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晋皇族 > 第五十二章 庆则外放(感谢Leo的打赏)

第五十二章 庆则外放(感谢Leo的打赏)

    裴矩看着昭王一脸的恳切,心中不由得古怪,他笃定昭王对自己离开朝堂乐见其成。

    “非臣欲弃王上,只是臣的身子,实在难堪政务之重。国之大事,稍有疏漏,便可导致不可挽回的境地,此番清查,老臣罪责难逃。”

    殿内暂时安静下来,姜承枭头脑风暴迅速展开。

    他在想,裴矩此次请辞,到底是故意做出来的姿态试探自己,还是说真的因为身体的关系想要请辞。

    很快,他就否定了裴矩因为身体的关系请辞的理由,因为裴矩身子好得很,能吃能睡,能跑能跳,不可能因为身体健康的关系要请辞。

    那就是试探了。

    “裴公,可是孤做的有什么不对?”姜承枭神情徒然变得哀伤起来,“孤若有不对之处,裴公大可指出来,孤定愿意改之,裴公为何要弃孤而去?”

    面对姜承枭一脸的哀伤,裴矩苦笑道:“王上言重了,老臣并非是因为这个。”

    “那爱卿何故?”

    裴矩整理措辞,缓缓解释道:“自王上起兵复晋以来,老臣一路相随,以王上之才干,比古之圣王也不遑多让,老臣年岁愈长,在政务方面,精力难免有所不济。唯恐有朝一日懈怠朝政,招致祸端。我朝已渐渐兴盛......”

    说了很多,核心的意思就两点,一是他身体不行了,二是朝中人才济济,不需要他了。

    有那么一刹那,姜承枭都以为裴矩说的是真的,不过联想他自己的演技,姜承枭还是看破了裴矩的打算。

    试探的可能性更大一点,毕竟不久前出了那样的事情,他一下子罢免了两位尚书,还都是举足轻重的老臣,裴矩难免会感到害怕。

    或许,这也是他的以退为进呢。

    听完裴矩的解释,姜承枭先是一声长叹,旋即面露追思,“想当年,裴公对青雀所视甚重,一路走来,裴氏给予青雀莫大帮助,如今朝中趋于稳定,裴公这个时候却要离开朝堂,这不是要天下人骂孤薄情寡恩么。此事作罢,裴公休要再提。”

    不管裴矩什么打算,眼下姜承枭还是要留着裴矩。

    纵然北晋现在已是天下第一大势力,可是他还是要稳,必须要稳定。

    郑善愿和王鸿都被暂时罢免,这个时候裴矩若是去职,朝中必将引起动荡。

    再者,这次清查严打,并州系损失惨重,要是继王鸿之后,裴矩再被赶出朝堂,其后果恐怕就是一大批并州系官吏心生不安。

    天下未定,以稳为主。

    姜承枭坚定的拒绝,让裴矩愕然的同时,心中又有些许感动。昭王到底还是念着一丝旧情的。

    可问题是,昭王念旧情,但是并州系现在太惹人瞩目,这次的严打只是一个开端罢了。下次若是再发生类似的事情,昭王不动手,关中系、中原系、河北系甚至江南系也不会放过机会。

    “王上,老臣...”

    姜承枭直接打断,“裴公莫要再提了,孤相信裴公乃是忠直之臣。若是裴公因为此番清查一事,心有不安,孤可以告诉裴公,孤只是就事论事,谁犯了错,谁就要受到惩罚,与裴公没有任何关系。”

    这其实是一句废话,谁犯了错不要受到惩罚。但是在裴矩听来意义就不同了,昭王这算是给清查的事情下了定论。

    最终,姜承枭也没有同意裴矩辞去尚书之职。留着裴矩,是为了安抚并州系官吏的心。

    说到底,相比较王鸿,他宁愿留着裴矩在朝中充当并州系的领头羊。

    这次的清查,王鸿的吏部最让他恼火。

    裴矩心事重重的来,高兴的去了。经此一事,他知道昭王心中并没有铁了心要对他们动手,若非此次事情太过严重......

    一念至此,裴矩自我反省,以后一定要严加约束官吏。

    他想走是真的,但是他想留下来也是真的。

    没人能拒绝权位,尤其是一个在朝中掌权几十年的老人。

    裴矩走后,姜承枭冷哼一声,“老贼!”

