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洪荒六圣看华夏文明(一年前写的,没事传上来)
最近迷上了洪荒小说,仅以封神一书对洪荒六圣做一次分析。[搜索最新更新尽在]
天道鸿钧,分立六圣,执掌洪荒天地,三界六道。所以六圣各有其道,合为天道,分为圣道,各自不分高下,随天地大势沉浮流转。
大衍五十,天道取其四九,所以大道在天道之上,那遁去的一才是关键。天道与大道的唯一区别就是存在感,大道无始无终,在盘古开天之前,天地未分之时,悬于上方,包容一切,游离其外。而盘古开天,清浊两分,万物演化,盘古用自己的生命成就整个洪荒,将其感悟的道俱现化为三界六道。但是这片天地却与大道有一个唯一的不同——它怕死,是以天道不知何时出现,用以维护洪荒,以期永恒不灭。所以最后当通天教主要打碎洪荒,重立地水风火之时鸿钧出现,将其打断。并赐下药丸,限制三清继续争斗,事实上就是天道打压道门,并为西方教,也是以后的佛门大兴,打下伏笔。这全是三清自取,与他人无关。
说完天道,该讲一下封神的主角——洪荒六圣,事实上六圣分为三股势力,分别是道门三清,西方接引准提,以及超然的人族圣母女娲。
先说女娲。
女娲在书中提及最少,可是却是最为逍遥的圣人,她捏土造人,为人族圣母,只要人族一日为天地主角,她就一日无忧,圣人所争不过道统,面皮。女娲不立大教,没有道统,本身永享人族香火,又为妖族唯一的圣人,招妖幡可号令所有非其它圣人门下的妖族。无论面皮,势力还是自身实力都近乎完美,又尊天道(没有直接杀纣王),虽然在六圣中实力可能不是最强,可本身的条件却最接近老子所定的的无为之道。
然后再说一下西方二圣。
接引准提一见莲花,一见菩提,最后自立佛门,分掌寂灭轮回,二圣根据盘古所化洪荒的启发,将自身的道俱现化出西方极乐世界,可谓是有大智慧,大毅力。虽然其极乐世界有些虚幻无凭,不过这都是封神之后的事情,暂且不提。封神中对西方二圣的描述也是不多,如神龙见首不见尾,不知其所以。
下面则说一下这次的主角道门三清。
封神中的道门是天道最完美的阐述,三清分掌阴,阳,平衡,合起来就是完整的天道,不盈不缺,如同太极一样完美无暇。事实上道门就是天道鸿钧所创,而鸿钧又被称作道祖。只是如此完美的道统最后却支离破碎,甚至威胁到了天道的存在,最后连三清都被鸿钧变相封印,殊为讽刺。可是这究竟是谁的错?
有人说元始天尊以大欺小,勾结外人迫害自家兄弟,非要借天地大势灭杀截教,是道门的最大毒瘤;也有人说通天教主持宝自骄,不通天时,其门下妄阻天下大势,欲以力逆天,布下诛仙,万仙两阵,逼迫原始天尊不得不另求外援,欠下西方好大因果,最后又要打碎洪荒,才另道祖震怒,致使道门三圣皆被限制,为封神首恶。
可我觉得他们都没错。道统之争向来残酷,阐截二教之道完全相反,双方各卫其道,自然无所不用其极,玉清圣人的手段可以理解。上清圣人虽顾全大局,填满了封神榜,其上甚至有金灵圣母这样的内门亲传弟子,以及三宵赵公明这样的**力之辈,可截教万仙毕竟弟子太多,其教义更是深得人心,只要有人渴望成功,渴望走出自己的道,截教道统就不会消失,只要天道大势一过,上清道统自会重新席卷天下,永立在阐教之上,这是元始天尊所不能容忍的,所以他要借这次大势将截教打散,使其气运分散,以便阐教最后发展。是以玉清圣人没有错。
而通天身为圣人,虽然顾念旧情,颇通天时,却也不是泥捏的,可以任其欺凌,弟子教派被自家兄弟伙同外人计算打杀殆尽之恨,即使是普通人也无法忍受,何况通天乃是不死不灭的上清盘古圣人,自然会一怒拔剑,想要鱼死网破也是可以理解。所以上清圣人也没有错。
错的是谁已经一目了然。可太清圣人错在哪呢?
