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判的困难程度朱敬伦早有预料,他在广州临走的时候跟柏贵谈过,有珠江上英军军舰的压力,柏贵一五一十什么都答应了。
因此朱敬伦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授权,可以说在新安这里,他能够代表GD巡抚,甚至离任在即的黄宗汉也没有为难柏贵,在授权书上加盖了自己的大印,也就是说,朱敬伦在法理上可以代表两广总督。
这也是包令重视的原因。
包令那边自己亲自带队不说,还组建了人数多达三十人的庞大团队,这些人中有法律专家,有精明的会计师,当然翻译也是不缺的,同时还有一些了解中国的中国通,甚至有一个人还穿着传教士的袍子,可以想象包令是能把香港搜罗到了的精英都带了过来。
朱敬伦这里就寒碜多了,真正谈判的的人只有他一个,陈芝廷在一旁做记录,他不需要翻译,他比英国人那些翻译都更靠谱。
“我们可以释放关押在广州的1000名俘虏,其中包括100英国人,也可以交还800英军战死士兵的遗体。但是我们需要合理的膳食费。”
关于俘虏问题,朱敬伦主动表达善意,这也很附和惯例。
包令没有拒绝,只是强调:“膳食费用必须在合理范围内。”
朱敬伦点头道:“当然,之后会由我们双方共同拟定标准。”
对朱敬伦来说,只要能英国人手里抠出一个铜子,那就是巨大的胜利,有的是办法做文章,当然这份大礼自己现在用不到,可是却能帮柏贵一个大忙,让他在两广总督上任之初,就拿一个政绩。
可是俘虏问题还是有分歧。
“你们必须释放巴夏礼先生。”
英国人可一直都没忘记他们的广州领事。
但朱敬伦真的交不出来:“很抱歉,巴夏礼先生我们已经递解到京城去了,你们的要求在我们的能力之外,我提议大家先搁置巴夏礼先生一事,关于巴夏礼先生的问题,你们最好直接去京城跟我们的朝廷谈。”
巴夏礼是当时广州代表英国的公使,官府一直认为是英军首领,以巴酋称呼他,所以巴夏礼到了林福祥手里后,除了诱敌之外,就被黄宗汉递解到了京城,这可是大功一件。
最后因为这件功劳,林福祥如愿被提拔成了一个文官,到赣州去做同知去了。
可是英国人不满意:“巴夏礼先生是在广州被不名誉的绑架的。那么就应该由广州方面出面释放巴夏礼,即便是沟通,也该是你们跟你们的朝廷沟通。”
吵了一个多小时无法达成一致,朱敬伦建议暂时搁置这个议题,英国人不同意,认为公使代表英国女王,应该第一个谈清楚。
朱敬伦不得已发火,以停止谈判相威胁,才让包令暂时放弃继续纠缠这个问题。
双方接下来谈判了广州贸易问题。
“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你们应该清楚,你们跟我们在广州城对峙、互相攻击了一年多时间,广州城内外的老百姓对英国人没有任何好感,任何英国人出现在广州,都有可能遇到危险。我们不能冒险让英国商人进入,这是不负责任的。”
“我们不需要贵方负责人,如果出现了危险,我们的领事自然会根据领事裁判权来进行裁决。”
“你们何必急于一时,换约完成之后,我们就不会在阻挠。也是给我们一个缓冲期。”
“我们需要贸易,我们的商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我们不是来旅游的,每耽误一天,都是巨大的损失。他们的损失,就是整个英国的损失。”
“我们已经在想办法促进贸易了,你们应该已经了解到,我们的总督和巡抚都在广州城号召商人来新安进行贸易了。这在以前你们恐怕想都想不到,可是他们做了,你们应该给他们耐心,应该体谅他们的难处。如果因为你们的焦急,而导致他们的努力失败,我保证你们会后悔的。”
英国人拿出了一系列统计数据,告诉朱敬伦,在日益增长的新安贸易中,英国商人的利益并没有得到保证,目前新安的大小商人,都不太乐意跟英国人做生意,让他们损失惨重,所以他们需要到广州去得到补偿。
朱敬伦批驳道:“广州的商人都来新安了,即便他们去了广州,也无法扩大任何贸易,新安商人之所以不愿意跟你们做生意,那是因为就在不久前你们才攻击了他们的同胞。而且还偏激的跑到他们的家乡,跑到乡村去杀人放火。你们应该清楚,我们国家的人,对乡村格外的敏感。你们让他们很生气。”
“我们承认事实。但你们也必须承认,由于他们的偏见,已经让我国商人承受了不公平的待遇,战争是军人的事情,这些商人却没有参与其中。我认为由他们来承受后果,这是最不公平的事情。”
“如果我们能解决公平问题,是不是你们可以保证暂时不要求去广州,将广州贸易问题留待日后解决?”
