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奋斗在五代末 > 第三章 孤臣王朴

第三章 孤臣王朴

    王朴举荐的这个给事中高防,是何许人也?

    其实,高防与王朴身份相似,两人皆是郭荣继位前的幕府旧臣。

    郭荣继位前曾短暂担任过开封府尹,这是默认的太子之位。

    当时,王朴在开封府任推官,另一位幕府臣僚崔颂则担任开封府判官。

    后来崔颂断狱失误,被罢去判官之职。

    接替崔颂之位的,正是时任开封县县令的高防。

    高防也因此打上了郭荣幕府旧臣的烙印。

    不过在郭荣入主皇宫后,高防却并未像王朴那般进入中枢。

    这年头地方主官皆是武将,地方武将两三年就会换一次镇,前任武将离任,而现任武将未至的这个短暂空窗期,会由文官担任的知州暂时填补空缺。

    这个惯例,是先帝郭威在位时形成的。

    郭荣即位后的这三年多里,高防一直在地方担任知州,辗转腾挪了七次,也就是在七个州担任过知州。

    李重进离任宋州节度使后,高防还担任过三个月的宋州知州。

    郭荣将高防这位亲信外放三年,为的正是将他培养为合格的封疆大吏。

    如今周朝将掀起覆灭后蜀的大战,缺少一位在前线征调粮草的转运使,郭荣立刻就想到了此人。

    这令一众文官的期望彻底落空。

    不过文官们不敢将怒气发到郭荣身上,只敢用愤恨的目光射击提议的王朴。

    朝堂上,谁人不知王朴是郭荣的喉舌?

    “陛下,臣推举给事中高防担任西南面水路转运使。”王朴说罢,转头扫视,众文官不敢与他对视,纷纷垂头。

    御座上的郭荣淡然道:“既然诸卿并无意见,那就这么定了。”

    当天晚上,十几位五品以上文官集体造访范府。

    如今之周朝,地方封疆大吏皆是武将,政事堂职能残缺不堪,枢密院权势滔天,文官集团可以说是要啥没啥。

    现在,好不容易出来个转运使的肥差,又被郭荣分给了他的亲信。

    照这样下去,周朝的文官们怕是永无出头之日。

    某位留着山羊胡的中年文官抱怨道:“相公,高防这厮连个进士都不是,怎能让此等匹夫出任封疆大吏?”

    高防本是武将之子,受武将举荐入仕,在底层转悠十几年,终于等到了他的机缘,得以一飞冲天。

    西南面水路转运使执掌潼关以西所有州县的财政大权,还兼考察地方官吏、维持治安、举贤荐能等职权,可谓权势滔天。

    五代文官力量薄弱,并未形成派系,只是松散的同盟。

    这个松散同盟以进士科出身的文官组成,聚集在政事堂周围,最是排外。

    高防这等出身不正的文官,正是这帮进士出身的文官最鄙视的对象。

    而且高防已是正四品的给事中,若是让他在转运使的任上立下功绩,升入政事堂便是指日可待。

    这让一众进士出身、自诩高洁的文官们如何能接受?

    范质坐在椅上,轻轻瞥了山羊胡一眼,心中暗暗轻笑:魏仁浦也非进士出身,现在他是次相......

    显德三年时,郭荣欲将枢密使魏仁浦调为次相,这本是贬黜,却遭到了朝中大部分文官的坚决抵制。

    一介小吏出身的低贱之辈,怎可入政事堂?这岂不是让天下读书人嗤笑?

    可文官们的抵制并无卵用,郭荣一道诏令便让魏仁浦坐上了次相之位。

    见范质不出声,某位身形微胖的官员义愤填膺道:“范相公,王朴这厮未免也太猖狂了,区区枢密院竟敢插手文官任免,此番定要杀杀他的威风!”

    这时,范质的亲信张湜站了出来,他转身对众人道:“诸位,如今文官衰微,枢密院独掌大权,王朴这两年一直想染指政事堂,轻举妄动岂不正中王朴下怀?我等当韬光养晦静待良机,此时发难殊为不妥。”

    有官员高声道:“忍了几十载,还要忍多久?”

    顿时引来众人附和。

    “就是,你能忍我等可不能忍!”

    “忍无可忍无需再忍!”

    “再忍下去,这政事堂怕是要全归于粗鄙武夫了!”

    其实自乱世开启以来,文官的地位就一直很低微。

    不过就像股市砸到了最低点总会反弹一样,自前前朝后晋以来,文官的地位终于开始缓缓提升。

    到本朝,出现了文官能够担任的封疆大吏,也就是知州。

    这就让朝中不少文官产生了幻想:只要大伙抱起团多争取一下,定然能令文官重现盛唐时的辉煌。

    于是乎,就有了显德元年文官魁首冯道阻挠郭荣亲征那一出戏码。

    冯道病死后,低调不张扬的范质得势。

    这些文官大多团结到了范质身边,并指望范质为他们冲锋陷阵。

    范首相从来都是使刀的,又岂会甘为他人手中刀?

    他先是抬手示意张湜退回队伍,接着从椅上起身:“诸位静一静。”

    范首相的面子还是要给的,房中众人很快平静下来。

    环顾众文官,范质脸上浮起微笑:“陛下欲图伐蜀,诸位有何见解?”

    有官员冷笑道:“穷兵黩武,亡国之举。”

    “欲速则不达,陛下太过急切。”这位官员相对温和些,毕竟伐蜀所需的兵力相对较少,对周朝的负担远比伐唐要轻。

    “陛下受王朴蛊惑,不诛此獠,则我大周危矣。”说话的是身形微胖的官员,他显然对王朴恨之入骨。

    王朴性情刚直,又是个暴脾气,每遇争执必张口喷人。

    身为状元郎,古今典籍王朴皆信手拈来。

    论骂架,这朝堂上无人是他对手,

    若如此也就罢了,无非损点名声。

    偏偏王朴这人眼睛里容不得沙子,对贪官污吏深恶痛绝。

    兼任开封知府这三年多,王朴屡次对官商勾结重拳出击,断了不少官员的财路,又检举揭发了大量贪官污吏,致使军巡狱人满为患。 m..coma

    试问天下官员有几人不贪?

    这就导致王朴在官场上四面树敌。

    不止文官们痛恨王朴,就连禁军中的武将也对王朴恨之入骨。

    若是明日王朴死了,朝中九成官员都会弹冠相庆。

    在场皆是亲信,范质脸上笑容愈盛:“诸位不必心急,所谓物极必反,还请静心忍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