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王风 > 第37章

第37章

    第十四章

    从殿中出来,郭威对郭荣道:“你从南边回来,尚未回家去吧?”

    虽然郭荣只是郭威的养子,但两父子感情十分深厚,比之亲生父子并不差什么。

    郭荣本姓柴,乃是邢州柴家柴守礼之子。柴家本是当地望族,柴荣的姑姑甚至被选入宫做了庄宗的嫔妾,之后庄宗驾崩,明宗继位,便遣散了后宫,柴姑姑这才嫁给了同乡郭威。之后柴家没落,柴姑姑就把柴荣接到自己家里来住,柴荣从小便沉默寡言但谨慎诚实,处事甚有条理主张,郭威和柴姑姑都非常喜欢这个孩子,加上柴姑姑一直没有生育,郭威就将柴荣收养做了样子,柴荣也就改名郭荣了。

    郭威当是时,已经在太原跟着后晋高祖石敬瑭,因长于书记而在军中掌军策,之后石敬瑭从河东骑兵,他就跟着河阳节度使张彦琪在其手下做侍卫步军都指挥使,然后又跟着刘知远,直到如今。

    郭威虽在军中任职,但其军饷有限,他年轻时又很喜欢赌博,经常输得分文也无,家里简直要揭不开锅,郭荣只得出门去卖东西,稍能补贴家用。

    年岁很小时,他就在城里卖些诸如伞呀扇子呀等东西,等稍稍长大一些了,看南北跑商的商人很赚钱,就找了来回江南和河东的大商人颉跌氏,跟在商队里跟着跑商,因郭威渐渐在这些军阀手下也有了地位,颉跌氏自然待郭荣不差。再过几年,郭荣南北跑商也熟了且有了经验和人脉,自然就自己出来单干了。

    而郭威如今是刘知远手下的蕃汉兵马孔目官,管着刘知远手下的兵将们的兵籍,自己手下又有兵将,郭荣在太原城里做生意,便也是畅通无阻,没有人敢从中作梗。

    有柴荣做这种大生意,郭威才有钱来打点上下,在军中自然上得上官看重,下得兵士的拥戴,又和同僚们保持了比较好的关系。

    郭荣非常孝顺,对郭威非常敬重,跑商赚到的钱财,要养整个家,大部分又要给郭威做打点花用。除此,因着跑商,他又在南北来去,对淮南和晋国朝廷中事,都比之他人有更多了解,自然,也对这天下之乱百姓之苦有更深体会了。

    而郭荣从小就为一家生计奔波,郭威对这个养子自是感情深厚,甚至比对亲子更看重。

    郭荣回答道:“因商队遇吐谷浑骑兵之事,儿子进太原城后就直接来了府衙,尚未来得及回府。”

    郭威道:“你媳妇又为你生了一个儿子,你应该赶紧回去看看。”

    如今柴姑姑过世已经有近十年了,柴氏病死后,郭威又续娶了杨氏。杨氏本是后梁赵王王镕的姬妾,后因王镕死于宫变,杨氏便嫁给了一个平民石光辅,几年后,石光辅也死了,郭威便求娶了杨氏,没几年,杨氏也病死了。之后郭威又续娶了张氏,张氏本是武家的媳妇,丈夫过世后做了寡妇,郭威就娶了她。是以如今郭府的当家主母便是张氏。

    而郭荣在两年多前娶了刘氏做妻子,因郭荣常年在外跑商,两人聚少离多,郭荣的长子和如今的次子出生时,郭荣都没能在家。

    郭荣说道:“接了刘公任命,不知世子会否有差遣。”

    郭威道:“为父自会处理此事,你且先回家去看看吧。”

    郭威见儿子回来,自然欢喜,当即拍拍他的肩膀,把他赶回家去。

    郭荣道:“如此,父亲,我先回去了。”

    他出了府衙,又让跟随他前来的手下先回去了,这才策马回家。

    郭荣常年在外跑商,自然没有分家在外别住,而是和父亲郭威住在一起。

    郭府在城南之地,距离府衙并不算远,他骑马到家,门口看门童子见他回来,初时几乎不敢相认,待看清楚后,来不及上前为他迁马,就欢喜地跑进了府中,叫人道:“大郎君回来了,大郎君回来了!”

    郭荣回来,自是全府都高兴的事。

    他从外回来,代表着带了很多货物回来,能卖很多钱,他又会为家中人带南边的各种新奇东西做礼物,即使是家中仆从也绝不会少,其次,郭威脾气暴躁,往往会对家中从人发火,而郭荣脾气要好很多,只要不是犯了大事,郭荣便是比较好说话的,他在家的日子,仆从们就会觉得日子好过点。

    郭荣下了马,让了门房将马迁去照料,自己就踏入了府院。

    刘氏已经出月子了,得知郭荣回家的消息,自是喜不自胜地跑出了内院来迎接他。

    她手里还抱着长子宜哥儿,次子如今才两个月大,便不便抱出来。

    刘氏看到郭荣,欢喜得几乎要落下泪来,两人隔了几步远,她说:“夫君,你出门在外受苦了。”

    郭荣道:“夫人在家操持家事,敬养父母,更是辛苦。”

