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国崛起1857 > 第五百四十九节 统一教育

第五百四十九节 统一教育

    丁日常来到天津,也没得到好评,因为他做的比曾国藩更刺激人。? ?

    丁日常的做法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安抚洋人,不惜一切代价的安抚洋人。

    他一到天津,马上调拨资金帮洋人重修教堂,修缮育婴堂,严刑审讯涉案人员,好言抚慰洋人。结果惹的天津士民人人骂他丁鬼子、丁小人。四处张贴无头告示,揭他在苏抚任上腐敗受贿的不法情事。

    丁日常没有曾国藩那么看重名誉,对此根本不在乎,说:“做官的谁不被人骂?官越大,骂的人越多。宰相肚里能撑船,他骂他的,我行我的。”

    朝中言官弹劾他,他还敢大张旗鼓的跟那些清流言官打对台。

    他上书说,国家大事受迫于清流,才导致国家受无穷之累,将两次鴉片战争都归罪于清流们毫无理智的一味主战。

    丁日常的态度倒是赢得了洋人的一些好感,暂时威胁之词少了一些。

    丁日常出自曾国藩的幕府,跟李鸿章共事过,李鸿章现在迹,手握大权,时常保举丁日常,在曾国藩面前也对丁日常赞誉有加,可是丁日常这个人做官不太廉洁,这一点曾国藩之前不太认同。

    但是曾国藩明白,这种乐于同流合污的人中,也有人才,比如李鸿章就是一个,现在看来丁日常也是一个。

    看到丁日常将外人对自己的苛责一下子都吸引了过去,曾国藩慢慢换过一口气,他慢慢接受了目前的现状,那就是他只能在外界的责骂和顾全大局之间选择其一,他选择宁得罪于清议,不敢贻祸于君父。

    此时在大明,也是民意汹汹,洋教在整个中国都是没什么市场的,不然他们也不需要靠办育婴堂,从小培养教徒,不用收拢一大帮子地痞无赖,可以说在中国士大夫精英之中,对于洋教是没什么好感的。

    哪怕是之前对办工厂、开港口等新式产业比较支持的新派人士,在面对洋教的问题上,也抱着抵触的心态,这一次他们集体失声,没人为洋教呐喊,结果报纸上天天刊登着大家对曾国藩的失望评论,显然都出自那些保守士大夫阶层,而之前他们是曾国藩最坚定的拥趸。

    他们之前拥趸曾国藩,也是因为曾国藩告诉他们,多办一所学校,将来就少一座教堂,多收一个学生,将来就少一个洋教徒。可以说他们之前支持曾国藩,完全是出于内心深处一种文化排外心态,是出于对洋教的方案,仇视和憎恶。因此曾国藩的鼓动,反而是那些越保守的人,越拥护。

    但是现在他们看到曾国藩面对洋人时候的软弱、迁就,他们突然觉得之前跟随曾国藩完全就是一种耻辱,一切都是谎言,曾国藩不敢对抗洋教,那么曾国藩办的学堂也就不可能对抗洋教。

    这些人完全不以理性的方式来思考,在他们的教育中,从来就没有理性的基础逻辑学的内容,连数学几何都不学的人,往往也就只能以感性的视角看问题,曾国藩办的学校,那跟曾国藩反不反洋教没什么关系,但他们就是这种态度,因人废事,竟然开始砸毁一座座他们修建起来的学堂。

    这种事朱敬伦就难以接受了,他并不认可曾国藩修建的那些学堂,因为出于对保守派的妥协,为了得到这些人的支持,曾国藩跟这些人建的学堂中,竟然拒绝教授数学。为了应付科举,他们的办法是集中挑选可用之才,请名师教导,这完全是一种精英教育,依然是文化垄断,跟他们之前排斥普通学生进学堂一样,相信一般学生也享受不到这种补课的待遇。

    但朱敬伦向来是一个正面看问题的人,尽管曾国藩办的学堂有千般让他不满,可最起码大大提高了入学率。曾国藩在大明三年来,跑遍了两广、福健三省,尽管没能完成一村一孔庙的大业,可是也建了将近十万所小学堂,尽管都是私塾性质的小学堂,但是招收的学生,却让大明的适龄儿童接近八成进入了学堂,学不到数学知识,至少他们可以识字了。

    可现在一味的砸毁的话,实在是太过可惜不说,对大明国来说,也是巨大的损失。

    结果砸学堂的风潮一起,朱敬伦立马行动起来,直接以皇命,晓谕大明各府县,要求各地知府、县令务必制止这股风潮,还告诉广大地方官员,下一次大计(考核)就将以各地学童入学情况为范围,只考地方教育,无法保证教育的,政绩再好也得不到好评,得不到升迁,如果能最大程度保证教育的地方官,哪怕政绩稍有差意,也可以优先考虑提拔。

