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毅势如破竹,张燕、素利、张飞各有收获之时,青州也上演了一场好戏。
由于采取了飘忽不定的战术,搅得袁绍军团人人自危,他马上与曹操言和。而曹孟德呢?见李毅轻而易举又拿下袁绍数郡已成定局,心中也是大惊,暗自后悔不该与袁绍摩擦,而减弱了北方这道屏障。
曹、袁两人一拍即合,从剑拔弩张,到握手言和。袁绍也把重兵从南方调到北边。但袁绍毕竟是实力大损,他如今的兵马已经不满十万之数了。
就在袁绍有所行动,还没有展开之时,不想让赵云嗅出了味道,他趁袁军士气大损之机,连占齐国、济南国两郡,还把平原郡黄河以东的兵马,赶到了河西,这青州基本上姓了李。
一个不大的动作,就收获如此丰厚,让李毅也不敢想象。而再往南打,就要与袁绍展开艰苦的攻城战,伤亡自然不少,补给也是一道难关,而后方的文丑、阎柔还有待解决,于是李毅决定撤兵回军了。
调刘备、关羽、张飞驻守青州,甄尧驻防中山,麴义守卫河间,而把赵云、素利两员大将后撤回蓟城。没了后顾之忧,李毅率领胜利之师凯旋而归。
王师来至鄚县,那气势如虹,无坚不摧之势,让守军感到无比的震慑。守将阎柔坚持了十数天,兵马损失惨重,已经没有再耗下去的实力了,而李毅不但兵精粮足,而且迅速解决了战斗,让他阎柔拿什么来与其抗衡?
阎柔不是袁绍的死党,他还不会为其殉葬,识时务者为俊杰,这位智勇双全的好汉,终于大开城门,出来迎接李毅入城。
收了一员上将,又结束了河间的战事,李毅是双喜临门,他意气风发的赶往了涿县。
而此时的涿县也形势大变,张飞与文丑打打停停,最后竟然在两军阵前聊上了天,这在军事史上也极为罕见。
李毅的到来,让文丑有了一种震撼感,尤其是赵云也在其中,这个他见了就头疼的汉子,不可不说让文丑佩服的五体投地。
蚂蚁不能撼大树,繁星之光怎能同皓月争辉?文丑终于低下了高傲的头,他跪倒在李毅身前,俯首称臣了。
北方无战事,暂时获得了安定,可是南边却又爆发了冲突。为了争夺荆州的归属,曹操与刘表终于开战了。
曹操手下战将云集,谋士也群星璀璨,其实力雄厚,可与李毅一较高下。
而刘表呢?只有蒯良、蒯越一等谋臣,而战将呢?魏延、黄忠武力不低,却不得重用,在长沙太守韩玄帐下埋没着。除了这二人,还有大将文聘、甘宁,但也都籍籍无名,分别在荆北、荆东过着平庸的日子。
重用蔡瑁、张允、蔡中、蔡和等一群无用之徒,那此战的结果可想而知,刘表大败亏输,仓皇南逃,将北荆州拱手送与了曹操。
这还是有长江天险帮忙,否则刘表将无立锥之地。
占领荆北,入川的门户洞开,蜀中汉帝刘璋才登上宝座没有几载,便发现做了个极大的蠢事,引来了曹操这个奸雄。刘璋暗弱无能,怎么是曹操的对手,只短短数月,便被曹孟德取了巴蜀之地。
得蜀而望陇,汉中王张鲁,也顺道被曹操擒获,如此一来曹孟德实力大增,比起李毅也毫不逊色。
此消息传到诸侯耳中,都是大惊色变,尤其是马腾,自曹操战败李傕、郭汜,他便惶惶不可终日,而如今曹操几乎囊获了中原,又大军集聚长安,怎能不让马腾心惊胆战?
除了右扶风的马氏,李毅、孙策也十分惊诧。李毅费尽心机,才夺了袁绍的几个郡,而曹操呢?大军一出,竟然占领了半个荆州,连带一个完整的益州。这怎么能不让李毅震撼呢?
孙策就更不用说了,他占领了江东之后,除了巩固发展,便把目光盯向荆州。没想到在嘴边的鸭子,硬生生被曹操夺了去。要不是孙策陈兵庐江,给刘表以声援,恐怕整个荆州就姓曹了。
这也是曹操时运昌盛,他所面临的对手,都是一群无能之辈,因而轻易得手。
不过李毅也有收获,贾诩出征两年,终于凯旋而归,并且带回来丰硕的战果。坚昆、呼揭、西域诸国尽皆归顺,大宛、乌孙也纳入了李毅的疆土。
如此巨大的成功,自然不比曹操差,因此贾诩也被册封为镇西将军,位列张英、于冰之后,而排在五虎将之前。
其实占领坚昆、呼揭、乌孙都只是增加一块领地,而大宛就大不相同了,其盛产名马,汗血宝马举世无双。而李毅等人的坐骑,正在慢慢变老,而贾诩又不失时机的带回来数千匹宝马,虽然绝品不多,但足可任李毅等大将更换了。
就在李毅欢天喜地之际,马超带着妻子甄道,妹妹马文鹭,堂弟马岱前来投奔。看马孟起一副沮丧的样子,便是出了什么大事。
果不其然,李毅稍加询问,便得知马腾老将军遇害了,而罪魁祸首却是其岳父老泰山曹操。这可实在难办,一个是岳父,一个是连襟,两个都是至亲啊。清官难断家务事,李毅可真是愁眉苦脸,让他难于做人了。
就在李毅纠结的时候,徐州出事了,是下邳太守曹洪,与广陵太守陈宫起了摩擦。
“马超愿带一哨人马,前往徐州平灭曹洪。”马超一副誓报血仇的样子。
这不是让甄芙和曹菁互掐吗?李毅心中一沉,他看了一眼凶光毕露的马孟起,不再该如何回绝。
“孟起稍安勿躁,这事态还未发展到刀剑相向的地步。只要有回旋余地,我们就不要与曹公发生正面冲突,毕竟是亲戚嘛!”张英神定气闲的说道。
张英是一语双关,她即卖了面子给曹菁,又点醒马超,都是亲戚,没有亲疏之分,不是不为他撑腰,是有难言之苦。
马超桀骜不驯,但在张英面前,他还是有所收敛的。那是因为马超耳濡目染,用亲身经历体验过张英的能力,他是从心里往外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