他错在没有坚持自己的道,或者说是没有履行自己的职责。鸿钧出场时曾做歌曰:“一道传三友,阐截两教分。”玉清为阐,上清为截,道尽造化玄妙,演化天道**,可交替执掌教化天地,若如此则他人永无出头之日。可是太清在哪?身为六圣之首,三清之长,他又拥有怎样的权利?在我看来鸿钧就是要他来保持平衡,天道归阐,就压制上清,扶助玉清;天道归截,则压制玉清,扶助上清。他就像太极图上阴阳之间的那条线,虽然飘渺虚无,却是整个道门道统的核心。可是他失职了,也许是他心怀万民,不忍看见人族再有纷争;也许是他不干居于幕后,想要让太清之名在洪荒压过诸圣;也许只是他对自己职责的理解错误,总之他彻底偏向了阐教。并灭掉了截教,致使道门支柱失其一,教义不再完整,道统有缺,乃是真正断送道门霸主之位的罪魁祸首。不过道门不能独霸洪荒,却给了西方教及其他势力机会,才有后来的百家争鸣,佛法东渐。是天下之幸,符合利益均沾的准则,稳定了洪荒中的暗流,致使人族大兴,洪荒逐渐平稳发展,顺应了天道大势。其中一饮一啄,造化之无常反复,可见一斑。
最后说一下三清的道与天地大势。
如同洪荒天地是盘古的道的俱现化,极乐世界是佛门道统的俱现化一般,三清也有各自能够反映出自身道统的俱现化产物,那就是他们的法宝。三人各有一个主法宝,分别为太极图,盘古幡和诛仙四剑;各有一个成道法宝,分别为扁担,三宝玉如意和青萍剑;而老子又额外有一尊天地玲珑塔,以示其为三清之长,六圣之首,也是他执掌道门,镇压诸圣的根基。
先说太清老子,天地玲珑塔为盘古开天辟地而得功德所化,定在头上便万发不沾,立于不败之地。象征太清圣人为盘古三清之首,是天道的认可,就像免死金牌,只要在洪荒天地之中就不受任何灾劫。它是天道对盘古身陨的补偿,老子作为盘古元神所化三清之首,得之可谓正理。同时也是这件法宝使他成为六圣之首,圣人之中的最强,鸿钧让他主导整个道门也是名至实归。而他的主法宝太极图则是整个道门道统的完美镜像,是道门实际领导者的象征。其成道法宝扁担则代表了平衡,是他责任的象征。可惜如此完美的圣人偏离了自己的道,倒向了玉清圣人,却使得兄弟萧墙,道门分崩离析。
玉清元始天尊的主法宝为盘古幡,幡代表秩序,为帝王之物,而阐教的核心思想最后归结为两个字,就是“礼法”。这也是封神之战后一直到现在中华文明的核心思想,是华夏帝国制度的完美体现,所以书中以阐教为主角,是为正。他的成道法宝为三宝玉如意,象征吉祥与和平,是他责任的象征,而阐教的最终目的就是建立一个理想乡,就如佛门极乐世界一般。封神之时人族已成天地主角,需要休养生息,所以注定需要一个教义平和的圣人来教化众生,所谓天地大势,不过是人心所向,通天教主举天下为敌,安有不败之理?然而教义平和的教派不止一个,玉清原始只顾打压自家兄弟,却最终便宜了西方教,连道统也在春秋战国时分为儒,法两家。正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图为他人做嫁衣。
上清灵宝天尊为通天教主,他有教无类,秉性耿直,顾念兄弟旧情,爱护弟子,可谓仁义圣人,是众人眼中的模范。其主法宝和成道法宝皆为剑,诛仙四剑并阵图象征道有多条,条条不同,却皆在天道之中,而截教的核心思想就是截取适合自己的天道,人人可得道,人人可成仙。有点像现在的主流思想,也是天地正宗,大道至理,只是如果当时人族按照他的教义发展是不可能统一管理的,很可能会出现欧洲那种小国林立的状况,毕竟当时的通讯水平,不可能使军政之令即时传达,若无现在看似刻板陈杂的封建礼制统一管理,是不可能将华夏各地整合成一国,人族无法得到良好的修养,中国很可能会像中世纪的欧洲那样野蛮落后,却无能为力。所以书中以截教为反派,是为邪。而他的成道法宝青萍剑象征其开疆拓土,守护种族的责任。