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一代霸主齐桓公 > 第50章 隔墙有耳

第50章 隔墙有耳

    改革、变法就像一股春风,吹向了齐国全国各地。半个多月后,管仲有了一点空闲,他想走出去看看,现在齐国的老百姓,真正的生活是个啥情况。于是,他带着几个随从,坐着一辆马车,在三月风和日丽的一天,乘着改革、变法的春风,兴致勃勃地向郊外出发了。走过了一片田野,越过了一片片树林,又走过了一个个村庄,来到一条河边。三月里的天,不论是农民,还是渔民,没有一个人是闲着的。管仲一行,来到河边的这个地方是个码头,他看到在这里不但停着几条船,还从河里回来了许多打鱼的小船,他突然想过去看一看,这里是什么样的情况。今天,管仲他没有穿官服,几个随从也是穿着便服,他们下车后便来到了码头上。

    管仲看到,停在这里大船的主人,过去他们是奴隶主,在此收购人们(过去是奴隶身份)刚刚捕捞回来的鱼。他走到现在是渔民身份的人前,看着满心喜悦的渔民们,满头汗珠地从小船上,抬下来一筐筐的鲜鱼,去卖给摇身一变,成了鱼商人的奴隶主。渔民们通过自己的辛苦劳作,换来了许多钱,自然是美在心里,笑在脸上。望着一个个乐开了花的渔民,管仲的心里比渔民们还要甜。

    面对渔民们的劳动收获,一筐又一筐的鱼儿从管仲面前抬过。无意之中,管仲突然看见渔民们,这一筐筐的鱼儿个子,大小相差甚多。他的心里就思考起这个问题,有许多条小鱼,比鱼苗不大多少,渔民们也把它捕捞上来了,这是怎么回事呢?这么小的鱼儿就捕捞上来了,不可惜吗?想到这里,管仲向前施着礼,问一位渔民说:“请问师傅,鱼儿这么小怎么就捕捞上来了?不可惜吗?”

    这位渔民一看,问自己话的人,是一副富人模样,他并不知道眼前的人就是管仲,便随口答道:“鱼小它也是鱼,大鱼卖大价钱,小鱼卖小价钱,总比没有这些小鱼好吧?要说可惜吗?也对。可是,等到它们明天长大了,可能已被别人捕捞走了,人们不是常说吗?先下手为强。换一句话说,这叫做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一网打尽嘛!”渔民他一边答着话,一边不停地抬着鱼筐。

    管仲听了那位渔民的答话,不赞成地说:“这样坐不就是杀鸡取卵吗?今天捕捞了小鱼,不就等于是今天捕捞了明天的鱼吗?”

    “这个道理谁都会明白的,刚才不是说过吗?咱们今天不捕捞它,到了明天它可能就是别人的鱼了,”那位渔民接着说,“咱们的新相国不是说,多劳多获吗?再说,我们有句老话‘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大家明知道是那个道理,也只能这样做。”

    不知不觉太阳已落西山,管仲看天色已晚,这里与临淄有三四十里地远,管仲便吩咐随从,在附近的小镇上,一家客栈里住了下来。奔波了一天的管仲,吃了晚饭就躺在床上休息,心里想着今天那位渔民所说的话,如果站在那位渔民的角度考虑,他所说的道理并没有错。可是,从整个渔业资源长远来考虑,那种做法就是自己砸了自己的饭碗,也可以说他们是自断财路。这种现象,要靠渔民们自觉地去改变,各自为了自己的利益,他们是做不到的,国家必须要制定一套相应的措施。

    管仲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思考这个问题。就在这个时候,听到院子里来了两位新客人,通过他两个的对话得知,都是来自遥远的西方秦国,一个人是用大马车,来齐国东部沿海地区贩买食盐的。另一个人也是用大马车,来齐国贩买东西的,不过,他不是贩买食盐的,而是来齐国贩买多种铁制品的,这些铁制品有农田里使用的:铁锹、锄头、犁耙、镰刀和手用铁耙子等等,另外在生活方面使用的铁制品有:菜刀、铁勺子、剪刀、绣花针和大小各类的铁锅等等。

    巧合的很,这两位秦国客商,这天晚上他们就住在,管仲房间隔壁的一个小房间里,可能这个房间里只有他们两个人吧,没有听到其他人说过话。就听贩卖食盐的客商说:“朋友,这次来齐国贩买食盐,好处可大了,自从齐国有位管仲的人当上相国以后,在制度上改变了不少,凡是空车进入齐国境内,一律免征税务,在贩买到商品时一次性完税后,不再进行重复性征税,这位新相国考虑周到的方面,还有在外地客商贩买商品时,数量巨大的客户,在购买商品的当天,免费提供住宿和饭食,这些好事情在过去想都不敢想,可以说做梦都没有想到的好事来到了。”

    “兄弟啊!”那位贩买铁制品的客商说,“你说这位新相国,他好像是一位头脑灵活,办法、点子很多的人,可我看来他是一半脑袋聪明,一半脑袋愚昧……”

    “哦!”贩卖食盐的客商听了一怔,似乎心里很是不解,他抬起头看着眼前的这位朋友,疑惑地问道,“管仲这么一位大官,还是一个愚蠢的人?何以见得?这可能吗?”

