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江东美周郎 > 第一百五六章 表钟繇

第一百五六章 表钟繇

    、月十五。中秋节。天子率百官祭月。

    …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周天子祭月的节期便为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周朝时,天子春分祭日,秋分祭月,夏至祭地,冬至祭天。《礼记》载曰:“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

    自汉武帝“独尊儒术,罢黜百家”始,儒教便一直为汉之正统。所以自汉武帝时,一切都开始遵循儒家的经文礼仪。《礼记》、《仪礼》、《周礼》,这是儒家的“三礼”经典,而这三礼所论述解说的都是先秦时期的礼仪,也即是肝气因为礼仪文化都是源自于周,自“周公定礼。”始作礼乐。

    所以,汉尊儒家礼仪,也便是承周制礼仪。汉天子时节祭祀,也如周天子一般。

    不过,这时虽有了中秋与中秋节的叫法,但还并不算个正式的节日。中秋之夜祭月,也只是限于天子与公卿贵族之家,平民百姓并无此习,也无什么庆祝活动,只同平常一般。中秋节的盛行是始于后世的宋朝,而中秋美食月饼的起源更在之后的元末明初了。

    周瑜在这一日也并没如何大肆庆祝,只是命庖厨做了些月饼,然后当夜召集了徐庶、庞统等人一起饮酒赏月,并品尝月饼。杨修他也请了来一起,少于列席的郭嘉他也请了出来。杨修既答应了他的招揽,那自然并不算外人,所以那日之后,他也介绍了郭嘉与杨修认识。

    钟辣身为朝廷宫员,今夜要在皇宫之中同百官一起随天子祭月,之后还有宫廷宴饮,天子与百官一同赏月饮酒。因此,周瑜没有请钟辣一起来。不过。他今日白天已将月饼装了一盒作为中秋礼品送去了钟猜家中,周忠府上他也命人送去了一盒。

    这些日来,他与钟繇来往频繁密切,常常互相宴饮,又常一起交流谈论书法。钟蒜不止善槽书,也善隶书与行书,他还曾拜过被后世誉为“行书鼻祖”的刘德升为师,跟随刘德升学习行书。

    周瑜这些日来与钟繇交流学习,只觉自己受益匪浅,书法大有提高。而钟蒜也觉受益匪浅,从周瑜身上也学到了不少。周瑜的本身书法造诣虽然谈不上有多高,能称家誉祖。但他却有后世成熟的经验与放在这时来说创新的笔法,而且他当初学习书法临摹过不少名家,也能写多种流派。这方面上。就让钟膘大开眼界,不得不写一个服字了。

    对于钟辞,周瑜也十分想招揽过来。不过这些日来却还一直没有开口。这缘于他的一种矛盾心理,钟猜是他前世十分尊重的一位人物 是自己站在其脚下仰望着的人物。现在这般平辈论交,已然是让他难于想象了,若让钟辞再伦为属下,他感觉自己心理落差太大。出于一贯对钟猜的尊重与崇敬心理,他感觉这般做有种打击与敲碎了自己信仰的感觉。而且真与钟摔成了上下级关系。他感觉自己心理也挺别扭的。所以。他心中一直犹豫,且也怕钟熙不会答应,到时弄不好连现在的这种朋友关系也维持不住,这可就非他所愿了。

    因此,他现在还是与钟繇维持现状,也还一直犹豫着该当如何。不过,认真想想,却也不必这般急于招揽钟辣与让钟锋表态。原本历史上钟辣虽最后是效命于曹魏,但之前也并不曾亮明旗帜地表明过是曹操的属下,他一真是听命于天子与朝廷,也只是奉天子与朝廷的诏令,尽管天子与朝廷诏令实际上都是出于曹操授意。后来曹魏代汉,钟蒜也只是顺而过渡了过去,成为曹魏的重臣。

    现在曹操不能挟天子以令诸侯,钟锋自然也就不会去奉曹操的命令来行事。而有刘晔在天子的身边。周瑜自认也能够对天子与朝廷的行事诏令产生些影响。这样,他也就能够通过天子与朝廷间接控制住钟锋。至少不会再让曹操搂去,到时也就如历史上那般顺利过渡,不必去明着要求钟锋非效力于谁。

    现在,周瑜就在为钟辞谋划着一件事情。这件事是原本历史上所生过的,是钟踩应得的升职与任命。此事在原本的历史上,是生存明年的建安二年,当时西凉韩遂、马腾拥兵有图曹之意,而曹操正欲征讨吕布,以关陇为忧,所以表钟辣为侍中守司隶校尉,持节督关中诸军。

    不过现在周瑜使计破坏了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计划,让曹操没能迎到天子,那明年的这件事情在蝴蝶效应下便可能不会再生了。周瑜自觉有点对不起钟繇,而且现在关中与长安也无人管理,需要一位官员管理,而钟踩在历史上便曾任过此事。历史也证明了钟辣十分胜任。所以周瑜便欲把此事提前到今年。让刘晔向天子提出此事,建议使钟辣出任雍州刺史,持节管理关中。

    雍州为上古九州之一,其地在河西。北枕千山,南带渭水,西抚秦陇。汉武帝设十三州刺史部时,并无雍州在列,雍州之地以西属凉州。东则归司隶校尉部,并不独立设州。东汉初,光武帝曾设立过雍州。但不久取消。

    直至兴平元年,也即前年,在李催、郭记控制下的天子又再度设立雍州,分凉州河西的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等郡入雍州地,其范围还包括原司隶校尉部的长安及三辅地区,使雍州再度成为正式的行政区。

    这件事周瑜还向自己的堂伯父周忠提出,希望周忠能支持他此议;同时也使杨修向其父太尉杨彪提出。希望杨彪也能够支持此议;且也让刘晔向太仆赵歧提出,让赵歧也能同襄此议。如此一来,一位太尉,一位卫尉,一个太仆,一公加二卿,只要三人都支持此议,那此事便基本十拿九稳了。

    三人中,周瑜对周忠与赵歧都很有把握,周忠是他的堂伯父,这自不需多说,而赵技也一向都对刘晔十分看重,将其视为儿孙辈,刘晔的建议他基本都支持。唯有太尉杨彪。周瑜把不准,不过杨修大包大揽。叫周瑜不必担心,说他定能让自己父亲支持此议。周瑜对杨修倒也有些停心,毕竟杨修再怎么说也是杨彪的儿子,而且杨修此人也是颇有智计的。

    求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