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狂沙文学网】输入:
“方才扬州发来密信,声称境内天长县发生民变。”
赵匡胤在滁州官员会议上抛出这条重磅消息后,在场四人,只有一人面露讶异。
知州马崇祚见惯了大风大浪,而且很清楚这时候军队的秉,对扬州发生民变不感到一丝一毫的意外。
而李延庆早在两前就已知晓扬州民变的内幕,因而也不感意外。
唯有判官高锡面露讶异,接连问道:“民变?扬州目前局势如何?乱民是否已剿灭一空?”
高锡虽说从官也有七八年了,但一直在安定的内地为官,还没怎么经历过这种阵仗,担心民变波及滁州,那样不光政绩成为泡影,自的安危也会出大问题。
“局势倒也不算太坏。”赵匡胤环顾座下三位同僚:“韩令坤自称已基本剿灭乱民,只是有一小伙乱民向东逃窜,逃进了来安县北部的深山,他希望咱们滁州能帮忙剿灭乱民,诸位以为如何?”
马崇祚为知州,首先表态:“张帅正领重兵驻守盱眙县南边,离乱民藏处不远,而我滁州兵少,我等不妨请张帅出兵剿灭乱民。”
张永德几前奉郭荣之命,领一万控鹤军南下救援扬州。
两前刚进入滁州地界,他就从探子处得知北面泗州城的南唐守军有意南下攻打扬州。
因此张永德没进滁州城,而是直接领军北上,堵在了泗州州治盱眙县南面,还顺带要走了赵匡胤两千骑兵。
滁州地形狭长,下辖三县南北排列,来安县位于州境最北。
来安县北面是连绵的群山,山脉的北端出口正是泗州盱眙县。
单论距离,确实是张永德部离乱民藏的山区比较近。
“马知州此法甚妥。”赵匡胤微微颔首,看向下首的判官与推官:“两位以为如何?”
赵匡胤现在手头就三千铁骑军,抛开驻守清流关的五百人,能调用的兵马满打满算也就两千五百人,这会南唐军北上的消息甚嚣尘上,滁州离江宁府就一百多里地,他实在是不敢轻举妄动。
“下官并无异议。”李延庆从善如流,他甚至怀疑,这股所谓的乱民,是韩令坤无力剿灭,刻意驱赶至滁州境内来的。
毕竟按照最近收到的密报,吴越国在常州城下吃了大败仗,目前已经全军退回吴越国境内,而从常州往北渡过长江,就是韩令坤防区内的泰州。
韩令坤目前应该正恼心于虎视眈眈的常州南唐军,以及江宁城内近十万南唐军,绝不敢轻易出动手头部队去剿灭乱民。
“下官也无异议。”高锡则有些犹犹豫豫,他很希望赵太尉能够立刻出兵剿灭乱民,但看与会三人都认可马知州的提议,自是不敢当场提出异议。
“很好。”赵匡胤站起:“某一会便派人给张帅送信,诸位各回各衙吧。”
李延庆返回推官衙门,今无案可审,他径直走进常办公的右耳房,打算批阅整理昨三座县衙送来的供状。
按照此时惯例,民间案件需要先在所辖县衙进行裁断,苦主或者人犯若对县衙的判决有争议,便由所在州的推官进行复审,若再有争议,那就得上报给朝廷,由朝廷委派隔壁州的推官来审讯。
若到此地步都还不能解决案件,那就只能去开封城敲登闻鼓了。
目前滁州下辖三县的县令皆已就任,需要李延庆审讯的案件也渐减少。
作为滁州推官,复核下辖三县审讯的案件,是李延庆最重要,也是最常的职责。
李延庆刚翻了两页卷宗,股还没坐,就有人敲响了耳房的房门。
“谁啊?”李延庆端起一旁的瓷杯,喝了口温茶,突然感觉自己就像个在单位里混子的中年大叔,滁州四面大战一触即发,但自己却还能优哉游哉地坐在州衙里喝茶,简直岁月静好。
“是下官,戴景。”
李延庆慢悠悠地放下瓷杯:“戴孔目,进来吧。”
戴景轻轻推开门,步入屋内,揣着笑脸:“下官听闻有乱民扰我滁州地界,不知目前局势如何?”
