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澜派出的骑兵在外,可袁术派出的部队却一点消息都没有,他只能不断催杨弘,而再由杨弘转给袁术,袁术再下令催张勋,一来二去,曹操自然等不来任何消息。
而在寿春内部,其实对于徐州之战的反应依旧强烈,尤其是在主战的杨弘前往兖州之后,内部的反对声音越来越大,尤其是对于联合曹操攻打徐州,更是被他们视作引狼入室,如果曹操最初出兵只是为了救他们与水火的话,那么他们确实该感激,可如果只是为了去对付刘澜的话,那么绝不能中了曹操的诡计。
毕竟曹操其人,吃人可是连骨头都不吐,到时候他们能得到什么好处?
说实话,没有了杨弘,袁术在寿春真的被影响了,甚至开始有些矛盾,可他也知道,他们说的对,可是对他们最大的威胁终归还是刘澜,换一个角度来看,被刘澜击败了,他是没有任何活路的,可是被曹操击败了,至少还能给他一条生路,虽然不可能在有什么高官厚禄,但给他一个虚职,任一个杂号将军还是可能的,最不济也能去当个富家翁安享晚年。
袁术很明白自己该干什么不该做什么,既然刘澜不让他好过,那么他就算拼尽身家性命也绝不能让他好过。
重要的是,现在的曹操并不能与当年相提并论,他承认曹军当年确实让他很难看,但是别忘了当年可有着袁绍朱灵部协作,看起来他的实力和曹操相当,其实曹操实力再他之上,但如今,他们出兵五万,而曹操也不过是五万兵力,不相上下,对付刘澜虽然不敢说十拿九稳,但也有一战之力,如果能击败刘澜,那么曹操又凭什么和他们争徐州?到时候除了平分徐州,曹操敢再和他去争徐州?
那个时候,曹操没那个实力,就算翻脸也是数年之后,而有了一年半载的时间,两家就算真的交战,曹操难道真有把握?更何况还有一个袁绍呢,以前曹操也许还能和袁绍一起对付他,但是到那个时候,恐怕曹操先得想着该如何拉拢自己来对付袁绍才是。
袁术根本就无须过多考虑,也不愿再多听他们的解释,甚至当众对他们说出不要再来逼我这样的话,寿春众人,跟随袁术多年,就算不了解他的脾性,可话都说到这种程度,再劝下去,袁术如果有耐心,也不过是敷衍几句,没耐心,直接翻脸,到时候只会是给自己找麻烦,眼见如此,虽然心中满是失望之情,却只得躬身告退。
徐州之战,最终的走向会如何,成为很多人要面对的一道坎,他们虽然回到府中,却一直在考虑着一旦再败刘澜手中,他们就真的要考虑后路了。
这不是危言损听,这是最现实的问题,虽然与曹操联合看上去声势浩大,可是从各方面单拎出来看,并没有战胜刘澜的实力。
这是最现实的问题,如果再败给刘澜的话,那寿春可就真到了生死关头的时刻,他们就算不为前程考虑,但也得喂家人去想,这无关大是大非,投靠哪一方势力,甚至改换门庭已经成为很多人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袁术处迟迟没有进展,而在费县,也陷入到僵局,当然,在没有察觉城外有敌军伏兵的消息之后,曹操还是果断下令,第二日由夏侯惇出城与敌军进行交战,来试探敌军的真实意图。
