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奋斗在五代末 > 第四十八章 战事开启

第四十八章 战事开启

    显德四年二月初,淮水正处枯水期。

    周朝八万精锐禁军从开封出发,兵分两路,延汴河以及涡水南下。

    汴河与涡水皆是淮河支流,辎重粮草通过船只顺流南下可节省大量人力物力。

    除禁军外,另有二十余州的五万州军受到郭荣征召,他们先于禁军出发,一路修桥搭路,分批赶赴淮南。

    由于被禁军吸血,大部分州的州军早已老弱不堪,他们没有上正面战场的资格,主要负责修桥铺路、搬运辎重等体力活。

    郭荣此番举大军南下,随行还带了一支特殊的部队,那便是周朝刚刚组建的水军。

    去年亲征淮南时,郭荣就在南唐的水军上吃过大亏。

    周军跨越淮水作战,粮秣只能通过浮桥运往淮南,由于浮桥无时不受到南唐水军的威胁,周军必须时刻派重兵把守浮桥方能确保粮道的安全。

    可即便有殿前司都点检张永德领重兵坐镇,这浮桥依然屡次被南唐水军截断。

    幸得殿前司士兵拼死奋战,多次击退唐军,周朝才始终维持着岌岌可危的淮河浮桥,让在淮南作战的十余万大军不至于粮道断绝。

    郭荣返回开封后,痛定思痛,命令在淮南俘获的南唐工匠建造战船,又在开封城西门外挖了个名为“金明池”的人工湖训练水军,并从禁军中遴选三千善于游泳且不晕船的士兵,组建了周朝第一支水军部队。

    携八万禁军精锐,五万地方州军,再加上三千新练水军,郭荣此番气势汹汹南下,目标直指南唐在淮水南岸的重镇——濠州。

    自寿州被李重进攻破后,濠州就成了南唐在淮南的最前线。

    濠州州治钟离县位于寿州以东一百五十里,北临淮水,具体地址大约在今日的安徽凤阳县东北部。

    守将郭廷谓乃是唐时名将郭子仪的直系后裔,他出身将门世家,濠州在他经营下修筑了大量防御设施,以逸待劳,静待周军的到来。

    显德四年的二月中旬,郭荣领大军进抵寿州,并下达了将寿州州治北移的命令。

    寿州州治本来在淮河南岸的寿春县,若是郭荣此次亲征失利,则寿春这座坚城有可能再度落入南唐之手。

    为除后患,郭荣先是下令在淮河北岸新修下蔡县城,作为寿州的新州治,并将寿春百姓迁往下蔡,接着再将原本的寿春县城付之一炬。

    排除后患后,郭荣于二月末率军离开寿州,沿淮河东进,直扑濠州州治钟离。

    早在二月初,新任郓州节度使李重进就已率三千州军抵达寿州,李延庆这位衙内指挥使也随军南下。

    郭荣亲领大军入驻寿州后,李重进就地担任淮南道行营都监,也就是周朝在淮南的战时副指挥官。

    至于正任指挥官,也就是淮南道行营都部署的差遣,则由南下的郭荣亲任。

    后世常说宋朝将不知兵、兵不知将,也就是将士兵的日常操练权与士兵的战时指挥权分离,以至于军队战斗力孱弱。

    其实这将不知兵的情况,早在五代就已出现,尤其是周朝,可谓是经常出现。

    就比如此次郭荣亲征淮南,李重进虽然还挂着侍卫亲军都指挥使的头衔,但他早已不再负责侍卫亲军的日常操练。

    整个侍卫亲军的日常操练,都由担任侍卫亲军都虞候的韩通负责。

    可此番郭荣南下,韩通却并未随行,而是留守开封。

    南下的五万侍卫亲军全部交由李重进指挥。

    李重进的情况并非个例。

    去年上半年,周军围攻寿州,寿春城四座城门被侍卫亲军团团包围,其中只有南门与西门的战事由侍卫亲军司的武将指挥。

    余下两座城门的主将都不是侍卫亲军司的武将,而是由朝廷委派的环卫官担任。

    环卫官,又称武散官,空领俸禄而非实权,用于安置闲散武将,兼有储备将才的作用。

    环卫官常日里并没有正式差遣,只是在开封随时待命,等待皇帝的委派。

    在战时,皇帝会委派环卫官出任地方的临时长官,或者担任禁军的临时指挥官。

    当初李延庆担任滁州推官时,临时出任滁州知州的马崇祚就是一名环卫官。

    朝廷实行将不知兵、兵不知将的策略,正是为了限制禁军武将的权力。

    长期训练士兵的武将必然深受士兵的爱戴,而在战时,他们却无权指挥士兵,这会大大降低禁军作乱的可能性,代价就是禁军的战斗力会不可避免地受到削弱。。

    在历史上,这一制度发源于五代乱世,本意是为了避免日益强大的禁军犯上作乱,在后来的宋朝得以成为惯例。

    说回战局,在郭荣的指挥下,周朝十三万大军从寿州开拔,沿淮河水陆并进,于三月初二攻入濠州地界。

    南唐最为强大的禁军早在去年就被李重进击溃于紫金山上,南唐在淮南的其他地方部队惧怕周军势大,皆不敢支援濠州,整个濠州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

    濠州守将郭廷谓自知周军势大难敌,但他妻儿老小都在江宁为人质,他只能做殊死一搏。 m..coma

    为抵抗周军,郭廷谓在濠州城外大修工事。

    濠州城北靠近淮水,城外是一大片滩涂地。

    郭廷谓将滩涂改建为水军营寨,与濠州城互为犄角,又在淮水底部插满高大的木桩,用于阻碍周军的水师。

    在濠州城其余三个方向,郭廷谓则另修了一道羊马墙。

    这羊马墙高五尺,厚六尺(一尺约三十厘米),整体以夯土浇筑而成,墙外挖有八尺深沟,沟内外铺着密密麻麻的铁蒺藜,羊马墙后则驻有弓弩手,能对攻城的敌军造成极大杀伤。

    除了水军营寨和羊马墙这第一道防线外,郭廷谓还在濠州四座城门外修有方形瓮城。

    所谓瓮城,就是在原本的城门外加筑的小城,能配合原本的城墙对攻城敌军带来两面杀伤,可以极大地提高城池的防守能力。

    郭廷谓麾下仅有万余地方部队,他不敢与郭荣亲自率领的禁军精锐硬碰硬,因此放弃了州治以外的全部领地,将所有兵力全部集中于濠州城内。

    郭廷谓希望能靠着这两道坚固防线阻碍周军进攻,复刻当初刘仁赡防守周军的精彩表现。

    只需耗上半年,周军自会因为粮草不济自行撤退。

    《奋斗在五代末》无错章节将持续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