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弋的兵力调动,还是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本来西门守军难以坚持的局面,在援兵到来之后,很快就将形势给稳定了下来,味县西门,也转危为安了。
就在霍弋刚刚松了一口气下来的时候,突然接到了东门的急报,魏军大队人马突袭了东门,攻势极为的猛烈,东门的守军难以抵挡,他们向霍弋紧急地求援。
霍弋顿时冷汗刷地就流了下来,暗叫一声不好,中计了!
魏军此举,分明就是声西击东啊,先集中兵力攻打西门,当蜀军战事吃紧时,必然会抽调兵力救援西门,只要蜀军一调动,魏军就会祭出真正的杀招,进攻西门是佯攻,而进攻东门却是实攻。
但话又说回来了,魏军的这佯攻打得比实攻还要真,如果不是霍弋将其他各处的兵力调过来,西门的守军根本就无抵敌得住魏军的进攻。
如果真是魏军声西击东的话,那证明魏军还有重兵集结在东门外呢,西门这边尚且已经是如此吃紧了,东门那边一旦受到攻击,蜀军真得很难再应付了。
可不管怎么样,霍弋是绝不会轻易放弃的,他将西门的防务交给了西门的守将,自己带了一队人马火速地赶往东门去救场。
赶到了东门一看,城下的魏军是人山人海,果然这里才是魏军的真正的主攻方向,他们架起了几十架的云梯,疯狂地向着味县东门发起了进攻,守东门的蜀军竭尽全力地抵抗着,但奈何魏军的攻势太猛了,箭射出了无数支,滚木擂石也投了不计其数,但依然无法抵挡得住魏军的攻势,眼看着东门就要失守了。
关键的时候,霍弋带着兵马赶了过来,压制了一下魏军的势头,总算是将东门的局势暂时转危为安。
但魏军的攻势并不会因为霍弋地到来而减弱,虽然这一轮进攻被蜀军给击退了,但魏军依然是锲而不舍地继续发起进攻,后面魏军的本阵之中,战鼓隆隆,催人奋进,而魏军更是齐声呐喊,一个个热血澎湃上,不要命似地往上冲,这样的攻势,让蜀军真得是难以招架。
魏军个个都是久战精英,他们对战场上节奏的把握十分的娴熟,该松懈的时候,他们是漫不经心的,但到了该发力的时候,攻势之猛,让蜀军完全是喘不过气来。
相比于魏军的游刃有余,蜀军在应对方面,则是显得吃力的多,他们完全是被魏军牵着鼻子走,疲于奔命,穷于招架,场面十分的被动。
霍弋此刻全然没有了头绪,尽管他也清楚,这样打下去不是一个办法,但情势紧急,他又不得不拆东墙补西墙,只能是顾及眼下了。
战斗从早上一直持续到了午后,魏军的攻势依然还是连绵不绝的,而蜀军已经将所有能调动的军队全部调到了第一线上参于战斗了,就这样,依然无法化解被动的局面,无论是东门还是西门魏军的进攻,都是持续不断的,真要再这么打下去,味县城真得危矣。
不管是霍弋,还是蜀军的普通兵士,这个时候,都有种沧桑的无力感,这几乎是一种让人绝望的气息,照魏军的这种攻势,他们究竟能守几天,霍弋心中一点底也没有。
而城下的张统,却是在暗暗地冷笑,如果蜀军还幻想着能多守几天,那么他们真是想错了,张统打这个味县城,已经是铺垫了好几天了,所以今天就该是决出胜负的时候了。
这场战事对于张统来说已经是拖得算比较久了,今天也该结束了。
对于霍弋来说,最先他认为魏军进攻西门是主攻,所以才会集中兵力去守西门,但随即魏军的攻击方向又转到了东门,霍弋理所当然地认为魏军这是声西击东,真正的主攻方向在东门,所以他又忙迭地抽调兵力去守东门,来回折腾,疲于奔命。
但对于张统来说,不管是进攻西门还是进攻东门,其实都是佯攻,在进攻西门的时候,魏军投入了四千五百人马,虽然说兵力并不多,但由于魏军强悍的战斗力,让蜀军的防守依然是承受了相当大的压力。
同样的,进攻东门的兵力也是四千五百人,这两路进攻,基本上已经是吸引了八成以上的味县守军了。
担任这两路进攻任务的全是长水营的部队,而真正魏军的主力精锐步兵营,此刻正埋伏于味县的南门外,枕戈待旦,养精蓄锐,随时地等候着张统的命令。
张统倒也是不急不徐,前两天的进攻,张统也只不过是投入了三两千的兵力,进行试探性的进攻,但魏军就算是只出动三两千人,战斗力仍旧是不容小觑的,所以就算是试探性进攻,也打得蜀军北都找不着了,如果不是张统下令不需要发力的话,魏军再多投入点兵力,早两天也许就已经是攻破城墙了。
打了两天之后,张统很快就摸清了蜀军的实力,说实话,味县蜀军的战斗力恐怕是魏军所遇到过的对手里面最弱的一支了,毕竟他们以前从来没有经历过大规模战争,所以在战斗经验上,根本就没法和北线作战的姜维的部队相提并论。
面对这样的对手,张统自然也就无需费心了,于是他决定倾尽全力,一鼓作气地拿下味县。
具体到战术布置,张统决定先用长水营兵分两路来打西门和东门,吸引蜀军大部分的防守兵力,然后九千人的步兵营伺机出击,对味县的守军进行最后的致命一击。
所以在最先的进攻之中,投入的兵力都是隶属于长水营的,步兵营则是埋伏了起来,暂时地按兵不动。
虽然张统并没有指望长水营可以拿下味县,但在江彬的指挥下,长水营打得确实是不错,蜀军倾尽全力,都难以应付,整个味县的城防都是芨芨可危的,随时都有一种陷落的可能。
张统看到时机成熟,即刻下令步兵营从南门发起进攻,给蜀军以最后一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