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二十年,就算是一位侠骨柔肠的侠客,满脑子都是江湖道义,兄弟情谊,都被战争的残酷场面给熏染的心如铁石。
周荫人并没有被第一波的进攻失利而吓住,虽然他很不适应浙军的作战方式,但从向导哪里也获得了一些信息,去南平的道路,并不是眼前的这一条。
而且他的指挥所也不会在前沿,望眼镜里看到的惨象,多半不会影响他的决定。
“特务团按照预定路线占领3号高地,并伺机运动到浙军后方,等待时机,两面夹击。”
“1团马上撤下来,组织第二波进攻,以佯攻为主,清查对方火力布置。”
“等待炮兵的支援!”
……
周荫人骂骂咧咧了的吐了一口口水,嗓子里烟熏火燎的一样生疼,压根就没有浓痰,气势显然不足。加上口干舌燥的,好不容易吐出一点东西来,像是憋着把身体内的晦气,都给排泄了出去,又咽回去了一点,好不难受。
战场上,也渐渐恢复了他设想的步骤。
步兵一次又一次的佯攻,但结果非常不妙。
距离300米,浙军就开始开枪,零零散散的,可架不住枪法贼准,总是能够在一阵枪响之后,打中几个倒霉蛋,这样一来,发动佯攻的士兵就有点悲剧了,因为他们没有很好进攻对方阵地的手段。
别看散兵佯攻能够发现对方的火力点,并一举端掉。这是需要配套武器的,二战中的鬼子兵就是靠着这套战术,打的晋绥军和中央军抱头鼠窜,道理很简单,散兵后面就是火力支援组。一溜的手炮,就是掷弹筒。
50MM的掷弹筒威力够呛,射程差不多是在300米以内,但打机枪阵地足够了。
一颗爆炸威力比手榴弹稍微强一点的榴弹,对于一个构筑完善的阵地来说。起不到丝毫的作用,但对于一个机枪阵地来说,简直就是致命的。一个重机枪的火力点,一般会有三到四个人。射击手、弹药手、副射手、有时候会增加一个指挥观察的替补。轻机枪阵地的人手更少。这样的火力点,根本承受不住小型榴弹的袭击,都是血肉之躯,怎么可能抵挡炸弹的爆炸呢?
但进攻这样的火力点,需要一个精准的打击手段。二战时期日军中的掷弹手就是其中之一。
指哪儿,打哪儿。差不多就是这么个意思。
而民国时期,或者说在20年代初,陆军上的军事变革主要还在空中支援,重型火炮的研发,还有就是坦克的战术帮助。
单兵火力一直不被重视,指导这一变革的是数年后才爆发的西班牙内战。
西拔牙内战,几乎是世界主流陆军武器的大展示,优胜劣汰,并彻底让当时的欧洲认识到。步兵战斗已经不是在一千米之内的对决,更适合陆军作战的武器应该是在三百米到四百米之间。
这才有了削弱步兵单兵武器精度的同时,提升武器射击频率的自动化武器的面市。
但限制于自动武器的制造工艺,中间弹药一直不被信任,传统大量武器的库存等原因,生产的数量一直无法在战场上占据主角的地位。
当然在‘一战’前后,也是陆军现代化变革最快的时期之一。
北洋的军队一成不变的战术体系,武器装备,在民国战场的作战已经绰绰有余了。毕竟汉阳造也不算太差,尤其是武汉的汉阳兵工厂的产量非常可观。年景好的时候产量多能够超过一万五千支步枪,面对其他民国的地方部队,北洋的主力部队还是能在武器上占一点优势的。可是当周荫人指挥第十二师,正面面对浙军的时候。这种武器上的优势,却消失殆尽。
训练好几年的老兵,充当斥候,想要寻找对方阵地上的机枪阵地和炮兵阵地,但结果却变成了一场‘打兔子’的残局。
很明显的是,周荫人的精锐老兵。充当了兔子的角色。
当然更倒霉的是,其实兔子很不好打,因为这种小家伙个子小,反应快,还时不时的像是神经质的乱蹦乱跳。
作为食物链底层的动物,拥有充分的觉悟,这个世界对它们来说太不安全。
可第十二师的老兵,虽然训练有素,但说造成的麻烦,确实不如被惊吓过度的兔子。
受伤的比例很高,但效果……
刚才炮兵过来报告了,对方阵地上的火炮应该是一种新型的小口径火炮,但是炮弹无法击中目标。就算浙军的炮兵不动弹,也无能为力。
这让周荫人的心情有一次坏了一些,不过这已经不是问题,自打他的直属部队抵达南平,并稍微比钟文龙的部队晚了一天之后,他的心情就一直没后好过。
原本,他认为浙军的火炮火力不足,是一种口径相对比较小的小炮。而且通过战场观察,火炮的杀伤力也不够。最多也只能作为步兵营团级别的支援火力。在野战之中,是无法和野炮的杀伤力相媲美的。这让他有先见之明地费了老鼻子劲,将第十二师炮兵中拆卸了两门75口径的野炮运到战场,先前还有些沾沾自喜。
因为从火力,攻击距离,浙军的火炮将完全处于劣势,唯一担心的就是浙军的火炮数量。
可炮兵团长在高出观察之后,得出了一个让他绝对无法接受的事实。
自己的速射炮,竟然无法让浙军的小口径火炮有哪怕一丁点的损失。这是哪国陆军的战术?