    他亲自出面,当然也没有完全绕过官府,陈芝廷以相身份、负责教育的礼部,以及礼部下设的教育和科举两司也分别向地方下达钧令,皇权、政权同时表态,表示了对教育的最大重视,也调动了所有地方官的动力。

    各县的警察纷纷下乡,守护一座座学堂,警力一时不够,朱敬伦甚至调动了五万軍队。

    还好,砸学堂的情况虽然各地都有,但大多还是个案,没有形成席卷式的运动。主要原因还是学堂都设在孔庙之中,当地士大夫虽然对曾国藩不满,但是大多数人可不敢对孔子不敬,因此即便是砸学堂的案子中,也没有砸孔子圣像的,没有砸毁孔庙的,他们主要的行为是将孔庙中的课桌板凳扔出去,把学生赶出去,把教师遣散而已。

    大明上下积极努力,用了一年事件,才平息了这次风潮,而且借此机会,地方政府第一次直接介入了乡下的教育事业,在之前乡下老夫子们团结一致的情况下,县政府还真的无法挑战几百年来皇权不下乡的惯例,而现在在他们精神信仰崩塌的情况下,大多数乡绅对教育完全失去了热情,不愿意关心,反而给了政府介入的机会。

    另一个重要原因则是大明财政这两年有所改善,中央财政有一定的能力应付全民规模的小学教育了。现在不需要民间自筹经费办理教育,自然也就不需要让民间享有办教育的权力,干脆直接接过来,完成教育体系的统一规划。

    这些都是后话。

    就在天津事件闹得纷纷扬扬的时候,上海方面,李秀成终于动了总攻。

    十二门1ooo磅巨炮,开始朝着英美租界开火后,英国人终于抵挡不住,6oo公斤中的炸弹不断的爆炸,对这个时代的軍队来说完全没有见过,因此精神打击极大,反倒是实质性伤害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普法战争中,法国皇帝带着几十万法军投降,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在克虏伯大炮的密集轰炸下精神意志崩溃,真正炸死的人其实没有多少。现在英美联军在巨大的精神压力下,终于决定不在坚守,他们选择了出击,与其白白挨炸,反倒不如反击。

    他们反击的目的并不是要打败李秀成,他们的目的是突围,保住有生力量从上海突围,等待国内援军到来后,在进行反攻。

    但是当他们用机枪来防御坚固阵地的时候,太平军拿他们没办法,可他们走出了工事,马上就遭到了优势兵力的太平军迎头痛击,太平军的军事素养不如他们,但是架不住人多,他们不懂得排成军阵边打边装填,但是他们懂得打一直接冲锋,最后英美联军的突围就变成了两方互相突击的大混战,一场白刃战过后,双方都死伤惨重,太平军甚至伤亡更多,但太平军伤亡的起,而英美联军伤亡不起,开始出现了投降情况。

    最先投降的是洋人重金从租界中雇佣的华人士兵,之后是各国流浪汉、冒险家组成的杂牌军,英美正规军反倒是看到突围失败,返回了租界之中,但是他们此时的兵力,已经不足一万人了。

    这一万来人的孤军,在跟国内联系之后,在确认没有援军,并且争得了国内同意之后,他们选择了跟李秀成谈判,他们愿意有体面的投降。

    李秀成答应了洋人的所有要求,只要求他们交出武器,老实待在战俘营中,并且保证给他们提供粮食物资,答应不会虐待或者杀害他们。

    于是英美联军残存的6ooo正规军也投降了。

    6军投降之后,李秀成的大炮开始对准在吴淞江上游弋的英国炮艇,那些炮艇现太平军有威胁到他们的大炮之后,选择了撤离。

    至此整个上海落入李秀成手中,英法美等国軍队全部投降或者被歼灭,他们在上海唯一存在的军事力量,就只有控制长江口的英国舰队,连吴淞口炮台都很快被太平军攻占。

    此时洋人完全陷入了被动,上海他们无论如何是不愿意丢弃的,可是法国已经在7月19日跟普鲁士开战,法国人在结束战争之前,不可能抽调力量来东方,英国人实行的募兵制,往往大规模的6军都是为某场战争而招募,平时保持的兵力并不多,他们即便是打算为了跟太平军开战而募兵,也不是一时半会能办好的。

    英法都没有力量马上介入长江流域的战争,可是在上海的贸易利益,他们一天都不想损失。这时候他们想到了要跟太平军谈判了,之前可一直是强硬的威胁太平军不能靠近上海,之前上海在他们眼里根本就不是一个可以谈判的问题,现在他们却觉得谈判似乎是最好的选择,于是他们找上了跟太平军一直是准同盟关系的大明,希望大明向太平天国转达他们的诚意。

    大明很痛快的答应愿意帮忙从中斡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