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统计大明 > 第一千三百零三章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第一千三百零三章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杨嗣昌得意的哼着歌,这真是人在家中做好事天上来,等西北战区派出热气球来接他的时候,他都是懵的,确认情报之后,老杨高兴了。

    大明现在最重视的就是开疆拓土,凡事有开疆拓土功劳的那退休百分百有爵位拿。

    而对于大明来说,有打不赢的仗么?只不过是赢的漂亮不漂亮而已,大明不论遇到什么什么样的敌人,陛下都喜欢以狮子搏兔一样全力以赴,他们这些军事指挥官,只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稳步推进就行。

    甚至都不需要动脑子,因为军部的总参会给一份作战意见,军区参谋部也会制定好作战计划,你只要按照计划进行,那就不会有错。

    果然到了西北地区之后,总参的作战建议已经到了,总参的想法是以绝对优势兵力一举歼灭对方的反抗。

    在锦衣卫和军事情报部的配合下先让准噶尔的所有骑兵朝着王庭集中然后一举歼灭,那么剩下的事情就简单了,只需要分兵占领就行了。

    杨嗣昌到西北前线的时候,各部士兵还在调派,杨嗣昌能调动的是西北的三个师和骑兵五个师,这一战陛下的意思是用骑兵力量尽快突击在沙俄反应过来之前使的准噶尔汗国被灭成为既成事实。

    不过杨嗣昌看了地图之后,结合总参的战略构想还有陛下的需要,杨嗣昌觉得最重要的不是歼灭多少准噶尔人,而是打通从轮台县到里海边的这条道路。

    为了稳妥起见,哪怕是分兵杨嗣昌觉得也应该先占领里海边的地方,而且是越往北越好,越离伏尔加河越近越好。

    因为里海边缘每前进一百公里,以后就能为大明节省数亿两的运输成本。

    所以杨嗣昌得知各部的位置之后,选定这个突击任务的单位就是禁卫军骑兵师。

    作为大明战斗力最强的一个骑兵师,禁卫军骑兵师足够应对沙俄可能的突击行动,因为沙俄西线正在跟波兰和立陶宛联合王国作战,所以他最多也就抽调五万士卒到达里海边缘地带。

    而且禁卫军骑兵师已经完成了换装,有禁卫军骑兵团,对方的五万人也休想占到什么便宜。

    禁卫军骑兵师的师长还是曹变蛟这样的猛将,更是能够确保已经占领的地方稳定。

    即使去掉了皇家禁卫军骑兵师之后剩下的四个骑兵师依旧有十四万兵力,足够应对准噶尔汗国骑兵了。

    首先准噶尔本来的总兵力就只有十一万左右,如果只是内讧行为,准噶尔是不会增加动员范围的。

    这十一万人还有投诚大明的一部分呢,不要多,有个两三万,那准噶尔的葛尔丹统领的骑兵就只剩下七八万了。

    十四万对上七八万也足够了,大明骑兵早就今非昔比,这些草原骑兵根本不是对手。

    杨嗣昌得知禁卫军骑兵师推进速度过快的时候,立刻发报让他们慢一点,别把马给累坏了。

    这又不是开战了,现在还在准备阶段,跑再快也没有用,又不能提前上战场。

    然后就是后勤补给问题比较麻烦了,禁卫军骑兵师和骑兵第一师已经完成了换装,所以他们用的是新式武器和弹药。

    而西北地区因为没有考虑到会突然开战,所以只预备了一个师的作战物资,也就是说,军部后勤那边要在一个月之内至少要运送一个师的装备到西北轮台前线。

    现在大明铁路刚刚修到凤翔府,后面的道路都要依靠马车来运输,不过水泥路已经修到嘉峪关了,出关之后的道路虽然没有修完,但是硬化工作也做的差不多了。

    杨嗣昌不用专门处理这事,不过作为总指挥他每天要盯着各部的进度还有物资准备情况。

    西北天山南麓马场陛下在那里养了二十万匹马,其中能够紧急调运为军马的有六万匹左右,驮马有三万匹。

    从昆仑北麓牧场还能调来四万匹的战马和八万匹的驮马。

    而天山北麓牧场是三年前新建的,养殖的马匹只有两万,不过有三万多头骆驼可以用来进行沙漠驼运。

    所以西北地区还要从山丹马场和河套地区调运不少于十万匹战马和二十万匹驮马用于这次作战。

    皇家禁卫军骑兵师是采用一人三匹马作战的,骑兵战马一匹驮马两匹,能够保证在没有补给的情况下进击千里。

    其余的骑兵军队都是采用每人两马编制的,其中一匹是战马,一匹是驮马,在机动能力上比起皇家禁卫军骑兵师差了很多,但是作战距离是一样的。

    这次对准噶尔用兵,从轮台到厉害边缘有四千六百里以上,如果想要禁卫军骑兵师在没有补给的情况下快速到达。

    那么他这一个师就要至少在准备六万匹驮马,也就是每个人要带着五匹马行军,这个显然是不太现实的。

    这样一来这六万匹驮马就要单独编组,成立一个后勤支援马队,杨嗣昌打算派一个后勤团负责这个事情。

    除了初期的运输之外,后面给几个师运送的后勤补给也都要在一千里外,可以预见,大明必然要在沙俄和准噶尔领土边界地区驻军对抗一段时间。

    而以准噶尔进内的运输情况,想要确保对峙的时候大明不至于吃亏,那就必须要确保后勤物资不会缺乏。

    三十多万匹驮马,保障十七万士卒的需求,还有前线的三十五万匹战马的精粮消耗,并不是那么的宽裕。

    不过只要战线稳定向前推,后面的运输任务是可以交给民间的运输公司还有征发的百姓用马车运输的。

    只不过到时候要沿途设立兵站,确保不被敌人骚扰切断后勤线路而已。

    这个并不算夸张,当年汉武帝的漠北之战,只不过是千里之外,汉朝出动十四万骑兵,随军的战马十四万匹,后勤补给的步兵民夫达到了五十万人之巨。

    而大明这一战是出西北还要四千七八百里,是汉朝的四倍还要多,大明没有动员四倍民夫的打算,所以只能多使用马匹驼运了。

    最后要用多少不知道,不过这些年大明鼓励养马,战马和驮马储备还是比较丰富的,加上铁路和水泥路的修建节省了运输的消耗,所以军部觉得这些准备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