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带着系统来大唐 > 第八百三十章 一年到来又科举(第一更 请订阅和投票)

第八百三十章 一年到来又科举(第一更 请订阅和投票)

    带着系统来大唐正文卷第八百三十章一年到来又科举“早上的天确实冷,今年不知道考什么题。”

    二月初一早,芳林苑的芳林门外面,许多考生等着进去。

    初春的天很冷,房檐的瓦上还结了霜。

    考生们感觉到冻手、冻脸,身上和脚倒是不冷,换了新的鞋和衣服。

    如去年一般,陛下给提供,考完了带上自己的旧衣服和鞋子离开。

    王旭把手放在嘴前哈着气,想用呼吸的温度来温暖一下小手。

    一同去两坡村当村官的三个人在他身边,大家相处得不错。

    “来了来了,一人一份,别吃多了到里面去睡觉。”朝廷的车队出来。

    一摞摞的陶碗、竹子筷子。

    大桶中装着炖羊肉,羊瘦肉,怕有的学子好几天不吃油水吃到了肥的坏肚子。

    加上茶叶蛋和黄瓜小咸菜、馒头。

    一人盛多半碗的羊肉,一个大馒头放在汤上面,茶叶蛋和小咸菜扔汤里泡着。

    今年的学子多,以前几届没考上又去当村官的人,全要考。

    还有从各州府新来的考生,挤在路上。

    “朝廷越来越有钱了,舍得给烧地暖、发衣服、文房四宝,今年我一定要考中,当个为民办事的好官。”

    夏灏端着自己的炖羊肉汤,蹲在王旭的旁边说。

    王旭羡慕地看前面的一些人,他们同为考生。

    不同的是,人家当村官当得好,不等考试,已经授了流外官,不是流外一品就是流外二品。

    此等人无须参加科举考试,有地方安排。

    他们来考,是想考中后给更大的官,从九品。

    考上升迁更快,考不上熬两年,也进九品。

    像王旭,经过努力学习,村里给个好点的评价。

    有个流外六品的身份,却没有地方安排,除非继续去当村官。

    县里的小吏都是流外三品以上,京兆府不缺官。

    其实所有下乡的考生,都有个流外官,最查的是七品,算是为他们吃苦的奖励。

    至少们能识文断字,比寻常百姓寻那点强无数倍。

    再连个流外官都不给,他们还怎么活?

    “去年考上的李家庄子的官员们接替了我等的村官,你们说他们会不会碰一头灰?”

    不远处有人满脸期待的神色在那说话。

    大家知道他的意思,你考上了,还是甲第,等到了村子里还不如我们,说明什么?

    “东来兄,谁去两坡村了,会不会做得很好?”柴保泓听别人说,也跟王旭说起来。

    王旭喝口热乎的汤:“我等俱是去过李家庄子的人,李东主怎么教人,还用多言?

    有人想看笑话,等着吧,那二百二十个学子可不白给。

    之前的四十人个学子当县官,风头压住了县令、县丞。”

    “倒也是,旁人有李家庄子的出身,会想尽办法快速升官,他们反而不急。”朱安表示佩服。

    四十二个学子最厉害是甲第头名,别人皆有实职,赵东林却没有。

    朝中却有人放话,赵东林什么时候想当官,直接给个参军,若再等等,给个刺史。

    赵东林负责四十一个同窗,调动整个京兆府二十个县。

    这不就是刺史么,刺史无非多个军事方面的内容。

    赵东林在李家庄子,被李易单独培养,军事方面怎会不学?

    其他人依旧呆在主簿和县尉的位置上认真做事,从未提过要升官的事情。

    “可惜没赶上。”夏灏说一句,低头吃黄瓜咸菜。

    他后悔,李家庄子给过两次机会,他都拒绝了,从那之后,只剩下外面住着的一群学子。

    他们今年也会参加科举,平日里帮百姓免费诉讼。

    在经过了村官洗礼之后,有外流官身的人,一个个不那么傲气了。

    新来的考生不一样,他们觉得自己把握大,好考,在地方他们是出类拔萃的存在。

    于是他们聚集在一起,神色放松,认为科举对自己来说属于走个过场。

    ……

    被王旭等人提起的两坡村,此时一个身穿军大衣的人在记录厕所的位置。

    “长钰,过来吃包子,大娘家早上蒸的包子,酸菜和油渣馅的。”有个妇人招呼周长钰。

    周长钰是去年的科举甲第头名,被安排到村子里当村官。

    他身上见不到任何官员的样子,若不是腰板笔直,看着跟个种田人没什么区别。

    他的脸上带着风霜之色,手更是裂了小口子。

    有护肤膏和护手霜,他没抹。

    一到村子,他就先看各家的茅房,看大小、看地势、看周围。

    拿着本子写写画画,对任何村民都是面带笑容。

    也没找村正陈墨去要账簿,他懂得分寸,账能随便要吗?

    “陈三大娘,不了,昨天晚上有剩菜剩饭,天冷放不坏,等回去热热就能吃。”

    周长钰笑着摆摆手,拒绝。

    妇人走过来,拉他的袖子便走:“晌午再热你的菜,早上吃包子,大娘家有钱,不差你一双筷子。”

    周长钰就被拉到陈三大娘家中,家里有儿子和儿媳妇,还有两个孩子,一男一女,男孩大,女孩儿还吃奶呢。

    他一一打招呼,选了一个侧对人家儿媳妇的位置,人家扯开怀奶孩子呢。

    “小周,你来了有些日子了,整日里看别人家的……不给出出主意?你可是李家庄子的人。”

    老头坐在主位上,面前摆个小碗,碗里是黄酒,一早就喝,喝完了出去干活不那么冷。

    “陈三大爷,差不多了,吃完饭我去见村正,跟村正商议一下,看想法对不对。”

    周长钰夹起个包子给这家六岁的小男孩儿,恭敬地回答。

    “还商量个甚,你家庄子出来的,别人信不过,还信不过李东主?”老头大咧咧地说道。

    “东主说过,一事一议,不可轻乎。做对了是本分,做错了百姓遭罪。”周长钰还是那么恭敬。

    老头颔首:“此话没说错,李东主教人,比别人强,头年来的四个娃儿,觉得自己本事大,结果连个饭都不会做。”

    “他们其实不错,一心为村子着想,出发点是好的。”周长钰不去批评别人。

    “你这娃儿啊……”

    “老头子吃饭。”陈三大娘抓起两个包子放在周长钰的碟子里。

    “吃饭吃饭,吃了饭陪你一起去找。”老头不再多言,端起碗喝酒。

    周长钰也不客气,吃,这家确实有钱,种了十亩大棚,还雇了两个外来的人一起干。

    等吃过饭,他轻搀着老头去村正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