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江东美周郎 > 第五十五章 议立

第五十五章 议立

    两人的初次交手,周瑜虽然胜了孙权一招,但在整体上却还是周瑜输了。.因为他最终还是会借出鲁肃,只因孙权是孙策的亲弟弟,他占住了道理。

    但即便输了,周瑜也不会让孙权胜得轻松,所以他没有当场答应,而是把问题推给鲁肃,再让孙权自己去争取。他要让孙权吃一番困难,狠狠地打击一下,而他自己也要输人不输阵,不能让孙权这小毛孩子压迫了。他会借,但却不是在孙权的压迫相逼下而借。

    “子敬,孙权要去说服你,你不要一口回绝。如他真能拿出说动你的诚意与言语,那你也不妨答应。”如果孙权连这点本事也没有,周瑜心道:“那就抱歉了,不是我不借,是你自己没本事!”

    他虽然已经决定了最终会借出鲁肃,但如果孙权自己不努力,拿不出足够打动鲁肃的诚意来,那他最后也不会再来维持这个决定。他对孙权所说的要把决定权交给鲁肃的话,并不只是个转移问题的借口。虽然他能够影响鲁肃的决定,但在这件事上,鲁肃也至少有着一半的自主决定权。他会视鲁肃的意愿来做最终决定,而不是强加命令。

    他向鲁肃交底道:“子敬,我并不是公私不分的人,所以我最终还是会把你借给他的。不过这只是我的决定,另一半的决定在你。如果他拿不出能够打动你的诚意来,那我这个决定也便作废。”他稍顿,道:“子敬,其实你能早日过江东去施展自己的才华与抱负那也是好的。居巢太小了,你该有更广阔的天地!”

    “公瑾厚爱!”鲁肃心下感动,却没有再多说什么感激的话,只是直起身来深深施了一礼。

    “公瑾,我看孙二公子要借子敬的目的并不如他所说的那般简单?”刘晔作沉吟状,缓缓开口道。

    “哦?”周瑜心中暗赞刘晔不凡,却并未直承,还是明知故问道:“有何不简单?”

    刘晔道:“孙二公子要借子敬为辅佐,这一目的那确然是有的;但另一目的……”他说到这里,认真看了周瑜一眼,才接道:“恐是要削公瑾之势。”

    周瑜未接话,只是瞧着他望来的目光,示意他接着往下说。

    刘晔得他示意,略整理了下思路,道:“昨日接船,公瑾介绍到我汉室宗亲的身份时,我注意到孙二公子的面色有些变化,还特别瞧了公瑾你一眼。晚宴上席间谈论,他对我也颇有保留,不多与我攀谈。我想,他对我宗室子弟的身份还是颇有顾虑。而因我的身份,他或会因此而怀疑公瑾你用我乃别有用心。既有此疑,他未雨绸缪,借子敬以削公瑾之势的目的便也是有的。而且借子敬,也含有试探公瑾你是否别有用心之意在内。”说罢,又叹道:“此子虽还年少,但却心机深沉,思谋老成,大不简单!”

    周瑜心中对刘晔的分析不禁再次大为叹服,他竟凭着自己所观察到的蛛丝马迹,就已全然推测猜到了孙权借鲁肃的所有用心与目的。当然,或许并不对,因为孙权并没有直承过自己明面目的下所藏有的另两个暗隐目的。

    孙权的这招用心与目的,一石三鸟,也是周瑜自己通过分析所推测猜出来的。但他的推测所掌握的条件却比刘晔要多,至少知道孙权确然有对刘晔宗室身份的顾虑。但刘晔只是通过观察到的一点信息,就推测出来了一个全面,这不能不让人佩服他的观察入微与推理能力强大。

    刘晔这番推测之语道来,周瑜与鲁肃二人都并无惊讶之色,周瑜是已然早猜到了孙权的所有用心。而鲁肃,显然也是有猜到了。刘晔看二人的表情,也知他们都早有猜到并认可了他的推测。他无奈地轻轻叹惜一声,向周瑜拱手致歉道:“公瑾,晔累你了!”

    周瑜抬手阻他道:“此话勿再多说!”他放下手,接道:“我既用你,自然早有考虑了诸般后果,这原也是意料中事。不过,我并不在意别人如何疑我,只要伯符不疑我就是了。”

    刘晔心下感激,却还是提醒道:“但现在疑你的却是孙二公子,是孙将军的亲弟。”

    周瑜摆手笑道:“这没什么不同,我信伯符,他必不疑我。”

    对于原本的周瑜与孙策间的深厚友情,彼此信任上,他确实十分坚信。如果孙策也来怀疑他别有用心,那他投孙策的决定恐也要就此打住了。他没有愚信与死忠思想,如果对方不仁,那也休怪他无义。

    刘晔张了张口,有些无话可说。对于周瑜与孙策的关系上,他也不好多说,说的不好那他就是在破坏二人友情,是在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此事算是谈完,三人沉默了一会儿,都未再开口。

    再无它事,周瑜正打算散了,大家各忙其事,忽然刘晔又开口道:“公瑾,有件事我一直想说,今日便趁此机会提出罢!如有失言冒昧,还请公瑾勿怪!”说罢,直起身行了一礼下去。他面色严肃郑重,显然是件很重要的事。

    周瑜心中胡乱猜测了下,也郑重其事道:“子扬但说无妨。”

    刘晔正视着周瑜,问道:“公瑾可有想过自立?”

    周瑜眼中忍不住闪过惊色,他猜了许多刘晔可能要说的,甚至有几个很无聊恶趣味的猜测,但就是没猜到刘晔会问这个。他略动了动唇,一时却不知该如何作答。

    刘晔未待他作答,又自道:“其实公瑾何必定要投江东,自立也未尝不可。公瑾雄杰,何要屈居于人下?不若自为一方豪雄,进可逐鹿天下,退也可成诸侯之业。若不能争胜之,他日以待明主,也不失为开国之臣。”

    “居巢此处,面临巢湖,背倚长江,左连庐江,右接淮南,也是形胜之地。庐江乃公瑾家族所在,淮南地方晔也有些影响,再以言语说之,必能为公瑾相结。如此,三地便可连成一片。我观袁术此人定不能成事,且败亡之期不远。公瑾仍可如现在这般,蜇于居巢,默默发展,待袁术有异动,淮南乱起,可趁势袭之,吞并其兵马、钱粮以壮大,再尽占江淮之地;然后结连荆襄刘表与江东,稳固自身后,可图徐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