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军没有办法,又只能准备再立起云梯车来。但袁绍这时候还不像位高权重后那样蠢笨而优柔寡断,他知道不解决云梯车总会被推翻的问题,官军再怎么立起云梯车来,也是一点用都没有,白白浪费兵力。冲城车也无人敢靠近,因为聘集了所有的巨石,都倾泻到冲城车之左右,谁敢靠近,难逃被砸死的厄运。见撞击关门不成,搭设云梯也不成,袁绍知道,他今天又败了一阵。鸣金声再次响彻云霄,官军听闻后,皆是如释重负,也不敢再把云梯车和冲城车收回,便仓皇地如云退下。充满喜悦的喝彩声,响彻大散关之。聘看着官军垂头丧气、丢盔弃甲地退走,如潮涨潮落一样。在官军退后时,将一地的尸体露了出来。口呼出了一口气,感叹终于将官军疯狂的进攻粉碎了,太过不容易。
东汉末年的人,都十分尚武,不像宋人软弱无力。奉命攻击大散关的袁绍部官军,虽都是州郡兵,没什么实战能力,素质也是良莠不齐,但也是如狼虎般精进。可惜,他们是官军。聘感叹道。原本他们并不希望与西凉军对敌,是朝廷把他们推了战场,让他们如飞蛾扑火一样地来进攻战力强劲的西凉军。而西凉军为了捍卫西州三州之地,也不得不与州郡兵杀个你死我活。聘只是期盼,刘范能快些打败盘踞陈仓城的皇甫嵩部,使袁绍部没有依靠,只能被打败。这样,大散关的压力一朝烟消云散,州郡兵也能少些伤亡。
袁绍回到了营寨,又点清人数,今日又阵亡了五千多人。想起云梯车容易被推倒的弊病,才导致了今天伤亡惨重而无功而返的后果,袁绍气不打一处来,命工匠在云梯的顶端加铁钩。当云梯车搭设在关墙时,铁钩紧紧地勾住关墙,让西凉军无法再轻而易举地把云梯推翻。聘则是派出军士拆分了袁绍留下的云梯车和冲城车,分解成滚木,也好废物利用,用以守关。另外,聘派人将战场的箭都收集回来。守关的重之重,是放箭。
第二天,改良了云梯车的袁绍,再次率军出营,派官军用新的云梯车猛攻大散关。一切的开头,都和昨天的情形一样。重重叠叠的盾牌之下官军,丝毫引不起西凉军的弓箭手的兴趣。官军又轻轻松松地将云梯车和冲城车推到了关墙,云梯车一搭设在关墙,立即紧紧地勾住了关墙。西凉军傻眼了!聘感叹,袁绍还真是厉害!云梯车不能毁掉,聘也只能无可奈何。官军士卒纷纷咬着刀背,攀爬云梯。但官军总不能攀爬云梯时还举着盾牌。这时,大散关旁两个箭楼的作用发挥出来了。云梯车都搭设在两个箭楼之间的大散关,聘命两个箭楼不再朝关下的官军士卒放箭,而是瞄准正在嘴里咬着刀,攀爬云梯的官军士兵。
还没等官军士兵爬到大散关,被来自箭楼的箭射,掉下云梯来。袁绍愕然。官军士兵不甘心,又攀爬云梯,再次被箭楼的弓箭手射下。云梯车本是一副带着车轮的梯子,梯子能有多宽,又能容纳多少人同时攀爬?大散关又十分险要狭窄,能容纳多少云梯车同时搭设?所以,官军士卒总是还没爬关来,首先被箭射。
两个箭楼的弓箭手负责解决云梯车的官军士兵,而大散关的西凉军则是专心致志地对付使用冲城车撞击关门的官军士兵。袁绍投入了重兵,专攻关门。人数一多,西凉军自然疲于应付。西凉军不停不歇地往下抛掷巨石、滚木,倾斜金汁。但官军实在是太多,杀伤了一批,又自动补来一批,源源不断。关门遭到了撞锤猛烈的撞击,发出轰响。聘的替换策略,这才大放异彩。官军的攻击源源不断,西凉军也是源源不断。聘又替换下一波人马,另一波人马吃饱喝足,很快掌控了局势,抛下的巨石滚木,遏制住了官军的进攻,撞击声也越来越小。随着时间推移,官军的进攻从早晨一直持续到了午时三刻。但官军仍然没有撞破关门。在另一边,官军依旧没能登关墙之,在攀爬的途被射下来。弓箭手只需要射云梯爬的最高的一个士兵,将之射落,能将其下的官军士兵砸下云梯,摔得粉身碎骨。眼看过去了半天时间,官军不能取得进展。官军士卒身体逐渐吃不消了,而西凉军却总是一副精神饱满、精力充沛的样子,从来没有疲惫过。要是再这么下去,官军的死伤又会更加惨重。于是,鸣金声再次响声。官军又丢弃了云梯车和冲城车,如退潮一样的退走。
回到大营的袁绍,痛定思痛,认识到是大散关左右两旁两个箭楼太过厉害。箭楼居高临下,算官军登了关墙也能射杀;箭楼的火力左右交叉,可一同支援大散关;箭楼还能为大散关省去不少兵力,聘可以将主力投入到打击冲城车来,故而冲城车受到攻击太多,无法全力撞击关门。这才是问题所在!袁绍心想。所以克敌制胜的关键在于,要先把那两个碍事的箭楼想方设法给破坏掉。这样,大散关失去了两个强援,孤立无援,面对官军猛烈的攻势,会力不从心,分身乏术了。
但说得轻巧,怎么破坏掉箭楼倒是个难题。这个难题难不倒袁绍。袁绍想到了在箭楼之下挖掘地道,等挖到了箭楼之下,不忙着将之摧倒,而是先在箭楼之下的地道插木桩子,用木桩子支撑箭楼。然后再把箭楼下的泥土挖得一干二净,留出足够的空间。最后一步,是在地道之燃烧大火。等大火将支撑着箭楼的木桩子烧断,箭楼会轰然倒塌。如此,箭楼算是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