    刘氏一笑,当即把宜哥儿往他怀里放,“来,还认得你的长子吗,父亲为大郎取了小名儿宜哥儿。他如今已经会说两句话了。”

    她对儿子说:“宜哥儿,快唤阿耶。”

    宜哥儿如今才一岁,会说的话也就是叫娘而已,大眼睛骨碌碌转个不停地打量郭荣,却是不会叫“阿耶”的,且郭荣在外风餐露宿了不短时间,晒得很黑,加上身上无论如何掩不去的沉肃和杀气,小孩子哪里受得了,多看了郭荣两眼,当即就哭了。

    他哇地一声大哭起来,又挣扎着要挣脱郭荣的怀抱回到刘氏的怀里去。

    郭荣遇到其他事,从来镇定,诸如被吐谷浑的骑兵劫掠,他也能镇定自若指挥手下,遇到敌方大将马槊刺到面门也能从容应对,但此时,面对着儿子的大哭、眼泪和拒绝,他却是乱了手脚,想要哄他,却哪里会哄,只慌张地说:“这……这如何是好?”

    刘氏被他的慌乱逗笑了,一边接过儿子,一边说:“看看,你出门时,他只五个月大,你那时候还抱过他,如今你回来,他哪里认得你了。”

    在这乱世,聚少离多才是常事,当初养母柴氏会早早病逝,也与随军吃了太多苦有关,郭荣是绝不愿意将妻子带在身边吃苦的。而他常年在外,见过太多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家庭,人命比之草芥尚且不如。他看着妻子怀里停了哭泣、但满眼泪水一脸懵懂的儿子,只希望这天下,什么时候可以太平,让天下的家庭有安宁的生活。

    郭荣道:“夫人,我尚有事情要处理,在家盥洗用膳后,就要出门去货仓。”

    刘氏当即抱着儿子往内院去,“夫君辛苦了,我马上就去安排。”

    郭荣之后又去拜见了当家主母张氏,张氏只有二十多岁,并不比郭荣大太多,郭荣回家,张氏也非常欢喜,问了些郭荣一路辛苦的话。

    除了张氏,府中还有郭威的妾室皇甫氏和刘氏,她们为郭威生了次子青哥儿和三子意哥儿。

    两个孩子都还小。

    郭荣看了看弟弟,这才回到自己的院子里去。

    他和刘氏住在府中西边的偏院,洗澡换过衣衫后,他在卧室里看到了次子。二郎尚小,只得三个月大,睡在床上,蹙着小眉毛,眉眼之间和郭荣颇像,刘氏端了吃食进来,放在床上的桌案上,说:“尚还没有小名儿呢。”

    郭荣说:“夫人辛苦了。他还小,待再大些,让父亲取名吧。”

    “好。”刘氏坐在另一边,看了看儿子,又看用膳的郭荣,满心是欢喜之情。

    每次郭荣出门行商,对于她来说,就如他是出门上阵打仗,这对她每一日都是煎熬,害怕他会死在外面。

    当然,如果不出门行商,跟随父亲在军队里,除了在家的日子多一些外,其实也要担心他在外面打仗死在战场上,她的父亲和兄长都是因此死在战场上的。

    家里郭威的妻妾,都是寡妇再嫁,她才和郭荣成婚两年多,少年夫妻感情深,她自然不想做寡妇。

    刘氏为儿子搭好被子,说:“如今天气冷下来了,我一直担心这几日会下雪,你若是被雪阻在路上可如何是好。”

    “我已经回来了。”郭荣一边吃蒸饼和面片汤,一边说。

    “哎,我怕下雪,又喜欢下雪。”刘氏说。

    郭荣抬头看她,不明白她的意思。

    刘氏说:“每年就只冬日下雪时,你才在家中,自是就欢喜下雪,但若是下雪了你还在外面没有回家,那就每日都要担心受怕了,怕你在路上出了什么事回不来了。”

    刘氏说着,几乎就要落泪。

    郭荣伸手轻轻握了握她的手,柔声说:“不用担心,我今日去刘公殿上,刘公让我到军中任职,明年我就不用亲自出门去跑商了。”

    刘氏一时几乎没反应过来,等明白郭荣说了什么,她就露出了欢喜的笑容,“真的留在太原了?”

    郭荣说:“留在太原城倒不一定,不过近来当不至于去淮南。当然,若是军中有其他差遣,自是要应差遣的。”

    “那商事怎么办?”郭荣跑商的赚来的钱,是家中最大的收入,公公郭威如今虽然做了蕃汉兵马孔目官,但是,他又不会去刮地皮或者纵容手下劫掠,基本上没有大宗收益,缺了郭荣跑商的钱,家中恐怕就要过苦日子了。

    郭荣说:“这个不必担心,我自有安排。这两年同淮南有生意往来,他们会愿意送货前来太原,我收他们的货,再将这边的马羊以及药材卖给他们运回淮南。其中差价虽然不比自己往来南北,但也有不少收益。”

    刘氏松了口气,还想再问,郭荣放了碗筷,便说:“有劳夫人,我先去货仓处理事情,估计要晚些回来。”

    刘氏只好依依不舍地把他送出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