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黑色旌旗 > 27

27

    谢奥塔-塞雷斯克地区,苏芬卡累利阿边境上一片辽阔的丛林,距离通泰里87公里、距离伦博洛沃124公里,向北,则距离芬兰境内的军事重镇武奥塔不足100公里。

    自从苏芬关系趋向紧张以来,边七集下属的第十坦克军便在这里安排了一个坦克旅,以保证在战争打响的时候,可以迅速向扼守曼纳海姆防线中路前沿的武奥塔实施突击。

    进入三月份的谢奥塔-塞雷斯克还是一片冰天雪地的世界,前两天的一场北风,又为这里带来了一场寒流,像今天,即便是正午时分,气温也有零下四十几度,骑在马上,鼻孔里呼出来的热气,几乎一见风就会变成冰渣子。

    我骑在一匹枯瘦的老马背上,整个身子蜷的像虾米一样,冻得几乎完全失去知觉的脸,深埋在腥臭的马鬃里,希望能靠这样的方式躲过风雪的侵袭。

    在卡累利阿这样的近极地区,三月份的白天是很短暂的,每天太阳都是从东南方升起,在天空中划出一道四分之一圆的半弧,而后就在西南方落下去了。而我呢,会在每天天不亮的时候就从通泰里出发,沿着苏芬边境线一路向东北方向巡行,先后走访十四个边七集下属部队驻地、九个前哨站、四个边境地域的集体农庄。这样的走访一趟下来大概需要两到三天的时间,而在过去的半个月里,我已经先后走了五个来回。

    “骑老马的胡萨克,”这是边七集边境驻防部队的士兵们给我起的绰号,“胡萨克”在哥萨克语中是信使的意思,而我所充当的角色,也和信使差不多。

    卡累利阿地峡地区地理环境复杂,气候条件恶劣,邮政电报局的人往往会把需要发送给边境驻军士兵的家信留存起来,每一两个月,随同军需物资一同送到部队驻地。而现在,我以通用物资供需站的名义,将这份送信的工作接了下来,信件每两天递送一次,无论什么样的天气,都不断绝延后。

    记得第一次送信的时候,我在靠近波塔塞斯赫驻军营地的时候,差点被值暗哨的士兵开枪打死,而现在,十几个部队驻地的士兵几乎都认识我,不管我到了哪里,都会受到热情的款待。

    横亘在冰原上的谢奥塔-塞雷斯克林地就像一头匍匐的巨兽,快要坠下地平线的惨白色太阳,就那么有气无力的悬挂在林带与地平线的交接处。(本章节由网网友上传)

    驮着我的枣红色老马停下了它的脚步,“吭吭”的打了两个响鼻,紧接着又甩了两下大头。

    我抬起胳膊,把头上的防风帽往额头上压了压,挺起腰朝白茫茫的前路上看了一眼。前方距离我不到十几米远的地方,正有三个抱着枪的士兵从雪地上爬起来,他们身上的白色披风将他们与雪地融为一体,不仔细看的话根本就看不出来。

    “嘿,胡萨克!”三人中领头的是一名中士,他远远的朝我打了声招呼,而后便带着两名士兵跑过来,一边搀扶着我下马,一边笑道,“这该死的鬼天气,原本还以为你不会来了。”

    “怎么能不来,我这里可是有你们部队的三十几封信呢,”我笑着从马背上爬下来,因为双腿发麻的缘故,落到地上那一刻还险些摔倒,幸好旁边的两名士兵及时扶住了我,“哦,还有阿布拉姆同志要的报纸。”

    中士叫什么名字我不清楚,但我却知道他们这支坦克旅的政治委员,阿布拉姆·安东诺维奇中校,一个才刚刚四十岁出头的中年人,是个出身骑兵部队的军官。

    “辛苦你啦,”中士解开披风前襟的系带,将披风摘下来披在我的背上,随后,在我后背上轻轻一拍,笑道,“走吧,我带你去营地……瓦西里,帮胡萨克把马牵上。”

    旁边的一名士兵应了一声,从我手中接过马缰。

    说真的,不是我自我感觉良好,在过去所跑过的这些驻军部队里,我绝对是个极受欢迎的大好人。边七集的士兵来自苏联各地,他们驻守在这环境恶劣、穷乡僻壤的地方,唯有偶尔收到的家信能够给枯燥而单调的生活带来些许乐趣。过去,他们需要等上两三个月才能享受一次这样的乐趣,而由于我的出现,这种局面才得到改观,至少家乡的来信他们可以及时收到了。

