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尔哈赤大军南下的消息传到大明宫之时,一直都窝在后宫之中的万历总算待不住了,直接召集所有大臣,共商对策。
当然,万历还是不会上朝的,他只是将大臣们叫到宫这边而已,自从立太子方面被大臣们给摆了一道之后,他就对上朝没了心思。
按照万历的想法,那就是你们大臣都能够骑到他头上来了,这上朝还有什么意义?
当然,不上朝不等于不做事,万历平里还是要批奏折的,不然的话,诺大的帝国,如何能够正常运转,他的帝王权力如何得以掌控。
对于北边的局势,大臣们自然已经知晓,因此在得到召唤之时,也都急忙赶了过来,大家伙都知道此次事的严重。
“陛下,努尔哈赤这等蛮夷之人,竟敢犯我大明边境,定要给予其沉痛打击,好让这些蛮夷清楚我大明可不是这般好惹的。”当所有人都到了之后,一位言官直接叫嚣道。
“蛮夷来犯,打是肯定要打的,不过努尔哈赤跟以前的蒙古可不同,这位有着大宋的资助,无论是实力还是战术,都要高出一番,来者不善啊!”万历缓缓道。
接着又是几个言官不断地叫骂着努尔哈赤,这些文人骂起人来水平相当高,追根究底连十八代都没放过,但却也只是叫骂,一点实质的东西都没。
这些言官只不过是打头阵而已,根本就没有什么用处,真正的大佬,就如首辅沈一贯这些,从一开始就默默地呆在一边,静静地看着言官的表演。
看到这个场景,万历心里自然是怒气中烧,不过也压了下去,这些年跟这些大臣们较量过来,他也知道文臣们的尿,没有实质的东西,这些文臣是不会轻易出手的。
没过多久,万历便朝沈一贯摆了摆眼色,示意其发言。
收到万历的指示,沈一贯知道不能再躲了,便只能上前一步道:“陛下,蛮夷气势汹汹而来,显然是早有准备,并且努尔哈赤军队精良,此战必定是恶战,唯恐边军将士难以抵挡。”
“微臣以为,应调遣周边的军队进行驰援,且增派后勤物资,以及确保武器弹药的充足,定要将蒙古军抵挡在边疆之外,以免我大明子民遭受战火之苦。”
沈一贯缓缓完,不过也没什么新意,大家伙都知道,此战必定是恶战,若是不驰援,估计边军那点实力,都不够努尔哈赤打的。
其实对于这一届的首辅沈一贯,万历还是很满意的,这厮对于很多万历的决策,都很拥护。
就拿之前万历有一次病重,以为时无多便下诏废除矿税,这事自然落在沈一贯手里办。
不过等到第二之时,万历却又好了,于是又派宦官去内阁要回诏书,沈一贯只不过是坚持了一下,便也老实地还了回来。
从这一点上,万历便知道沈一贯很对自己的脾气,白了就是听话,这跟其他那些动不动就要死谏的言官可就好的不能再好了。
因此,即便是沈一贯没有提出什么建设的建议,万历还是点头道:“卿所言极是,那就着令兵部,立即向北部边军进行驰援,在武器方面务必要优先供给,任何军队都不能私自截留。”
“陛下,如今北部蛮夷来袭,东边的大宋会不会趁机捣乱?”正当大家伙以为已经有了定论时,兵部尚书提醒道。
“怎么可能,王直那厮只是一介商人,没有利益的事,根本就不会插手,跟咱大明作对,他绝对没有这个胆量。”一个言官直接叫道。
一直以来,王直在面对大明方面,都没有主动招惹,当然,大明这边更是不敢得罪王直,双方都是保持着默契的状态。
不过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在实力方面,大明早就已经被远远地甩开了,在场的万历这些人自然清楚这一点,也就是个别没脑的言官才会这般盲目自信而已。
万历没有理会叫嚣的言官,而是直接朝兵部尚书问道:“卿,若是大宋趁机袭击,你有何应对之法?”
一听到这话,兵部尚书便傻眼了,他也就是闪出念头,直接提醒而已,根本就没有任何准备。
而且大宋海军如此强悍,而大明海疆又这边广阔,谁知道大宋会从哪里袭击,一时间兵部尚书难以答复。
“陛下,咱大明海疆广阔,难以预料宋军袭击方向,为今之计,只能是令所有军队严阵以待,一旦有迹象,务必要及时支援。”想了一会儿后,兵部尚书这才道。
对于这样的对策,万历显然很不满意,脸色一直都紧绷着,不过却也没辙,眼下的局势很被动,只能是按照采取这样的保守措施来。
到了最后,万历也只能命锦衣卫出动,探去大宋那边的报,看看有没有什么进攻的迹象了。
至于北部来袭的努尔哈赤,便是如沈一贯所的,从周边的军队里进行抽调,同时户部也要进行拨款,工部那边提供相应的武器。
转眼间,大明各个部门都开始运转起来,别看万历平里没有上朝,不过部门里边的运转还是没问题的。
而且这种大战役牵扯到的利益很大,各个部门的人自然闻到了腥味,能够从中弄到多少,那就是各凭本事了。
大明王朝的制度到了万历这个时候,早就已经积弊已久,往往这种大战役,甚至是一些大灾难,都是各部门人员获取利益的渠道。
也就是因为这个,才会有那一句“朱门酒臭,路有冻死骨”的名言了,能够达到这样的程度,自然是整个王朝几百年下来沉积的,毕竟冰封一尺,非一之寒。
大明的动静自然瞒不过南下路上的努尔哈赤,对此自然没有什么意外,大战役之前,自然是各种粮草以及军队的调动。
而且在过来之前,努尔哈赤便对大明北部范围内的所有军队都大致了解过,即便所有军队都过来支援,他也不惧,毕竟这里边战斗力最强悍的,还是大明边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