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了屯田制和以工代赈,以及将西域划分成两州十六郡后,这并不代表刘范已经解决了所有问题。当天州八郡、昆州八郡的计划提了日程,新的问题又犹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地冒了出来。州郡有了,州郡长官又从何而来呢?
而且其实刘范还有一个问题也还没有解决,是从洛阳之变解救出来的刘焉、刘虞、黄琬、蔡邕、卢植等五人在西凉还没有一官半职。在洛阳之变没有发生以前他们五个人个个都是朝廷的栋梁,刘焉是光禄勋,刘虞是宗正,黄琬是少府,卢植是太仆,而只有蔡邕的官职前面四个人的官职低一些,他只是朝廷的一员议郎。
三公九卿,并非只有三个人和九个人。三公可以包括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太尉、太傅、太师、太保,九卿包括少府、将作大匠、光禄勋、太仆、宗正、治粟内史、大司农、廷尉、执金吾、右内史、左向史、太常、大鸿胪、大行、主爵都尉、太子太傅等。但刘虞、刘焉、黄琬、卢植,四个人都是九卿之一,而且都是要害部‘门’,掌握朝廷的半数大权。而且这四个人在原有历史轨迹,都是东汉末年不可多得的大才。
刘焉眼光独到,老谋深算。他看出来东汉行将木,所以他决定丢下朝廷自己逃走。所以,刘焉特意向汉灵帝刘宏了请立州牧的奏章,让刘宏一时犯浑,竟然又使用州牧制度。然后,刘焉又让自己的党羽向刘宏建议,说益州有黄巾贼马相作‘乱’,所以朝廷应该派遣一名州牧到益州坐镇。这个州牧人选不是别人,是刘焉本人。
所以朝廷给刘焉封为益州牧,让刘焉得以毫发无损地逃出朝廷,进入益州。但刘焉也是老了犯糊涂,自以为进入益州可以长乐未央,于是先是宠信五斗米教,甚至让五斗米教控制汉,后来又造出了皇帝使用的车驾。但现在的时代不同了,刘焉的心境也不会如同原历史那样。
刘虞慈悲为怀,仁者无敌。刘虞在朝廷任职时,兢兢业业,为官清廉,也不参与到外戚和宦官之间的党争,所以从来没有人讨厌过他。当然,除了后来的公孙瓒和袁绍。后来,朝廷派遣他到幽州任刺史。在刘虞担任幽州刺史期间,青州和徐州的流民都知道刘虞的清名,都认为只有在他治下才能生存下去。所以,青州和徐州两个不和幽州接壤的州的流民,尽皆往幽州逃去。进入刘虞治下的流民,累计超过一百万人口。刘虞的名声,由此可见一斑。
刘虞又妥善安置了这一百万流民,减免了赋税和徭役,让幽州从被黄巾军肆虐的重灾区,变为东汉末年少有的乐土,幽州百姓生活富足。
爱民如子,这是刘虞对内的功劳。除此之外,刘虞在外‘交’事务,也表现得十分老练。幽州是汉最北的边境,和许多游牧民族的领地接壤,如鲜卑人、高句丽、貘貊人等,甚至幽州境内都有乌桓部落。刘虞在对待游牧民族,主张和他们和睦共处,一视同仁。其实,东汉延续了西汉时对北方游牧民族的高压政策,动不动征调北方蛮族东征西讨。而且,北方州郡的汉族地主,经常掳掠和倒卖蛮夷,为自己的农奴。乌桓人和匈奴人颇受其害。这让许多蛮夷都对东汉恨之入骨,这也是为什么发生五胡‘乱’华的原因。
刘虞在幽州尽力抚慰乌桓人等游牧民族,渐渐地获得他们的好感。在他任期,乌桓人没有对幽州进行打草谷,让幽州远离了战火的威胁。张纯张举勾结乌桓人在冀州和青州作‘乱’,也是刘虞遣使去警告乌桓人而停止的。但当时朝廷为了镇压乌桓人,派来郎将公孙瓒到幽州。公孙瓒打败了乌桓人,杀了张纯和张举。可见公孙瓒在对待外族,和刘虞的态度截然不同。后来,公孙瓒杀死了刘虞。为此,当袁绍大战公孙瓒时,多个蛮夷集结起来攻打公孙瓒,使之腹背受敌。不久后,公孙瓒死。
黄琬,也是东汉名臣。出身名‘门’,到朝廷任职后很快升为少府。后来,又被朝廷授予更高的官职,司隶校尉。爵位也提高到县侯。要知道,袁绍也不过是个乡侯,关羽只是个亭侯。没有军功的黄琬能当县侯,可见他在朝廷的贡献不是一般的大。只可惜,黄琬在担任司隶校尉后不久死了。
卢植更不必说。他的死因和黄琬一样,都是见东汉越来越式微,而郁郁而终。袁绍从韩馥的手夺取冀州后,还曾经请他出山。但不到两年,他病死了。
蔡邕的才能稍微差了一些,但重在他的学识。蔡邕学富五车,是东汉末年少有的几位大儒之一。东汉末年数得号的大儒有马融、郑玄、卢植,还有是蔡邕。蔡邕琴棋书画样样均是天下第一,擅长弹琴,焦尾琴堪称绝唱;善于书法,飞白体独树一帜。他还主持了东汉朝廷多次的经学研究,还撰写了,只是王允杀了他,没有让他把史书写完。
对于这五个人的官职,刘范十分困扰。现在正好又冒出来天州和昆州,让刘范豁然开朗。于是,刘范先是和刘焉商量后,向朝廷申请辞去凉州牧的官职,让父亲刘焉任凉州牧,而刘范自己担任凉州刺史一职。从此以后,在刘范的统治之下,州牧不再掌握统兵权,只掌握行政权,刺史只掌握监察权,所有的军权都由刘范一人掌握。
对于刘范来说,当州牧还是当刺史,并没有什么差别。只要西凉军还在他手,大局自然稳定。而且刘范知道刘焉身负大才,肯定闲不住,必须要让他担任重要的职位才行。如果刘焉赋闲,刘范白白‘浪’费了资源。
而天州牧刘范则让刘虞担任,刘虞很痛快地接受了。另外,州牧也有自己的属官。刘范任命安定太守赵匙为天州的别驾从事,金城太守董扶为治从事,敦煌太守陈翔为薄曹从事,酒泉太守张俭为兵曹从事,张掖太守姜迥为商曹从事。而天州刺史则让天水太守司马直担任。至于凉州空缺的太守,由各郡的郡丞升任。
刘范又让黄琬担任昆州牧,陇西太守庞羲升任昆州刺史。昆州的属官为:武都太守刘陶升任别驾从事,居延太守阎忠为治从事,西海太守王国为薄曹从事,北地太守孔昱为兵曹从事,汉阳太守傅變为商曹从事。
原本刘范还想让赵匙和董扶升任天州刺史和昆州刺史,他们俩的政绩是凉州十六郡最好的,在原有历史轨迹,也是他们两个人在刘焉死后,治理整个益州。但次应对雒阳之变时,他们俩的表现太差,让刘范对他们的印象分大打折扣。对于刘范来说,在任免官职,没有人是不可替代的。
在原有的历史轨迹,司马直是东汉少有的直臣,因为凑不够买官钱,又不想剥削百姓所以只好自杀;庞羲曾经义无反顾地救下好友刘焉的儿子刘瑁,又冒着砍头的危险,把刘瑁从司隶送到了益州里,忠义可嘉。他们两个人也足够担任刺史一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