封神之前的洪荒是什么样子的虽然书中没说,我们却可以想象出来,在这个妖魔满地,仙人乱飞的世界中人族的资质并不突出,六圣没有一个是人类,书中圣人之下的最强者:孔宣,赵公明,陆压,一为孔雀,一为清风,还有一个虽然不知其本体,不过号称先有鸿钧后有天,陆压道君还在前的人不可能是女娲造出来的。可见人族想成为天地主角有多难了,所以天道需要一个教义强势的圣人来攻略四方,而截教的教义却有利于培养高手,是大劫之前的不二之选,其门下万仙应该就是这一段时间以战养战所修成得正果。奈何最后门人或上榜身死,或魂飞魄散,或归于西方为人嫁衣,成为他人的垫脚石,通天教主最后都被禁足紫霄宫,连道统都在春秋战国时被百家瓜分,偌大的金鳖岛只留下无当圣母一人,在空旷的碧游宫中默诵黄庭.可谓是非成败转眼成空。让人感叹造化无常,唯道永存。
看过封神的人都有疑问,作为主角正道的阐教自元始天尊往下,常常以大欺小,以多欺少,勾结外人,可谓不要脸至极;而作为反派邪道的截教却重情重义,不畏强权,虽有叛教之小人,滥杀之恶人,却尽显其风流本色,可谓虽败犹荣。这却又是为何?事实上当我写以上这段话的时候,脑中浮现的却是道门的精义——太极。纯阳之处生太阴,纯阴之处生太阳。阐教与截教就像阴阳鱼中的那两个点,为大道之极,于大劫中演化天道玄奥,造化非常。彼时纣王无道,陷万民于水火,武王以有道伐无道,民心天道在周,阐教诸仙以阴谋诡计,巧取豪夺为表,行的却是解救万民的功德之事,自然无往不利,战无不胜。而截教以重情重义之名,阻挡天下大势,延误华夏一统,背后却是天下万民的累累白骨,可谓罪孽深重,死不足惜。
(以上背景仅以封神一书所描述的去理解,也许历史上并非如此,不过神话不是历史,可以当作一个架空故事来看待)
最后说一下天道大势,以及封神之后的影响。
之前说过,天道大势乃人心所向,而环境又影响人心,决定了天道的走向。封神之前洪荒中巫妖并行,神魔乱舞,人类在可怕的外力下举步维艰,所以他们需要强大的力量来保障自己的安全,截教应运而起。封神之时人族独霸洪荒,需要休养生息,然而当时的生产力低下,所产生的利益很难正常分配并有效的作用在推动社会发展之上,上位者自认为只有自己才能合理利用这些有限的资源,可又怕他人不服,以至战乱丛生,所以需要礼教来时时刻刻提醒人们人生而有别,以减少矛盾,同时需要法制来约束其他不受控制的外因,稳定社会,以农业为本,进行原始积累,厚积薄发,循序渐进的推动生产力,以期达到质变。
历史上秦汉一统天下,方使分久必合之势烙入人心;隋造大运河连通南北,奠定之后几大盛世王朝的基础;唐宋将华夏思想经济推向巅峰;明将政治制度趋于完善。如果没有崇祯和满清的崛起,中国马上就能实行君主立宪或类似的制度,百年之内皇帝将成为纯粹的摆设,社会完成自主进化。可一切只是假设,崇祯皇帝重掌皇权,满清趁势崛起,强行将大势逆转。
如同3000年前的截教一般,这个华夏最后的王朝绽放出了逼人的光芒,自太祖太宗往下12任帝王皆乃当世人杰,朝中各代人才辈出,将帝国文明展现的淋漓尽致。奈何夕阳虽好,却终将陨落,旧地势力越强大,变革时人们所受的苦难就越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使得利益越来越多,人与人的差距也越来越大,资源需要回归给人民,由人民来创造更多的利益,推动社会发展。而阶级的思想已经成为了阻碍社会发展的源头,人们需要更多自主与自信,民主成为了天道的大势。但是这不符合当权者的利益,矛盾由此产生,新的大劫悄然降临。
天道若轮,常转不止,然其中主角交替往复,沉浮不休。无名以现其妙,有名可观其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