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唐赟 > 第四百三十七章 杀无赦!

第四百三十七章 杀无赦!

    “有功当赏,有罪必惩,此乃立法之基也!”

    犀利的言辞,就像是锤子敲打着每个人的心房,唐临、崔仁师两人起初还有些不情愿,听闻李宽的一番言辞,他们反倒是心甘情愿站在李宽这边,李勣接替侯君集成为兵部尚书,不能表明立场,唯有保持沉默,这个时候也不得不动摇了,他与李道宗两人都是率军打过仗的将军,深知军法严明的重要性。

    若是军纪乱了,那么再强大的军队也会溃散,遇到再弱的敌人也将会不战而败。侯君集自以为灭了高昌国,肆意妄为,就算知道了又何妨,他绝对不会有事。偏偏遇到了李宽这个硬茬,也触及到李世民的底线,这事就已经注定他的结局。

    岑文本深知李世民想做个仁君,以此入手自然而然饶恕侯君集等人所犯之罪,却忽略了侯君集此人的秉性并非安分守己之人,就算宽恕一次,他还会继续再犯,也不见得会惦记皇上的恩赐。

    李世民回想自己回京的当天晚上,本想去探望侯君集,却不想身在牢狱中的他居然心生抱怨,这让李世民转身便走。又再次想起,那日下暗道所见之物,摆在面前的木箱之物,有部分是高昌国宝库之物,有些则不是,至于兵器并未抬进来,全都放在武库署中存放。

    若是知道侯君集私藏军械,岑文本就算是想保他也不敢开这个口,正因为不知情才会如此劝谏。顿时,李世民心中涌出一股怒意,眼中流露出一丝杀意,杀伐果断本就是他的性子,要不然如何夺得天下。

    “侯君集等人灭高昌国有功,陛下已经给予封赏;侯君集身为一军之帅,本应军法严明,可他带头犯罪,以致于部将无法约束而犯下大罪。”李宽掷地有声地说,“若他行的端做得正,部将敢如此恣意妄为?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军有军纪,若触犯国法军纪而不严惩,那国法军纪有何用?”

    “纵使侯君集等部将在各府军中担任要职,然我大唐军中当真无人能代之?大唐百姓千千万,投身于军中十之一二,守护我大唐后方以保大唐国内和平,立下战功方能光宗耀祖。纵然战功赫赫,也不是犯罪的护身符,那些效仿侯君集的部将不就是鲜明的例子?”

    “若再有战事发生,是否还会有更多的将士如此行径不得而知。那些效仿侯君集所作所为之将士,不论官阶多高均要一视同仁,必须严惩方能稳住军心,让其明白我大唐军要想光宗耀祖唯有立功而非盗抢。”

    “立下战功则赏,触犯国法必惩,身为大唐军人则应加倍处罚,不论以前立下的战功多大,今日触碰国法必不能重用。臣以为将功折罪,免其死罪,削其军籍,贬为庶民,或判流放之刑由陛下定夺。”

    李宽针对的是侯君集,至于那些人死活与他无关,不过还是给了李世民一个下台阶的地方。毕竟人数多至数百至上千人,要是真的全部杀了,的确是有些担心军心不稳,所以李宽口下留情,让他们将功折罪,免其死罪,这已经是格外开恩。

    “那陈国公该如何处置?”李世民没有答应也没有否认,反倒是追问该如何处理侯君集。

    “杀无赦!”李宽语出惊人,震得众人心里一惊,纷纷抬头看向李宽,就连李世民也没想到李宽居然会说这样的话,眉头一皱:“侯君集乃是开国功臣,立下赫赫战功,难道不适用于将功折罪?”

    李世民话中意思是想留侯君集一命,李宽斩钉截铁的回答:“陈国公侯君集是开国功臣不假,也的确立下赫赫战功。既然是开国功臣,可他不顾大唐江山社稷之安危,更是未曾请示朝廷,此乃欺君罔上之大罪;其次,侯君集乃是此次事件的罪魁祸首,不杀不足以平军心,不杀不足以让那些无辜百姓消除怨恨;再次,身为朝中要臣理应大唐江山来之不易,乃是无数将领南征北战用性命与鲜血换来的,若无我朝陛下的治理,焉能有如此盛唐之景,可他居功自傲恣意妄为,忘记了前朝的教训,身为兵部尚书,不顾陛下,罪上加罪;身为行军总管,未能约束部下,违背军纪,此乃罪加一等;私吞高昌国库之物,更行盗匪之行为,再加一罪,故而臣以为侯君集所犯之罪无法赦免,当处于斩首之刑,而其家眷等并不知情故而免于连坐之罪。”

    原本的计划是让侯君集判个流放之刑,可是李宽越说越气愤之下,心中的怒火难以熄灭,尤其是回想起晋阳军老部将相处时的见闻,他的心中满是杀意,心中更加确定侯君集必须死。

    李世民迟疑了,沉默不语地低头沉思,他之前与李宽单独说过,也明白李宽的想法。当着众人的面再次发表意见的时候,李世民还是被李宽给惊到了,尤其是那铿锵有力地声音,没有任何的犹豫。

    “臣赞同殿下所言!”唐临身为刑部尚书,执掌刑部判罚,他的话相当于大唐律法,之前答应过李宽选择站在他这边,就算结果有些变化,可他还是遵守约定:“陈国公侯君集确实触犯大唐律令,至于所犯何罪,殿下已经说了,臣就不再重复。若是触犯国法之人,不依法惩治,则国法何在?”

    崔仁师同样点头赞同:“臣附议!”

    接着,李道宗也站了出来,郑重其事地说:“陛下,臣也赞同殿下所言。如今高昌已经是我大唐疆土,西域百姓亦是我大唐百姓,侯君集所犯之罪犹如贪官污吏,此乃毁我大唐之根基!”

    李勣与侯君集同朝为官多年,两人也比肩作战多年,身为新任的兵部尚书,李勣也站了出来,同样赞同李宽的建议,又继续说道:“军纪不严,上令则下不行,贻误战机频发,如何能战胜敌人?当初侯君集是行军总管,然薛万彻也同出征,可他的部将却不曾参与,唯有侯君集部将跟随其后,违背军纪不遵军令,还请陛下圣裁。”

    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等人沉默不语,可他们的眼神同样告诉李世民“侯君集该死”,叹了一口气,李世民有些无奈的说:“准卿所奏,判其斩首之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