李延庆瞥了他一眼,继续翻阅卷宗:“一小股乱民罢了,只敢畏缩于山林,不足为惧。”
“原来如此,是下官多虑了。”戴景低着头:“最近滁州城里风传寿州城仍归伪唐,甚至有百姓到我推官衙门来询问,下官也不知该如何回答,还请推官明示。”
该怎么回答?我哪知道...李延庆只觉一阵头疼。
纸终究包不住火,偌大一座寿州城就摆在淝水边上,周军又没有足够的兵力将寿州城左近十里全围起来,这寿州城还在南唐手中的流言昨终于是传到了滁州。
州衙里的官员们当然早有听闻,但却闭口不提此事。
方才的官员会议上,四位滁州主官就很有默契地无视了这条流言。
李延庆很清楚,戴景所谓的“有百姓来衙门问询”就是个借口。
戴景代表的是戴家,是滁州本地的豪强,他们当然急于弄明白寿州城真正的归属,所以戴景才有此问。
李延庆估么着,这戴家不光是派了戴景来打探,八成还派了人马北上寿州实地勘察,即便自己此刻敷衍过去,最迟到后天,戴家也能知道寿州城未破的真相。
但自己除了敷衍了事,还有别的选项吗?朝廷黑字白纸的捷报就躺在州衙里,在朝廷未下诏澄清之前,自己如何能否认这份捷报?
李延庆很笃定,只要自己敢说那捷报有误,赵匡胤就要领着兵马来推官衙门“查水表”了。
“你为孔目官,这等风言风语也敢当真?”李延庆抬头盯着戴景,语气略显严厉:“朝廷捷报就摆在州衙里,怎会有假?你现在就对外张贴公告,若再有人胆敢来推官衙门胡言乱语,一律以诽谤朝廷论处!”
戴景忙不迭地回道:“推官教训得是,下官知错,下官这就去写公告。”
等到戴景匆忙离去,李延庆忍不住微微叹息:这场闹剧,究竟何时才是个头?父亲这一招棋虽然将郭荣调离了寿州,挽救了攻城部队的士气和大量民夫的命,但对朝廷威望的恶劣影响绝对会十分深远,甚至还会危及朝廷对新收服淮南七州的统治......
不,倒不如说,朝廷对这七州的统治早已岌岌可危,吴越国吃了败仗,南唐军就能腾出手来北上支援,而周朝在七州的驻军大多如扬州守军一般胡作非为,扬州的民变定然只是开始,估计要不了多久,乱民就会遍地开花,到时候,南唐军大举北上......
画面太“美”,李延庆有点不敢再继续想下去了。
担忧归担忧,手头的活却不能停,李延庆重振精神,再度开始审阅卷宗。
到了下午申时末,李延庆准时放衙回家,目前州衙的公务少了,他可以腾出更多时间来思考淮南乌衣台的重构。
江宁府、扬州、滁州三地共三十七名乌衣卫的名册,已于昨悉数归拢完毕。
李延庆吃完饭,略微沐浴一番,便坐到书桌后,翻阅名册。
将整份名册仔细看完,李延庆陷入了沉思:
就目前的况而言,江宁府的报最难获取也最难传出,此地需配备最精锐的乌衣卫。
扬州虽然还在周朝手中,但可以预见即将民乱四起,加之南唐军即将北上进攻扬州,此地也需要配备高水平的乌衣卫。
而滁州目前由周朝牢牢把控,内部也相当稳定,又是自己亲自坐镇,此地的乌衣卫基本上只需要跑腿送信......
李延庆打开抽屉抽出白纸,先将三地办事处队长的名字写上,再将剩余三十四位乌衣卫的名字分别添加到三名队长之下。
花了约莫半个时辰,李延庆初步分配好了人员。
但现在又有一个大问题摆在了李延庆的面前:长江被南唐严密封锁,该如何完成对江宁府办事处的人员调配?
总不能让全员都游泳过江吧,这不现实,不是人人都像方志和那般生猛,可以横渡长江......