按正常情况,刘澜既然敢派近卫军来,那么就算城外没有伏兵,那也一定是大部队正在路上的情况,不然近卫军实在没必要过来,换了他,是不会来主动挑衅的,除非刘澜已经知道他在费县并没有多少兵力,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很可能曹仁那边的行踪已经暴露,不过这一点应该不会。
第二日一早,夏侯惇亲自披挂上阵,出城交战,而在城外,整装的杜义很快就从帐下口中得到这样的消息,远眺费县,浩浩荡荡出城的士兵最少有上万人,他们这三千骑兵能吸引曹军大规模部队出城应战有些超乎杜义的预料。
从昨天的情况来看,曹军是很谨慎的,一脸派出数支斥候部队进行侦查,虽然杜义没有理会,但看得出,他们显然是发觉了自己并没有后援,所以出城来战,就是要给予他们当头棒喝。
杜义眼珠急转,立即指挥部队做好撤退的准备,与夏侯惇主力交锋,他没有胜算,而且可能还会全军覆没,但如果先撤退的话,就能打乱夏侯惇的部署,就算他不敢来追,那么到时候杀他们一个回头,能俘虏几敌兵将,也就能回去完成使命了。
而且,费县的兵力应该有六万人,而眼前最少得有一万五甚至更多,但他们都是步兵,这样交战,如果他们撤退的话,肯定追赶不上,可杜义心中却有一点担心,如果敌军另有安排呢,或者他们昨夜就已经暗中调出了少部主力,绕道他们身后,这样的话,一旦他下令撤兵,曹军很可能会对他们进行合围。
而且他现在所处的位置,恰好是在敌军前沿巡哨和费县之间,就算没有敌军主力绕道身后,可如果夏侯惇让这些巡哨进行阻截的话,不需要拖延太久的世家,就能追赶上他们,让他们有来无回。
杜义在敌军快速集结的一刻快速打开地图,说实话这一仗他是有些冒险的,虽然黄忠默许,但他明白这一仗不是来和曹操硬拼来的,可他却低估了对手,他们并没有上当,反而十分谨慎,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能否达成目的已经是后话了,安全才至关重要。
刘澜绝不会想到,徐州之战会以这样一种方式开启,也许曹操会把这一次近卫军的出现看做是刘澜小试牛刀的一次警告,既然他出现了所以就肯定要让他明白什么是恐惧。
盯着地图的杜义手掌直接按在在边境线上曹军的巡哨所,高喊,道:“柳潭,你现在带上一曲部队,去把这些哨所都给我毁了,路上遇到的敌军斥候一个不留!“
“诺!”
柳潭带着五千近卫军离去,不管做出何种猜测,他首先要保证的是后路的畅通,只有如此才能与曹操交战,这一次确实是他鲁莽了,不管他是否想到的决定完美还是愚蠢,首先是他低估了曹操,这样的对手,是他在辽东时所没有遇到过的。
其实从他到刘澜身边的第一天起,不管是他大哥杜普还是许褚,都对他有过提醒,他所面对的敌人,不再是辽东的胡人,他必须要有所转变,不能再拿对付胡人那一套来面对现在的对手,但是他还是犯了错。
这一点实话实说,连刘澜都吃过亏,那就是讨董时遇到的徐荣,才发现,不是他和龙骑军真的所向披靡,而是遇到的对手太弱了。
按道理,这一次主动挑衅,杜义犯了错,可黄忠不应该看不出来啊,但他却并没有进行劝阻,说白了,这还是因为刘澜的命令,所以他会不惜任何代价来完成,所以他是明知就范,当然首先他是知晓,近卫军会是比较安全的,因为他们是骑兵,来去如风,也许抓舌头要难些,可要保证自己安全,那还不简单?