“师座,您忘记了日俄战争?”
“你是说迫击炮?”
“适合在战壕之中布置的火炮支援武器。更要命的是,浙军似乎并没有给火炮在阵地之中设立炮位,而是挖了一个圆形的竖井,然后将火炮和炮兵都放在竖井里,由此可见,浙军的炮兵的素养很高。”
周荫人不耐烦的摆手道:“我没有问你浙军的炮兵素养如何,我只要你回答我,有没有办法炸掉浙军的炮?”
炮兵团长支吾地开口道:“也不是没有办法,至少有两个办法可以解决浙军的炮兵困扰。”
“说!”周荫人火气十足道。
炮兵团长:“只能利用数量上的压制,从浙军的炮兵阵地的构造上来说,对方是将炮兵放在了竖井之中,这有点像是弹坑,但比弹坑更加难办的是竖井的区域更小,而且周围还是光滑的,可以给炮兵更多的保护。唯一的办法就是将炮弹打进竖井之中,将浙军的炮兵阵地一举端掉。但是需要一个数量上的覆盖,不如说一个满编的炮团打一个基数,其实依属下看,只要半个基数对方就完蛋了。”
“滚蛋!”
周荫人挥舞着马鞭,让部下有种不寒而栗的惊恐。
炮兵团长张了张嘴巴,还是选择了闭上:“好得。”
周荫人的第十二师的炮兵,一直被削减,从一开始的说好一个团的炮兵,到后来一个营。二十多门野炮变成了十门新旧不一的野炮,什么型号的都有。有的还是清朝的时候进口的德国货和英国货。
这样的炮团只有在齐射的时候,才能显示出威力来。
一旦进入装填环节,就抓瞎了。有些火炮是炸药和弹头分开装填的,有些是快炮,装填比较简单。而炮兵团长的第二个建议就是用重炮,比如说大正150野战炮,作为日本留学过的炮兵团长,自然清楚这种口径达到150毫米,弹头重量超过70公斤的火炮的攻击是如何的夸张。当然近二十多吨的重量,在日本军中也被当成大象一样的存在,一门炮用几十匹马拉拽在平原上行动都费力,进山作战根本就是天方夜谭。
至于射速慢,填装麻烦,火药计算等问题,都已经可以忽略不计。
因为这样的重炮,根本就不用担心精度问题,只要考虑的是覆盖的面积,一旦炮弹在区域面积内爆炸,别说是个人了,就是地下的耗子都会被炮弹的冲击波震的口吐白沫,四肢抽搐。
炮弹杀伤的面积,差不多有一个足球场那么大。
这样的陆战神器,别说是周荫人了,就是曹锟也买不到。受制于民国的武器禁运,大口径火炮一直成为空白。直到二战前夕,‘国党’才在德国购买了近百门150口径的榴弹炮,组建了四个重炮旅,成为抗战初期,‘国军’手中的王牌武器。
有了这等神器,周荫人还用在孙传芳的屁股后面厮混?
他早就开启争霸副本,驰骋中原战场了。
接近傍晚的时候,周荫人的另外一支军队也尝到了失败的滋味,因为周荫人根本就不相信浙军的机枪数量已经多到了班一级,不信邪的周荫人,让部下决定冒险,突袭一条通往南平的山路。
结果,很惨。
惨到他目不忍睹。
而在南平开战之后不久,在浙江的杭州和宁波等大城市,地方警备司令部也下达了二级戒备的指令。有过一些军事培训的人都知道,浙军已经开战了。
下午,王学谦在省政府商讨工业化会议的时候,与会的官员都表示出不同程度的担忧,看到王学谦神态自若的样子,又开始好奇。难道王学谦的心中一点都不为福建的战局担忧吗?(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