朱敬伦一个反问,让英国人讨论了一刻钟,最终对扩大贸易的渴望,超出了进入广州的象征意义。
他们询问如何解决。
“很简单,建立一个允许所有人参与的商品交易所,所有商品采取挂牌竞拍的方式,这样贵国商人一定不会收到趋避对待的。”
英国人觉得这个方法很好,提出由英国负责筹建这个交易所,朱敬伦明确拒绝,英国人又建议双方合作共建,朱敬伦依旧拒绝,表示这种请没有商量的余地,最后妥协之下,允许英国人对交易所账目进行监督。
事实上这个权力最后其他国家也获得了,因为朱敬伦干脆将交易所办成了开放式交易所,凡是在交易所中有登记注册的商人,他就有权力申请查看与自己有关的相关账目。
谈判十分艰难,有时候双方会为了莫名其妙的一个条款争一整天,回头双方又都觉得该条款没有意义,有时候又会在重大问题上迅速到莫名其妙的达成一致,总之谈判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
但是有的问题如同死结一样怎么都解不开。
比如英国人始终坚持不同意朱敬伦设置的厘局对英国商人抽厘。
“我们之前已经谈到,就英国商人厘金用途问题,我们保证厘金将用于改善贸易环境,并且同意贵国进行监督资金流向,这已经是我们最大的让步了。”
“既然我们已经跟你们的朝廷签订了相关的征税条约,你们就该无条件执行我不知道你们在这个问题上坚持有什么意义,这完全没有法理依据。”
“我提醒你们,目前我们还没完成换约,相关条约还没有生效,我们所谈的,也不过就是半年的临时程序,你们才不应该如此无力的坚持。”
英国人又要继续讨论条约问题,朱敬伦直接站了起来。
“最后一次,我们可以答应,英国纺织品不用抽厘,英国棉花不用抽厘,英国一切商品都不用抽厘,但只有一件商品,鸦爿,必须抽厘。否则我宣布立刻停止谈判。”
鸦爿贸易在英国确实是喝法的,但同样在英国也是不符合道德的,尤其是他们的女王,多次明确自己的态度,甚至称呼英国的瘾君子为不名誉的,让英国上层的瘾君子们都不敢公开自己的乐趣。
英国始终不承认两次战争是为鸦爿而打,坚持他们是为了贸易而来,可是不能否认的一点是鸦爿贸易超过英国其他所有商品的贸易总和,每年高达三千万两的贸易量,可以说有鸦爿贸易和没有鸦爿贸易,中英贸易之间的关系是完全不同的,少了鸦爿贸易,英国对中国贸易就是巨大的逆差,而有了鸦爿贸易甚至可以取得贸易盈余。
而鸦爿贸易的一半,都是出口到广府,所以双方所谈的这个商品,价值上千万两,以目前的厘金税率,朱敬伦每年能抽取上百万两银子。
英国人很纠结,一方面是自己知道鸦爿贸易的不道德,一方面又有巨大的贸易逆差压力,又要面临朱敬伦的威胁,他们讨论了相当长时间,也没有达成一致,不得不建议休会,他们需要回香港进入更大范围的讨论。
英国人这一场讨论讨论了三天,最终他们妥协了,但是他们提出了要求,要朱敬伦必须保证,一旦完成换约,目前所谈的章程立刻终结,被生效的条约取代,并且一定要写入章程之中。
TJ条约善后通商章程中明确规定了鸦爿贸易的合法化,以洋药之名进行抽税,税率依然是值百抽五。
同时英国人重申了他们的权力,那就是有权力监督朱敬伦所抽英商厘金的用途,他们并且提出,这些厘金只能用于扩建新安境内码头等贸易设施,而且这些设施必须对英国商人开放。提出朱敬伦动用这些厘金,必须得到港英政府的同意。
朱敬伦严词拒绝了,表示愿意接受英国人监督英商鸦爿厘金的流向,也保证这些厘金的用途为保障和服务于贸易,但是不同意由英国人决定朱敬伦是否可以动用这些资金。
这其实就是一个解释权的问题,朱敬伦只需要给英国人一个合理的解释,就能将这些钱用到很多地方,比如朱敬伦拿这些钱建造军舰,然后告诉英国人是为了保护贸易,英国人也没办法。可是一旦让英国人掌握资金的批准权,他们很有可能以军舰不属于贸易范畴,而拒绝拨款。
又进行了数天的激烈交锋,双方对条款进行增补之后,终于达成了一致。
朱敬伦答应,抽取的英商厘金,如果需要采购中国无法生产的物资的话,将优先考虑向英商采购,同时这部分厘金如果用于修建码头,购买港口机械的话,也将优先聘请英国工程公司进行施工。
朱敬伦则获得了这批物资的决定权,大需要在使用之后,向英方解释资金用途。
这时候已经到了12月底,激烈的谈判竟然谈了一个月。
很多地方朱敬伦都做了让步,当然他想得到的,他基本上也都争取到了。
总体来说,朱敬伦对这份章程是认可的。
因为相比而言,他其实更需要这份章程,意义远超章程本身。因为即将到来的明年,第二次鸦爿战争将再一次打响,规模更大的战斗将燃烧到京城。之后咸丰皇帝逃离BJ并且死在承德,慈禧太后垂帘听政,并且跟顾命大臣发生权力之争,发动军事政变除掉了这些人。
总之中国权力中心将有两年时间处于混乱之中,这是朱敬伦攫取GD一省作为基业的最佳时期,所以他需要在这之前,跟满清朝廷撇开干系,好让自己可以在即到来的战争中独善其身,其实他打算效仿的就是义和团时期,洋务派大臣们的东南互保政策,东南互保虽然造成了中国权力的分裂,但却也有效的在战争期间,将东南各省与中央朝廷划清了界限,得以保住这些地方不遭受战火的荼毒。
等到中国权力中心稳定之后,朱敬伦也就不需要遵守他们跟英国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了,朱敬伦那时候打算以du立的姿态,正式跟英国人谈判正规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