除非是他们在遇到危险的时候不想撤,不然谁能拦得下他们来。
而杜义把问题想复杂,或者说是想简单,是他压根就没想过曹操会派出五倍的兖州军来迎战他们,这如果是在辽东和胡人交战,地方就算不派出同等数量的胡骑先来冲杀一阵,也只会派出一倍的兵力来迎战,不然会被瞧不起,可这样的情况,显然是不会在中原战场出现。
不要说是熟读孙子兵法的将军们,就连妇孺也知道该用何种方式去战胜自己的敌人。
敌军在集结,五个大型方阵,井然有序的排列起来,虽然离得很远,但是那高亢的吆喝声还是传到了他们耳中,那是佰长千长的身影,在指挥着部队进行着集结,只是极为短暂的瞬间,方阵便集结,开始前进,如果猛兽一样,缓慢而悄无声息,向着猎物靠近。
这又是与辽东时所遇到的敌人不同之处,说实话杜义来到主公身边也不过一年半,参加的战斗除了第二次徐州之战,真正交手的敌人还都是辽东的胡人,就算是第二次徐州之战,那也是和陷阵营交锋,但和陷阵营交锋最大的不同是他们以三千战敌人八百,他自己一人就砍杀了数十名敌人,可类似现在的情况,却并没有出现过。
敌人没有向胡人那样冲杀过来,同时也没有像陷阵营那样进攻,而是缓慢并始终保持着队形,龟步一样缓慢向他们靠近。
这个速度,别说是一两个时辰,就算是到了下午朝食的时候能蠕动到他们面前都难,但是杜义却不敢大意,他不断提醒着士兵们,不可大意,也许敌人这就是在麻痹我们,当我们有所放松时,他们便会快速进攻。
虽然杜义如此说,但他觉得敌人最大的可能还是想着缓缓靠近他们,先不让他受到惊扰,在到达一个他们认为比较合适的距离之后,就会大举进攻。
不过杜义不可能给他这样计划,他在等着消息,柳潭的消息,只要他能把背后的麻烦解决了,那他就可以安心的和夏侯惇斗一场。
这一点实话实说,连刘澜都吃过亏,那就是讨董时遇到的徐荣,才发现,不是他和龙骑军真的所向披靡,而是遇到的对手太弱了。
按道理,这一次主动挑衅,杜义犯了错,可黄忠不应该看不出来啊,但他却并没有进行劝阻,说白了,这还是因为刘澜的命令,所以他会不惜任何代价来完成,所以他是明知就范,当然首先他是知晓,近卫军会是比较安全的,因为他们是骑兵,来去如风,也许抓舌头要难些,可要保证自己安全,那还不简单?
除非是他们在遇到危险的时候不想撤,不然谁能拦得下他们来。
而杜义把问题想复杂,或者说是想简单,是他压根就没想过曹操会派出五倍的兖州军来迎战他们,这如果是在辽东和胡人交战,地方就算不派出同等数量的胡骑先来冲杀一阵,也只会派出一倍的兵力来迎战,不然会被瞧不起,可这样的情况,显然是不会在中原战场出现。
不要说是熟读孙子兵法的将军们,就连妇孺也知道该用何种方式去战胜自己的敌人。
敌军在集结,五个大型方阵,井然有序的排列起来,虽然离得很远,但是那高亢的吆喝声还是传到了他们耳中,那是佰长千长的身影,在指挥着部队进行着集结,只是极为短暂的瞬间,方阵便集结,开始前进,如果猛兽一样,缓慢而悄无声息,向着猎物靠近。
这又是与辽东时所遇到的敌人不同之处,说实话杜义来到主公身边也不过一年半,参加的战斗除了第二次徐州之战,真正交手的敌人还都是辽东的胡人,就算是第二次徐州之战,那也是和陷阵营交锋,但和陷阵营交锋最大的不同是他们以三千战敌人八百,他自己一人就砍杀了数十名敌人,可类似现在的情况,却并没有出现过。
敌人没有向胡人那样冲杀过来,同时也没有像陷阵营那样进攻,而是缓慢并始终保持着队形,龟步一样缓慢向他们靠近。
这个速度,别说是一两个时辰,就算是到了下午朝食的时候能蠕动到他们面前都难,但是杜义却不敢大意,他不断提醒着士兵们,不可大意,也许敌人这就是在麻痹我们,当我们有所放松时,他们便会快速进攻。
虽然杜义如此说,但他觉得敌人最大的可能还是想着缓缓靠近他们,先不让他受到惊扰,在到达一个他们认为比较合适的距离之后,就会大举进攻。
不过杜义不可能给他这样计划,他在等着消息,柳潭的消息,只要他能把背后的麻烦解决了,那他就可以安心的和夏侯惇斗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