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带着系统来大唐 > 第八百三十二章有九姓迁内地(第三更)

第八百三十二章有九姓迁内地(第三更)

    两坡村的村正陈墨对周长钰提出来的各种办法十分支持,他发现周长钰比上回的村官强多了。

    说出来的办法都是成套的,而且还会帮着申请资金和补贴。

    问他细节他都给你讲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让人觉得可行。

    既然如此,村子里有钱,为什么还要让别人进来?要赚就多赚。

    周长钰在两坡村开始忙碌,其他的官员在别的村子也想尽办法。

    有挨着河边沙滩地多的,就让大家多养鸭子。

    有在山脚下,山属于小山包的,以丘陵形式分布,就叫村民养更多的鸡。

    还有天然池塘的,养莲藕和鱼虾。

    组织人手一起制作小吃,向外贩卖的。

    附近河流比较不错,建立成群水碓,帮着进行粮食粗加工。

    山上中药品种好,适合某种中药生长,大面积人工种植。

    附近有能当化肥的矿石和其他用途的矿石,组织人手鉴别、开采。

    每一个官员都非常努力,根据自己所处的村子具体情况来安排事情。

    上一任又干得不错的,给留下了开头,就顺着别人的继续发展,不去争那个功劳,不改变。

    许多官员就做不到萧规曹随,除非之前当地方官员的人没有离开,而是提拔上去了,那才会照着来。

    不然的话,新官一想,这么好的办法不是自己提的,做好了岂不是给别人增加政纪?

    不行,改了,换一个,这一套全不要。

    李家庄子出去的二百二十个官员不那么想,前面人留下的确实好,那就继续推动,百姓需要的是好日子。

    京兆府范围的村子的村民满意了,尤其是有担心自己照着前面的人的方法操作,眼看要赚钱的人。

    他们也考虑过,李家庄子的官员让自己改了,自己改不改?

    结果人家不但不改,还帮忙完善一下,称赞前任做得好。

    ……

    科举考试进行着,一天了,不会的就早早出来。

    会的继续答,还有的需要面试的等待安排。

    天上人间,宋璟四个人聚集在一起,之前他们去考场了,快下班之前去溜达一圈。

    “元之等人离开,怪冷清的。”毕构看向魏知古说话。

    魏知古现在不觉得自己的尚书比宰相们差什么,俸禄低一点,但李家庄子给的福利却不少。

    关键是他工部有事情可以找李易,还有宋王帮忙。

    “今天众多考生去考明法科,明法倒是不缺人了。”魏知古说起考试的情况。

    在李家庄子外面的楼里面住的考生,免费帮百姓诉讼,轮换着来。

    他们当然要研究透彻才行,互相之间也交流。

    等要考科举的时候发现,别的科都不稳,就明法稳。

    大家商议一下,全去考明法,考上了至少有个出路,总考不上,回去无颜见家乡父老。

    他们认为明法不好,秀才科才是最好的,可惜不开了,其次是进士科,却太难考。

    “那些考生,算是李易帮了他们点小忙,明法考中,将来有希望当上主政官。”

    宋璟有一点遗憾,李易没有帮那些考生去考进士。

    考生是在工作中学好了律法,不得不去考。

    “新来的州府考生太过浮躁,答题速度快,没有根基。”苏颋批评新的考生。

    没到村子里当过村官,经历少,这一届的留下名声的没听闻过,说明游历也少。

    如此考生莫说考上的几率低,即便考上了,好位置依旧抢不到。

    等李家村子的二百二十个学子把村子治理好了,哪个不得安排?

    更高的位置,看那四十二个学子。

    朝廷一共有多少个位置?

    “最近两天,小易消停了,要出事儿。”毕构开始考虑另一个问题。

    过去十多天了,李易怎么没折腾?

    李家庄子聚居区的女子有了新的活儿,这个不算,她们一直有活儿。

    还有的是让各个窑烧大陶缸,不要求外面多么光滑,但价钱一定要低,同时要足够厚。

    这个不用多说,越大的陶缸越厚,薄了承受不住水。

    “抄书呢吧,听说不是要给一套书,用来教审计么。”

    苏颋对此认识还不够,以为李易抄书会耽误别的事情。

    “怕个甚?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宋璟被吓坏了,喊出来,给自己壮胆。

    魏知古出声:“倒是当过了村官的考生,我看答题表现得不错。”

    “在地方上当官,经历过,才会在经历的时候考虑问题,平日里办诗会再多也无用。”毕构对此有所了解。

    其他三人颔首,深以为然,考生到地方去当小官,确实学到了不少,至少自己能把生活安排好。

    别的成果要等着考试结束才知晓。

    ……

    “这次更多,将近十三万人,迁到内地,还是在原处设置军队防备?”

    李家庄子晚上,李隆基一家在吃涮串儿。

    小家伙尝了一下辣的就抹着眼泪不吃红色的串儿了,他非要尝,那就让他尝。

    李隆基吃辣的,春天的冷跟冬天不一样,感觉从里到外都冷。

    穿得多吧,上火,穿上了,感冒。

    百姓干活多,运动量大,只要屋子里暖和一点,便知足了。

    李隆基询问新的铁勒九姓降户的事情,十三万多人。

    “迁,不要在并州置天兵军,耗费钱粮过多。华州和同州还能继续装,继续修梯田。”

    李易选择迁徙,把人放在外面,无法为大唐作贡献,大唐还要搭人手看着。

    进到内地,种田解决了他们自己的生计,还为大唐增加物产。

    “还是你买地?”李隆基按照之前的操作。

    “同样也得把他们的收益算在我身上,我倒是不在乎花那点买地的钱。”李易无可无不可。

    “成!”李隆基答应了,他觉得把人放在李易手上管比较安稳。

    去年来的三万多降户,一直很听话,给手工活也学着做,还认真学习大唐的话。

    开春了,先一步把农家肥给运到山上去,准备种了粮食换完债,成为自由民。

    谍报显示,那些人对家里的物品十分珍惜,每天做完饭了,要把锅刷得干干净净。

    以前他们有半个陶锅的碎片,都用来做饭,现在有了铁锅,似乎很满足。

    据说正在努力学习制作新的菜肴,懂得油要熟了后再放菜,不然味道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