    这次的交锋,他其实赚了很多,并州系下面的官吏几乎被查空,吏部、礼部、户部他提拔了不少自己人。

    在他自己的人成长之前,他还需要老臣为他站岗,稳定人心。

    温大雅和虞世南的提拔,不仅惊到了裴矩,同样也惊到了王鸿。他的处境要比裴矩更危险一点,因为虞世南现在可是吏部左侍郎,而他因为案子已经被撸掉了尚书的职位,目前只是暂代尚书之职。

    可以说,临门一脚,虞世南就会取代他成为吏部尚书。

    经历了严打之后,他在吏部中的人手大为缩水,已经不可能在帮助他稳定目前的局势。

    加之现在各系势力互相交错,他一时间有些担心自己保不住尚书的职位。

    与王鸿有着一样心情的还有郑善愿,户部这次的损失不比吏部少,中原系官吏本就少,经过严打之后,他在户部已经失去了掌控力。不提温大雅,单是昭王提拔的其他官吏,短时间内他也难以控制。

    在这般惴惴不安的等待中,郑善愿到底还是按捺不住,准备入宫面见王太后,探探风声。

    只可惜,姜承枭进入昭王宫后,所有的规矩都树立起来,郑善愿一时间也见不到王太后。

    草长莺飞,二月悄然而至。

    天阁、武渊殿。

    武渊殿即是军政殿,不过在年初的时候改了名字,紫微堂也顺便改成了紫微殿。

    听名字就能明白,紫微殿议政,武渊殿论兵,互不干涉。

    姜承枭负手立于关中堪舆图前,他的目光顺着上面插着的小旗子一路南下,最后落在了汉中,旋即垂了垂眼眸,收回了目光。

    不多时,虞庆则走到他身后。

    “王上。”

    “来了啊。”姜承枭转身一笑,看着虞庆则,“咱们好久没聊聊了。”

    说着,拉着虞庆则走到一边跪坐。

    “宁清、如炘、如明,甚至是郑如意都已外放为官,你可有怨我没有对你安排?”姜承枭给他倒了一杯茶,笑着问。

    “不敢,能追随王上左右,臣已心满意足。”顿了顿,他开玩笑道:“前些时候郑如炘还写信告诉我,辽东苦寒,远没有太原舒适。”

    “哈哈,你被那小子骗了,当年在辽东他可是敢赤着身子下水的。”姜承枭哈哈一笑。

    回忆过往,虞庆则也不禁莞尔。

    当年在辽东的日子,他们同心协力,硬是将那个苦寒荒芜的地方治理的越来越好。

    姜承枭抿了一口茶水,似是回忆道:“其实孤也想念他们,只是现在还不是时候让他们回来,孤期望将来咱们能够同心协力的收拾旧山河,还生民以安乐。”

    “王上,臣等誓死效忠,绝不辜负王上!”虞庆则话语铿锵有力,眸光也甚为坚定。

    对此,姜承枭是相信的。

    “好了,不说这些了,以后见面,大家再好好聊聊。”姜承枭整了整脸色,严肃道:“庆则,此番孤打算派遣你去治理关中,任京兆郡郡守,你可有信心替孤稳定关中,恢复民生?”

    关中虽然已经稳定,但是遗留的问题还是比较复杂,一般人还真是没办法处理好那些关中贵族。换句话说,让别人去姜承枭也不放心。虞庆则是自己人,让他去是最佳的选择。

    虽然李药师率军镇守关中,但他不能既掌兵,又管政。

    闻言,虞庆则心中大喜。

    虽然之前他就已经有了心里准备,但是听到外放的郡乃是京兆郡,这让他如何能不大喜?

    郑如炘外放辽东,那里是王上的龙兴之地,不知道多少人羡慕。裴宁清在楼烦郡靠近太原,同样位置重要。

    杜如明更不用说了,任河东郡郡守,那也是一方大郡,稍有能力都能做出一番政绩。

    现在轮到他外放京兆郡...那可是故都所在地,兴旺无比,只要不出大错,他有信心治理好,并且一举超过他的朋友们!

    “王上放心,臣必定全力以赴,为王上稳定关中!”虞庆则拱手道。

    “好,此番你去了关中,除了要稳定那边。顺便,给孤带一封信交给李药师将军。”

    说着,姜承枭从案几上取出一封信件,交给了虞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