    再有,我给他们带来的还不仅仅是家信,还有既可以调剂精神状态又贴合革命主旋律的故事……

    “胡萨克同志,今晚你会在我们的营地里留宿吗?”正想到讲故事的事,替我牵着马的士兵紧追两步,走到我的身边,一脸期盼的问道。

    我扭头看看他,士兵很年轻,最多也就是十六七岁的样子,稚嫩的下巴上还没长出胡须,只有一层淡淡的绒毛。

    绰号被叫得次数多了,似乎就成了名字,我敢说这小伙子都不一定知道我叫什么,“胡萨克”似乎就成了我的名字了。

    “恐怕是的,”我看了一眼西边的天际处,在天地相接处,只有一抹淡淡的余晖还映衬在雪原上。

    “那你还会继续讲上次那个故事吗?”小伙子紧跟着追问道,“玛丽娅·尼基福洛夫娜同志她们能顶得住那些可恶的白匪吗?她们可是只有五个人……”

    “是六个人,瓦西里,是六个人,”背着枪走在一边的那个士兵替他更正道,“你把瓦斯科夫准尉同志忘记了。”

    “我可不喜欢瓦斯科夫准尉那样的人,他太骄傲了,”小伙子撇撇嘴,嘀咕了一声,而后,又不无遗憾的补充了一句,“真遗憾,那些从莫斯科来的人还没有走,也不知道今晚有没有机会继续听胡萨克同志的故事。”

    两个士兵讨论的正是我上次来的时候所讲的故事,故事大概内容,是一个名叫瓦斯科夫准尉和他指挥下的五名女兵英勇抗敌,保卫新生苏维埃政权的事迹。

    没错,整个故事实际上就是作家鲍里斯·瓦西里耶夫那部脍炙人口的名作《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我甚至连里面几个主要角色的名字都照搬了过来,唯一改变的,只是时代背景——卫国战争改成了保卫新生苏维埃政权、反击白卫军的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要将一部革命题材的主旋律小说改换成口头叙述的故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毕竟相对于小说来讲,口头讲述的故事需要更强的趣味性和感染性,否则的话,就没办法吸引听众,更没可能在听众的脑子里兴成画面感。

    不过,幸好的是,我做起这种事情来却是驾轻就熟的,其中需要的小技巧还难不住我。

    第一次来谢奥塔-塞雷斯克驻军营地的时候,我是很偶然的开始讲述这个故事的,最初跑来听故事的也只有区区十几名士兵,随后,每次我过来,跑来听故事的士兵就会多出很多。三天前的那个晚上,我讲故事的地点便换成了营地中心的空场,三堆篝火的旁边,聚拢了数百名士兵。那天晚上,我正好讲到瓦斯科夫准尉带着五名女战士去消灭两名白匪军,结果却遇上了16名敌人,在原著中,这是西牛岭战斗的情节。

    “莫斯科的人?”我没有过分关注讲故事的事情,整个故事原本就在我的脑子里装着呢,倒是年轻士兵无意中透露出来的一个信息吸引了我的注意力。

    “是几个知识分子,来我们部队做采访的,听说他们准备写一篇专门报道我们边七集的纪实文学,”带路的中士抢先回答道,一方面是警惕性低,另一方面也是完全把我当作了自己人,类似这样的消息,中士对我没有丝毫的隐瞒。

    这个消息令我禁不住有一种想要跪地欢呼的冲动,上帝啊、佛祖啊、前哲先闲们啊,我的机会终于再次出现了!

    半个多月风里来、雪里去,卡累利阿地峡边境线一带几乎跑遍,脚指头都冻成了玉米槌,我为的是什么?发扬不怕吃苦、不怕受累的革命主义精神吗?去他娘的革命精神吧!我是想做一个拥有正面形象的“人”,而不是一个拥有正面形象的鬼,如果不是抱有目的,我才不会这么糟蹋自己呢。

    目的?没错就是目的,我之所以在风雪中颠簸半个多月,除了树立起自己的正面形象之外,就是为了等今天这样一个机会。

    月初那一场大病之后,我就制订了要给自己树立正面形象的计划。但通泰里毕竟是“基层”,而且绝对是基层中的基层,这里天高皇帝远,消息闭塞,我在这里即便是做的再多,哪怕比雷锋还雷锋,比焦裕禄还焦裕禄,上面那些大人物也不会关注到我的事迹。

    幸好的是,苏芬边境上的局势越来越紧张了,我很清楚,一场战争即将到来。而作为战前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几个月里,必然会有大人物到边防一线视察工作,至少,也会有负责宣传鼓动工作的领导,来这里转一转,找一些正面的形象做宣传。以正面形象的可爱可敬,来反衬阶级敌人、国外敌对势力的凶恶、阴险,这是战争舆论宣传最惯用的手法。

    我很熟悉这些套路,自然也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只是我从没想过,这个机会竟然会来的这么快,甚至快的让我有些措手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