逼得这些人只能选择跟着同舟社合作。

    的确是合作,同舟社给新附军士卒提供“活下去”的安全保障,

    而新附军则回报同舟社摇旗呐喊,壮大声威。

    新附军加上家属,有几万人,

    若是高丽不投降,随着战争进一步扩大,这个人数还会越滚越多。

    登州、辽东和海东三地,都不具备一次性消化这么多“异族”的能力。

    而且,也不能把他们带走——留在高丽更有利于同舟社的下一步战略,

    只能选择几个地方,让其“自治”。

    这中间的风险极高,

    毕竟,在没有同舟社军队弹压的情况下,

    一边是远在天边,实际上只是“商社”的同舟社,

    一边是统治了这片土地两百年,祖祖辈辈都适应了的高丽王室。

    只要王俣够聪明,忍过了最初的动荡之后,

    再派得力人选到新安州附近的州县,就能慢慢分化瓦解这些“心无所依”的叛贼。

    封建制度能够在人类历史上持续几千年,有其深刻原因,

    不是徐泽这个穿越者打上几仗,就能够改变的。

    讨伐高丽一战,同舟社身份尴尬的问题尽显无疑。

    就如同女直人建国一样,

    并不是完颜阿骨打想过皇帝瘾,

    而是女直人的势力发展到了这一步,

    不建国就很难进一步凝聚人心,并招降纳叛。

    实际上,同舟社现在的实力,已经隐隐超过了当初的生女直人联盟。

    但徐泽要建立的政权,和女直人的落后国家不一样,需要把基础打的更坚实。

    若是为了消化这部分新附军而贸然建国,将对同舟社的长远发展战略很不利。

    通过联姻,稳定新附军人心,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大部分百姓理解不了有同舟社在,高丽朝廷不敢清算他们的事实,

    却能够理解徐泽娶了宫主,身份就不一样,向徐社首效忠,会就更心安。

    想明白此节,徐泽示意吴用继续。

    “其二,也有利于麻痹高丽君臣之心,让彼辈不至于铤而走险,做出愚蠢之举。”

    这一点也好理解,

    高丽君臣虽然接受了七条苛刻的议和条件,但绝不可能善罢甘休。

    在其国内安插了几处钉子,又掌握了高丽水师的情况下,

    徐泽倒是不怕高丽人复仇,他担心的是这个王朝会因此而分裂。

    同舟社现在就像后世的列强,高丽就是腐朽的大清。

    在同舟社能够取代高丽,统治这片土地之前,

    要让高丽王朝成为同舟社的代理人,不断为己方输血,

    同舟社就“有义务”维护其“国家统一”和“政局稳定”。

    其实,徐泽本就打算一旦收到好处,就积极表态,支持王俣稳定高丽政局。

    有什么比联姻,更能体现同舟社社首与高丽王室“一家亲”呢?

    “其三,有利于同舟社日后插手高丽事务。”

    吴用说完即起身,前行三步,下拜。

    “待社首日后廓清四海,定鼎九州,更能早日收复这些汉唐旧土,再现我天朝盛世!”

    见吴用如此郑重其事,徐泽有些哭笑不得。

    开疆拓土很简单,

    靠金国和随后的蒙元那套落后的体制,都能轻松实现,

    但盛世,哪有那么容易?

    “起来吧,为了‘天朝盛世’,这门亲事,我应了!”

    ……

    ps:福宁宫主为肃宗王颙最小的女儿,

    正史上,她生于公元1096年,此时已满21岁。

    实际上,福宁宫主在高丽睿宗九年就已经册为公主,

    并嫁给了检校户部尚书、柱国王演。

    为了剧情需要,将其年龄和婚配情况进行了修改。

    高丽睿宗王俣的大女儿承德公主,年龄应该正合适,

    但是,徐社首脾气大,让他平白比王俣矮一辈,怕是得罢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