    管仲身边一位随从听那位客商,刚才说管仲相国大人是个半愚蠢的人,心里有点发火,他就向管仲施了一个礼,不满地说:“相国大人,那两个刁民竟敢在此胡说八道,诬蔑大人,小的去把他们抓起来。”

    管仲向这位随从摆了摆手制止住他。自己耳朵里在听着两位客商的谈话,心里可是在琢磨着,他们所说的情况和道理,这正是人们向自己说的真是情况,也是自己难得的第一手社会材料,改革与变法刚刚进行,优点与缺点肯定并存,两位客商的诉说,不正是自己所要的答案吗?古人云“苦是良药,甜是毒”,不听听刺耳的难听话,只听悦耳的拍马屁奉承话,能知道社会上存在的问题吗?再说,改革与变法的法令,人们对它的体验与评论,这就如同是自己的一面镜子,把法令的优缺点一下子看的清清楚楚。所以,管仲不但不制止客商的谈话,还希望这两位客商多说一些呢!

    “朋友啊!你有没有感觉到?”这位贩买铁制品客商,看着对面那位贩买食盐的客商,数着指头算着帐问道,“我们这些跑生意的人,从秦国到齐国,在路上就需要两个多月的时间,仅在齐国的天数就有一个多月,咱们常年在外你感到寂寞没有?”

    “嘿嘿……鸟儿还知道找个对呢?何况是人呢?感到寂寞又能怎么样呢?难道让这位新相国,给咱们这些客商提供女人?那恐怕是异想天开的事情,不可能,不可能。”这位贩买食盐的客商,做了一个鬼脸,不停地摇着头嬉笑了一下说。

    “怎么就不可能呢?”贩买铁制品的客商,持有乐观的想法接着说,“人们常说‘事在人为’,这个事情就看那位管仲相国,他是怎么想的。现在的齐国,有那么多的罪犯家眷,在加上战争中的女俘虏,把这些女人有偿地提供给咱们这些客商,他们齐国会因而收入到很多金钱的。朋友啊!你想想看,一年里有成千上万个客商,到齐国来做生意,如果齐国给客商们提供女人的话,将来会有更多的客商云集到齐国来。那时的齐国,不但会从这些女人身上收到很多的钱,客商的云集,还能带动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更加地会拉动齐国经济的增长。”

    “老兄高见,老兄高见,你考虑的一点不错,齐国刚刚即位的君主,或是那位新相国,他们如果有远见,能考虑到这一点的话,即去掉了这些女人的生活负担,同时给我们这些外国远道而来的客商,提供了方便,又给他们齐国带来了无数的财富,”贩买食盐的这位客商,听的是心服口服,赞成地说,不过他又遗憾地叹了一口气,有些惋惜地说“嗐!可惜啊!可惜!可惜的是,齐国君主或者是那位新相国,他们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也没有这个眼光。再一个可惜的是,我们美好的想法也只能束之高阁,等于是一场空谈。”

    “老兄啊!我们这些平民百姓,平庸之辈,都能想到、看到这个问题,而那位刚刚拜相的管仲,竟然在这些问题上视而不见,还不如咱们呢,”贩买铁制品的客商不服气地说,“兄弟我评价他是,一半脑袋聪明,一半脑袋愚昧,错怪了他吗?”

    ……贩买食盐的客商,无言为管仲辩解。

    没有亲眼所见——相距不远,仅一墙之隔。但是,是亲耳所听,秦国的这两位商人一言一句,令刚刚拜相的、生意人出身的管仲,不得不好好地思考,好好地研究。作为一个商人,一丝一毫都看的清清楚楚,一丝一毫都算得分厘无误,可以说,世上的人们,脑瓜子最好用、最好使、最灵活的要数商人了,时至今日,还没有谁赞成愚智、呆子适合做商业这一行吧?

    管仲一遍又一遍地想着两位客商的对话,觉得他二人所说的道理。就按照他们的说的意思,结合齐国的情况,制定成条例。进行实施了这一方面的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