那么,方法只有一个,那便是收买一小撮封锁长江的南唐士兵,用他们的船载人过江,或者让他们放任乌衣台的船过江。
但这样风险实在太大,稍有不慎,乌衣台就会损失惨重...李延庆很快就否决了这个法子。
正当李延庆苦思冥想之际,邓二带着最新报来了:
“郎君,扬州传来消息,南唐常州守将陆孟俊领万余唐军渡江北上,目前已临近泰州城。”
南唐的行动好快,刚击退吴越国的进犯,立刻就组织军队北上,再联想到泗州守军的异动,恐怕南唐是要对扬州发起一场大规模的会战了...李延庆面色略显严峻:“让扬州办事处继续关注泰州战事,还要通知瓜步镇的两名弟兄,密切监视长江,一有唐军渡江立刻向我禀报。”
瓜步镇在滁州东面九十里,临着长江,李延庆特意从滁州办事处抽调了两名乌衣卫驻扎在此地,负责监视江面动静。
若有大股南唐军队从瓜步镇渡江北上,李延庆就该想着如何跑路了。
“瓜步镇那边郎君尽管放心,两名弟兄皆是能干机敏之人。”邓二挠了挠头:“但关注泰州,属下以为,恐怕没这个必要了。”
李延庆当即问道:“为何?”
“扬州守将韩令坤,一听闻南唐军北上,就立刻下令泰州守军撤回扬州城,他并不打算坚守泰州城。”邓二语气中透着不屑,他也从过军,瞧不起韩令坤这种胆小如鼠的懦弱行为。
在邓二看来,那陆孟俊麾下就万人出头,还并非南唐军精锐,韩令坤手中近三万精锐军骑兵,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将来犯敌军全歼吗?
李延庆却不这么认为。
陆孟俊部队虽然不多,但谁知道他背后跟着多少南唐援军?要是这一万人就是个幌子,是使韩令坤主力出扬州城的饵呢?
泰州就一座蕞尔小城,城墙低矮,护城河也极浅,当初韩令坤攻打泰州城时,南唐军直接就弃城南逃常州。
如果韩令坤的主力部队都进了泰州城,到时候南唐数万军将泰州城一围,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而且观韩令坤部众在扬州的为所为,泰州百姓恐怕也遭到了周朝军队的蹂躏。
届时南唐军来攻城,周军势必得不到城内百姓的支持,内忧外患之下,守城极难,还不如直接放弃泰州,集中兵力坚守扬州城。
扬州城乃是千古名城,城墙坚硬高大不说,各项城防建设必然也是到位的。
韩令坤这次能够果断放弃泰州,主动退守扬州,在李延庆看来,倒不失为好选择,也能看出韩令坤确实具有独当一面的领军实力。
李延庆伸出右手食指,轻敲桌面:“韩令坤做何选择不是我们该心的,你继续专心收集报即可。”
邓二收起绪,低声道:“郎君教训得是。”
李延庆点了点头:“还有,目前滁州办事处的十名乌衣卫,我打算派三人去扬州办事处,在淮南战事平定之前,这三位弟兄将会一直归扬州办事处。”
虽说往江宁府派人有些难度,但去扬州的路途目前还算安全,李延庆决定先加强扬州办事处的实力。
说着,李延庆从桌上拿起一张纸片,放到邓二的面前:“名单在此,你明就将人派到扬州去。”
邓二向前一步,拿起纸片,扫了一眼,回道:“属下明白。”
见邓二精神有些疲倦,李延庆语气归于柔缓:“嗯,如果没有别的事,就回去休息吧。”
邓二以及其下的滁州办事处目前虽然只负责接收和传递报,但也不是个轻松活,毕竟人手有限,办事处里往往只有邓二和一两名乌衣卫,时常劳到半夜。
“是,属下这就回去。”邓二拱手行了一礼,离开了房间。
李延庆虽然也感疲倦,但他还不能休息。
磨墨提笔,李延庆将今收到的报仔细誊抄在纸上,塞进信封,叫来亲卫,命他立刻将信送往寿州大营。
支持把本站分享那些需要的小伙伴!找不到书请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