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干就干,回到家的当天晚上李睿就去找他父亲询问私人打造铁器的要求。
李景找来了孙班头,他自己对这事也不是十分了解。
“少爷要打造铁器?府衙治下就有专门的官营督办,打什么铁器可以找他们。”
“孙班头,我想的是自己打造铁器,而且还包括刀剑。”李睿毫不避讳的告诉孙立自己的要求。
“打造铁器也不是不可以,只不过需要朝廷的文书,每一件生产的铁器都要刻上专门的标记,使用多少生铁,打造多少铁器都要定期向府衙报告,买卖铁器也要留下详细信息,不得私自买卖,而且还要定期交一些杂税”
听到孙班头这么一说,李睿才知道原来古代的一系列管理手段很完善了,这倒是让他放心了,只要能产铁器,一切都不是问题。
孙班头说五天之内就把手续办好。
现在的问题是没有专门的打造铁器的匠人,就算他拿到了许可证,也没有办法生产。
孙立向他推荐了一个已经辞退的老铁匠,家住城东头,能打一手的好铁,只是受了伤,不能干重活,但是手艺和经验肯定是在的。
一大早李睿就带着胡勇赶往城东,去找那个徐记铁匠铺,孙立推荐的人叫徐福,家有两个儿子,四个孙子,一家人都在徐记铁匠铺打铁。
刚靠近铁匠铺,就听到一阵叮叮咣咣的打铁声,声音浑厚有力,一听就知道是个打铁能手。
李睿和胡勇站在铁匠铺的门口,感到一阵火热,现在虽然已经是夏末,天气还是很热,更何况里面还烧着熊熊得烈火。
铺子里一个老者坐在凳子上,抽着烟,两个大汉,一个拉风箱,把风箱拉的呼呼作响,另一个手持铁锤,正在使劲敲打着铁块,一锤子下去明显能够感觉到铁块在变薄,还有几个半大的孩子,在另一座炉子边,也在模仿两个大汉,合力在敲打着一块生铁。
看着李睿走过来,老者站了起来,其他人依旧在自己忙自己的。
“公子,有什么需要?”老者也没让李睿进去,里面的确很热。
“不知您可是徐福,徐老先生。在下李景,受孙班头指引而来。”
“原来是府尹大人的公子,小老儿失礼,鄙人徐福,不知公子寻我何事。”
“在下听说徐老打铁远近闻名,尤其是百炼钢,手艺如火纯青,今日特来请教一番。”
徐福本来听李睿夸他手艺好,还非常的自豪,一听李睿来请教,立刻脸色变差,“请教不敢当,这打铁不比吃饭,胃口大可不行,要是磕伤碰伤那不得了,公子唇红齿白的样貌可不要毁了去。”
“你这老头,好生无礼,不过就是打铁而已,我来跟你试试。”胡勇一听徐福的话就气不过,撸起袖子就打算自己上。
李睿阻止胡勇的冲动,他知道就算是十个自己打铁也比不过他,胡勇就算有一把子力气,真要打铁肯定也是不如人家,但他提出请教当然不是想真的比试打铁的技术。
“在下还是个孩子,比武的肯定不行,但是我有一种手艺炼出的铁比你的百炼钢还要好,而且更省时省力。”
“不可能!这天下我就没听说,有谁打铁的技艺比我父亲的百炼钢还好”在里头拉风箱的大汉停下手中的活,站了起来。
“海儿,不得无礼,既然公子这么说想必一定是有些东西,府尹大人的儿子还不至于信口开河,山儿带着孩子们都去后院,我和李公子聊聊。”两个大汉带着孩子都去后院了。
“公子不妨有话直说!”徐福,把手里的烟斗在火炉边,倒过来敲了几下,烟灰都掉进了炉子里。
“姜还是老的辣,小子这点心思还是瞒不过徐老,我在城外桃源山有一个庄子,庄子现在想开一个铁匠铺,缺一个像您这样的指挥,当然您这一家子我们庄子都要了,铁匠铺收入有您一份,每个月十两的补贴。”李睿把这些诱人的条件都提了出来,他来之前就打听过,铁匠铺收入不多,这一家十多口人根本不够吃喝,四个半大小子正是在长身体的时候。
徐福显然有一些心动,但是他就想把这层手艺传下去,他也舍不得自己的铁匠铺。
“而且徐老,我知道您的百炼钢是反复折叠锻打变形而成钢,但是我有一种方法可以直接得到钢块,把生铁加热到流动,利用风箱或是撒入精矿,用木棍不断搅拌,使之成钢。”李睿抛出了自己的杀手锏,虽然具体怎么做他也不知道,但是最起码,他能提出一个方向。
徐福听到李睿说炒钢法,他虽然没听过,但是觉得到是可以一试,“既然公子盛情相邀,若是拒绝就显得不识抬举了,三日一到,我将整个家搬到公子的庄上。”
两人商量好,以后的铁匠铺规划,李睿准备把后山的那块空地留给铁匠铺,并跟他谈了一些铸剑的见解,尤其是打算以后要制造宝剑,徐福一听说李睿要打造出天下第一的宝剑整个人都觉得精神了,这对于铁匠来说是无上的荣誉了。
找好铁匠之后,李睿就让胡勇跑一趟庄子,告诉何管事,着手修建铁匠铺,并且召集人手开采后山的铁矿石,如果可以最好是在山腹修建一个地下的仓库,即可以用来存放物品,也可以用来防备不时之需。
接下来就等着孙班头的许可文书,还有徐福一家到位,铁匠铺就可以正式开工了,他一直想要打造一把宝剑的梦想快要实现了。
所有的事都在按着计划有条不紊的发展,太白居的生意蒸蒸日上,酒庄建设生产也按部就班,孩子们培训也是一日比一日进步神速,等第一批武器打造出来,组建商队的事也要提上日程,开始向周边几个府推广自己的酒了。
再有一段时间自己也要参加童子三试的最后一试院试,取得生员的资格才能够参加科举考试,这不像华夏古代的科举,不是必须要在官家的学堂学习,只需要有资历的书院都可以自行培养人才,一直到高中状元,所以他考得秀才之后便要去白鹿书院学习,那里有这天下最优秀的一批读书人,不但学识渊博而且日后官场之间也能相互照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