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带着系统来大唐 > 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午后时务寻良方(第一更)

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午后时务寻良方(第一更)

    “东主,花生被孩子们当零嘴儿吃了,你吃捞拌海参啊?”

    坐在门口打瞌睡的宋德揉揉眼睛说道。

    他有了自己的大院子,跟胡二娘子快成亲了,李易嫁妆、彩礼俱已准备妥当。

    三进的大院子、二层的小楼、缝纫机、两辆自行车、情侣手表。

    宋德现在从四品以下的官员不接待,没办法,东主弄了一个天策上将头衔,管事们地位升高。

    这可不是宰相门前七品官儿,天策上将可以自己开府,直接任命官员。

    什么太子中书舍人、御史中丞、给事中、国子学博士、万年县令、长安县令,归二管事负责。

    现在宋德还要代管一下,因为二管事旬信去黄河源头没回来呢。

    他此刻守门口,守李隆基、李易、永穆公主。

    “烤个鸡架,带点肉,别真给我吃骨头,多喷醋。”

    李易不想吃海参,磨牙最好的食物就是吃半天发现没吃到什么东西的那种。

    “我也想吃。”永穆公主见别人吃东西,馋!

    “我去烤。”李易起身。

    “易弟……”李隆基想拦,咱俩喝酒聊天,何须你亲自动手?

    李易出去了,找了四个大鸡架,先正常烤,炭火要碎,全敲成小块,升温快。

    鸡架放在铁丝的大夹子中,不穿签子,烤出来是完整的架。

    刷油,火冲,不能烤煳了,尤其是边角的位置,那里薄,最容易失去水分。

    等烤到七分熟,分别处理,两个继续刷油,炭扒拉开一些,不要那么大的火。

    另外两个用刷子往上面压白糖,白糖倒在鸡架上,刷子把融化了的糖稀慢慢刷。

    刷完一面换另一面,一个鸡架能压进去二两白糖,再喷醋,放一点点孜然和盐,熟了。

    正常烤的使劲喷醋、辣椒面、孜然、盐,不刷辣酱。

    李易端四个鸡架回来,李隆基菜没吃、酒未动,等他。

    永穆公主招呼宫女太监们过来吃,一人能吃几口,鸡大架就大,肉留得多。

    四个鸡架,一样分出去一个,李易跟李隆基吃一个。

    永穆公主、小兰、小丫头吃一个。

    李易先喝口啤酒,打个嗝,伸手从鸡架上往下撕,撕一小片,放在口中咬半口,放下,继续喝酒。

    李隆基跟着撕,等吃上,面露疑惑之色:“易弟,还是你烤的鸡架好吃,我上次吃,总觉得别扭。”

    “别人给你撕的鸡架?”李易问。

    “啊!”李隆基点头。

    “烤鸡架最忌讳别人撕,自己撕的时候,知道自己想吃什么,感觉肉多,别人撕好的,吃不到肉。”

    李易说出他为什么不撕好了拿过来的原因。

    李隆基微微一愣:“确实,又是为何?”

    “吃的人以吃为主,为了吃到自己想吃的地方,会把骨头掰断。

    撕的人自己不吃,怎么方便怎么撕,从肉的地方撕。

    叫撕的人自己吃,他们撕开的位置则不一样。

    任何一个行业皆有出类拔萃的人,天赋属于一方面,后天的培养亦重要。

    地方官治理所辖,务必要把身子沉下去,不作乱撕鸡架者。”

    李易说着把去了腺的鸡尖揪下来,放到永穆公主面前的盘子中。

    “正好咱俩一人一个。”永穆公主早惦记吃鸡屁股,可惜就一个,不好分。

    小兰嘴里嚼着食物点头,待咽下去:“鸡架好吃,应该教百姓做,百姓家中少钱,吃鸡架也香。”

    李隆基闻言,过来撕走一点,等吃完:“易弟,此法易学否?”

    “一个鸡架二两白糖。”李易直接给出答案,百姓学?

    “其实炖鸡架更香。”李隆基好无奈,有二两买糖的钱,何必吃鸡架,吃肉岂非更好?

    “棚子一直在炖,肉全剃干净,只留下一点鸡油,把骨头炖酥,吃完多晒太阳,还可补点钙。”

    李易透过窗户看外面,外面故意留的草地被修剪得整齐。

    逐渐向西的太阳让草的影子倾斜,一只蚂蚱蹦出来。

    一只半大的小鸡突然出现,张嘴叼住蚂蚱边吞咽边跑。

    后面有人追:回去回去,下次把脚给你绑上。

    “呵呵呵呵~~”李易看着笑出声。

    “今年放宽各地往来限制,恐有弃地逃户出现。”

    李隆基看着庄户抓鸡,想到大唐抓流民。

    “报纸上写过两年新种子亩产翻倍,谁还愿意扔下地跑出来?考验地方官行政能力的时刻到了。”

    李易了解限制人口流动的目的,运输能力若,物资调配困难。

    一个地方人少了,地不好种,去别的地方,那里的粮食又不够用。

    没有联网的身份证查询系统,又是计划经济,开介绍信很有必要。

    包括粮票,拿着市里的粮票出了市买不到东西,还有全省粮票和全国粮票。

    大唐不用粮票,出县要有县里的介绍去,出州得带着州里的证明。

    放宽了政策,许多逃户走小路,多关隘,跑到京兆府。

    不然京兆府的东西怎么涨价了?这还是李易帮忙解决就业的前提下出现的情况。

    李隆基闻弦歌而知雅意:“第二批庄子的学子欲派往地方?”

    “京兆府用不上他们了,浪费人才。到地方,有困难写信走快驿,我帮忙想办法。

    不过学业不可荒废,我出去时日过久,最近要忙。练手、回学习上的问题。”

    李易一直在给学子们讲物理、生物、化学、数学。

    文学上的不教,经济学和金融学却进入第二阶段。

    李隆基轻蹙下眉头:“他们一走,怕京兆府不稳。有他们坐镇各县,京兆府无忧。”

    “他们在地方上已经培养人手,官员无能者,过去呆着即可,真正办事的乃吏员和流外官。”

    李易对此想改变,又不能直接冲击大家考科举的热情。

    现在的科举有问题,看考试题目,明算、明法,实用性的东西,不如进士科。

    考进士可能会当宰相,里面的时务策重要。

    “三哥,科举中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李易端起杯不喝酒,眉心皱成个川字。

    “嗯?”李隆基撕鸡架的手停下。

    “报纸上少一个板块,大唐政策争议板块,叫评论吧。欲使学子多思考时务策,必有争论方可行。回头我加上。”

    李易说自己的问题,大家要在报纸上玩唇枪舌战才是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