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乱世栋梁 > 第一百八十九章 鱼加羊

第一百八十九章 鱼加羊

    上午,散朝归来的李笠,和前来禀报事务的尚书左仆射祖珽,就一件事交谈起来:开封周围,食用牲畜和家禽,该养什么为主?

    这个问题看起来不是问题,但关系不小:食用牲畜,基本上以羊为主,这就需要大量草场,那就会影响马的饲养。

    李笠不能接受养羊不养马的情况出现,因为马属于战略资源,其在国防上的意义十分重大。

    虽然,现在的楚国拥有了草原,有了产马地,但是,李笠认为,中原腹地,必须要有一定面积的牧马场,以防万一。

    而且,他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中原养马体系,不能因为太平了就荒废了。

    “陛下,对于百姓来说,养羊的收益明显高于养马,因为羊可以卖出好价钱。”

    祖珽陈述着调查而来的数据,“以开封为例,因为城中对羊肉的需求量与日俱增,所以养羊来卖能赚不少钱。”

    “养马不同,首先,对于寻常百姓而言,马娇贵,不好养,养大之后,若不是好马,卖不出太好的价钱。”

    “牵着一匹素质寻常的马,到骡马市售卖,或许等个几日都卖不出去。”

    “还不如养羊,羊毛可以卖钱,羊肉也可以卖钱,不愁销路,脱手容易。”

    “所以,随着开封城对羊肉的需求越来越大,周边地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养羊,四处放羊吃草,对草地的需求越来越大。”

    “也有外地百姓,等羊长得差不多,便赶着羊出门,长途跋涉来开封,这一路吃草吃过来,到了开封,刚好长够分量,可以出手。”

    祖珽所说数据,李笠已经知道了,也意识到事情的严峻性:

    经济利益驱动下,民间养羊的热情高于养马,那么,羊、马争草地的矛盾,会渐渐尖锐。

    对养马场的草地侵占,会成为趋势。

    许多人认为,既然朝廷有了产马地,不再缺马,中原腹地就没必要给马留出那么多草场,同样的草地,不如拿来养羊。

    毕竟,寻常小家小户,很难养得出在赛马会上跑出好成绩的骏马。

    虽然以朝廷目前的执行力,下“禁羊令”并予以执行也不是不行,但和经济利益相违背的政令,是执行不了多少年的。

    祖珽认为,如果朝廷要以确保中原有产马地为重,就得早日下决心,对民间养羊的情况进行遏制。

    如果做不到,那么,羊把马的草给抢了的情况,必然会渐渐成为普遍存在的现实。

    到时候再后悔,想采取什么措施,会变得很难。

    “羊的饲养,有放养、圈养,圈养不行么?”李笠问,这个问题他真是没仔细研究过,因为满脑子想的是养马。

    祖珽回答:“臣仔细打听过,羊若圈养,容易生病,或者体质差,导致肉质差。”

    李笠会养鱼,触类旁通,能理解为何圈养的羊容易出问题:“也就是说,大量的羊挤在一起,排泄物清理不便,羊圈环境差,羊的密度又大,容易致病?”

    “对,陛下果然....果然体察民情。”祖珽差点说错话,因为赞扬皇帝会养羊,其实很不妥当。

    随后补充:“而且,公羊聚在一起,容易争斗,导致两败俱伤,惊扰羊群。”

    李笠觉得有些头疼:“就没有办法改进圈养技术么?”

    这问题按说不该问宰辅,堂堂天子和宰辅讨论如何养羊,这传出去,可是“有碍观瞻”。

    但祖珽却是有备而来,不在乎旁边有官员记录对话,慷慨陈词:“当然有,已经有一些人,设法圈养绵羊,以有限的占地面积,尽可能多养羊。”

    “他们摸索出了不少好的办法,确保羊圈清洁,降低羊群发病的几率,确保养出来的羊,肉质尚可,不至于被人嫌弃。”

    说到这里,他上呈另一份报告。

    李笠看了一下,对这意外之喜很满意,祖珽办事总是滴水不漏,甚至会主动举一反三,亦或是主动急皇帝之所急。

    譬如这件事,祖珽是主动提起,并做了相关调查,还把先进的养殖技术初步摸了个底,让皇帝一目了然。

    原因,当然是因为祖珽知道皇帝重视养马,那么有可能危急养马事业的事情,作为臣子的祖珽,自然就要“急皇帝之所急”。

    不仅提出了担心,还拟定了一个应对方案:

    推广圈养羊,即用占地相对较少的大规模养羊场,向开封提供充足的羊肉供应,避免和马争夺草场。

    然后以规模经营的优势,压低羊的价格,手段包括与开封城中羊肉消耗大户签订供货协议,使得个体散户养羊的收益大幅下降。

    如此一来,就能通过“市场手段”,压制民间散养羊的规模。

    但这样做的一个前提,是必须扩大牧草种植业,确保养羊场有充足的草料来养羊。

    这样做也有个好处,就是当牧草的供应充沛后,马的饲养成本也会下降。

    而苜蓿等牧草的种植可以选择在耕地轮休时进行,因为种了苜蓿后,不仅不会消耗地力,还会恢复肥力。

    而种植苜蓿的百姓,因为有养马场、养羊场收购草料,也能获取一些收入,并不会白忙活。

    所以,祖珽提出的方案,实施性很强,效果也是不错的。

    只要朝廷下定决心,给那些养羊场以适当的“优惠政策”,就能尽快让养殖规模达到足够大的量。

    对于民间而言,养羊的风险,明显大于种牧草,只要羊价低到一定程度,种牧草的综合收益,就会高过养羊。

    这就是诱之以利。

    李笠看着内容详实的报告,觉得很不错。

    这样能干活、能体察上意、挑大梁的“高管”,哪怕是在现代,大老板们谁不喜欢用?

    “说到养羊,朕想起养鱼,毕竟鱼加羊就是‘鲜’字。”

    李笠放下报告,看着祖珽,“鱼肉,可比羊肉便宜,寻常百姓,消费不起羊肉,但吃鱼的门槛,没那么高。”

    “养鱼不需要占草地,养鲩鱼的成本,即草料成本,也比养羊低。”

    祖珽一边听,脑子一边飞快的转,要琢磨出皇帝说这话的真实意图。

    莫非是以养鱼来替代养羊?

    这只能说是各有优缺点,鱼离不开水,无论是养的时候,还是拿到集市上卖。

    “但是,养殖业的风险,终究是存在的。”李笠话锋一转。

    “家财万贯,带毛不算,数十只羊,折钱的话看起来可不少,然而一场瘟疫,就能让一群羊死光,养羊人亏了大半。”

    “同理,一次变故,大片鱼塘变白,也是常有的事。”

    “养殖业的特点就是这样,无论是牲畜,还是鸡鸭鱼鹅,在饲养周期内都有风险。”

    “而且,这些活物的运输和售卖,也存在风险,因为活物只要一日没卖出去,就得养着,不然死了,就卖不出价钱,这和物品不一样。”

    “那么,要绕过这种风险,有一种办法,就是进行食物加工,将鲜肉加工成肉制品,譬如,把鱼制作成鱼鲊。”

    “如此一来,长途运输就不成问题。”

    “或者,鱼也可以用盐腌制,做成鲍鱼,沿海地区发展捕捞业,大规模制作鲍鱼,只要价格够低,品质有保证,可以是多赢的局面。”

    鲍鱼,在这个时代指代咸鱼,而后世所称鲍鱼,在这个时代称为鳆鱼。

    祖珽听李笠这么一说,很快想到了:肉制品加工,以此满足寻常百姓的需求。

    无论什么肉,均可制鲊,鱼有鱼鲊,羊也可做成羊鲊。

    当然,羊肉贵,鱼肉相比之下,便宜很多,即便制成鱼鲊,价格也相对“亲民”。

    那么,在沿海地区发展鲍鱼加工业,在长江、淮水沿岸地区发展鱼肉制品加工业,在河北地区发展羊肉制品加工业。

    让“东鱼西运”、“南鱼北运”、“北羊南运”成为现实...

    南北货物的大规模交流,新开通的河淮运渎——通济渠,不就能发挥更多的作用了?

    运送南方物资抵达开封的船队,清空货舱之后,可以装上北来的货物,譬如羊肉制品,满载南下,来回倒腾,收入可是大涨的。

    “陛下的意思,臣明白了!”祖珽回答看,不过又补充一句:“可若是如此,开封必然愈发繁荣,毕竟是漕运中转之地,那将来...”

    “洛阳的人气,会不会被开封盖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