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唐藩 > 第四十三章 初现锋芒

第四十三章 初现锋芒

    “参见殿下,”看到李恒走进来,李安之和李光颜急忙停下交谈,向李恒作揖。

    “二位不必多礼,”此时的李恒已经换了一件圆领的长袍窄袖,头顶一方长巾,脚上穿的是一双乌皮黑靴,在唐朝皇太子的服装里,这算是常服了。

    “刚才某与李安之小郎君正在交谈,听说是陛下钦点的殿下的伴读,所以就想先了解一下!”李光颜看到李恒看过来,急忙给对方解释。

    “哦,那李公子的学识如何啊,可能入了太保的法眼?”李恒笑着问道。

    “回禀殿下,某与小郎君还没有进行一些学识上的讨论,”李光颜微微一笑,随即说到。

    “嗯,”李恒笑着说到:“我那舅舅倒是对小郎君的《三字经》颇为赞赏,不过这个倒不是太保能够相互交流的了。”

    对于太子文学方面的问题,一般是太师的工作,所以,李恒才有了这句话。

    “某最近也是在陛下的教导下读四书五经,这个倒是可以和小郎君相互探讨一下,”李光颜听了李恒的调侃倒也只是笑了笑,随即说到:“好了,闲话少叙,我们开始今天的授课吧!”

    “好的,太保请,”李恒朝着李光颜拱了拱手,做了个请的手势。

    李光颜也是笑了笑,随即坐在了一旁的座椅上。

    虽然李恒贵为太子,但是在一个尊师重教的朝代,这个时候只能是老师为上了。

    至于李安之,作为一个优秀的伴读,只能静静的垂首站在一旁了。

    “今日某给太子讲授的是我大唐与周围各个国家的关系,其中主要是吐蕃和回纥的关系,当然还有南诏与天竺。”李光颜清了清嗓子,开始介绍今天课程的介绍。

    对于唐朝与周围各个国家的关系,李安之也是有一些了解,虽然印象很模糊,但是主要的脉络还是差不多的清楚。

    “在这次课程之前,先问一下殿下对于上次留得课程的见解?”

    “额,这个问题,自从上次听了太保的授课之后,某倒是有些心得,”李恒不太淡定的看了一眼眼前的李光颜,毕竟,所谓的心得根本就是子虚乌有。

    “刚才在与殿下交流的时候,倒是听到了一些殿下的见解,倒是让某觉得耳目一新,”看到李恒一脸焦急的样子,一旁的李安之朝着二人拱拱手说到。

    “对,刚才某跟李公子交流过,不过还没有总结好,正好,让李公子帮忙总结一下,也算是考验一下李公子你了!”听到这时候李安之主动给自己解围,李恒自然是求之不得,所以急忙一本正经的将这件事推到了李安之身上。

    而李光颜自然是知道李恒的那点小心思,所以也不揭穿,而且也抱着考验一下李安之的想法,所以笑了笑便看向李安之说到:“哦,那就听听小郎君有什么见解了?”

    “那某就斗胆说上两句了,当今陛下雄主,”虽然这话有拍马屁的嫌疑,但是中晚唐时期,要说实力和思想都能配套的,就只有宪宗和宣宗了,李安之接着说到:“能够将自安史之乱开始的混乱整合,确实是让人敬佩。”

    “的确,无论是坚定的对河朔三镇用兵还是对南方的不妥协,都能看出陛下的心中的谋略,”李光颜笑着点了点头说到:“不过,如果只是看成绩的话,可不是一个继任者该有的态度。”

    “咳咳,的确如此,”李恒自然是知道这是李光颜在敲打自己,拍马屁谁不会,来点实际的行不行?所以李恒笑着说:“小郎君不必担心,今日只是讨论国家军事,不因言获罪!”这是李恒在为李安之背书了。

    “好,那在下就斗胆说两句,”李安之朝着二人做了个揖说到:“但是,当今陛下却忽略了对人心的估计!”

    “人心?此话怎讲?”李光颜听到李安之的这个论调,突然一皱眉问道。

    “人性本贪,”李安之淡淡的说到:“虽然河朔三镇的叛将之首已经服诛,但是他们的手下呢?已经当惯了土皇帝,一下子要接受朝廷的指派,几个人真的愿意?若是有人曲解朝廷的某些政策,而后登高一呼,那么,到时候,乱像仍旧会发生!”

    “小郎君这个想法的确是有点道理,”李光颜听了这话,点了点头表示认同。

    李光颜作为一名军中宿将,自然是不会相信什么用教化的方法来让这些双手沾满血的家伙安顿下来,所以在听到这个说法之后也是停下来思考起来。

    “那,小郎君可有什么办法?”思考了一下这个问题,李光颜突然意识到,虽然问题就摆在那里,但是就是无解,索性就把这个问题又抛了出来。

    “这个,”李安之虽然也是有点腹稿,但是毕竟作为国家的一种政治或者军事制度,自己乱说话会不会引火上身的确是一个大问题,毕竟好好的活着才是自己的最重要的问题。

    “小郎君但说无妨,”这次不等李恒说话,李光颜直接跳出来给李安之背书了。

    “内强神策,外宣王化!”李安之想了想,言简意赅的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嗯,有几分道理!”听了李安之的话,李光颜略微一想便听出了重点。

    “还有便是整顿监军,”李安之看到李光颜的表情,知道他认同了自己之前的论调,便接着说出了自己的下一条改革措施。

    “哦,哈哈,你倒是敢说!”李光颜正在想之前李安之刚才说的话,接着便听到了李安之的这句整顿监军,随即一愣,笑着调侃。

    这三条的确是中晚唐在军事方面日落西山的最大原因。

    首先,安史之乱之后,兵员的来源地,河朔三镇被安史叛将占领,所以兵员质量不高,而且接连不断的征战也是让中央神策军疲于奔命,甚至是出现过勤王的军队哗变的事情。

    而之所以出现这样的事情,最主要的,用后世的话说,这些人没有了思想,没有了一心向着李唐的思想,这样,即使是节度使被打败了,再被人振臂一呼,估计仍旧有无数人响应。

    最后,便是好心办坏事的监军制度了。

    本来古代的通信不发达,皇帝要是想知道前线的问题,不信任将军怎么办?于是皇帝就将目光转向了身边的太监,于是,一项让将军们敢怒不敢言的制度就这样诞生了。

    其实这也是怪将军们和士兵不给力,好多次皇帝要下定决心要整治太监了,结果找的将军都在关键时候拉稀,每次看到这种历史,李安之也只能无奈的叹口气。

    “唉,这些事,要从长计议,”想了想事情的前因后果,李光颜也只能无奈的摇了摇头。

    “嗯,”李恒在一旁表示赞同。

    “轰!”就在李安之刚要说话的时候,房间外突然传来了一声巨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