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明末之兴汉 > 230.气节盖世,忠勇无双

230.气节盖世,忠勇无双

    确实,跟在百姓身后或者混杂其中的清军因为金州军害怕误伤,没有受到火枪和弓弩的远程打击,占了不少的便宜,从这点上来说清军的策略还是成功的。

    不过金州军与明军不一样,哪怕少了远程打击这个步骤,近身作战一样强悍。

    被驱赶的百姓也不傻,看到严阵以待的金州军,还有那瘆人的超长长矛,明智的绕开了金州军的军阵,往金州军特意留出来的空地上跑。这样就把清军暴露在了金州军面前。

    金州军现在正在关门,要将清军和百姓彻底的隔开,清军则要阻止,双方在最前线展开了激烈的交锋。

    面对金州军的刺猬军阵,清军的骑兵并没有太多的优势,如林的长枪让骑兵根本就冲不进去,战斗从一开始就进入了贴身肉搏。

    压力最大的就是方阵里的重装步兵们,他们要用长矛抵挡骑兵的冲锋,与贴近的清军肉搏,还要承受远处清军射来的弓箭,主要的伤害都由他们承担了。

    好在这些肉盾的铠甲是特制的,比普通的铠甲要厚实一些,而且防护得非常严实,基本上要害全都被包裹住了,连脸上都有面甲防护。

    步兵们这样穿是因为清军的箭术实在太厉害了,普遍都射得非常准,只要条件允许,都会照着敌军的咽喉、面门、胸口来射,一击必杀的概率非常高。

    这样的射术即使是金州军中优秀的弓弩手,很多都比不了。这里面除了天赋之外,清军从小就使用弓箭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为了抵御清军的恐怖箭术,鲁若麟不得不将这些肉盾武装到牙齿,尽量减少伤害。

    现在看来这样做是很有必要的,清军攻击军阵的时候后面会有很多的人射箭支援,伤害比正面进攻的清军还要大。

    这些射箭的清军是方阵内射手的主要攻击目标,金州军不怕清军的肉搏,反而对这些射箭的清军最为忌惮。要是一个不小心,那些缺乏防护的兵种就会被射死,所以像清军痛恨金州军的射手一样,金州军将那些敢射箭的清军作为优先打击目标。

    不过即便如此,也不可能完全阻止清军射箭,所以顶在最前面的重甲步兵身上就插了很多清军的箭矢。

    重装步兵的铠甲不是那种光板,上面带有很多凹凸不平的图案。这些图案可不仅仅是为了美观,在防御弓箭上还能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

    即便如此,清军的箭矢仍然可以对步兵们造成伤害。

    清军的箭矢都是重箭,由强弓射出之后威力不容小觑,在近距离上杀伤力并不比金州军的弩箭差多少。

    好在金州军的铠甲质量非常优异,步兵们除了外面的钢甲,里面还有贴身的皮马甲和丝绸内衣,对弓箭都有一些防护作用。有了这么多的防护之后,清军的弓箭一般很难对步兵们造成致命伤,所以这些步兵看着受伤非常严重,其实还可以继续战斗。

    清军在面对金州军的箭矢和子弹时就没有这么幸运了。防护没有金州军给力,金州军的弓弩和火枪的威力又那么强,只要被击中要害,没死也会瞬间失去战斗力。

    除了弓箭,真正对金州军伤害最大的是清军的飞斧。

    飞斧在近距离上的杀伤力非常大,驱赶百姓让清军得以冲到了金州军面前,攻击距离很短的飞斧就有了用武之地。

    要是不幸被飞斧击中要害,特别是脑袋之类的,再好的防护也会让士兵失去战斗力。

    好在那些如林的长枪意外的成了防护飞斧攻击的最佳手段,大大减少了金州军的伤亡。

    岳托这次也是发了狠,投入进攻的清军有近两万人,大有毕其功于一役的架势,围着金州军的前军猛攻。

    金州军的战阵面对清军惊涛骇浪般的攻势,看似危如累卵,其实却像暴风雨中的礁石一样坚不可摧。

    前进、对攻,金州军并不是站在原地等待清军进攻,反而是缓慢而又坚定的攻击前进,气势逼人。

    当最后一批百姓纳入金州军的保护圈,隔绝了清军的追赶,金州军的阵型开始收缩、紧密,方阵之间相互配合之下,攻击能力大大加强。

    终于,在金州军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大阵合拢,平推之势已成。面对前面的清军,弓弩、火枪、弩炮开始肆无忌惮的发射,再也不怕误伤而缩手缩脚了,清军的伤亡陡增。

    明、清两军大战,那些俘虏的汉人百姓犹如受惊的鹌鹑一样在一旁瑟瑟发抖。他们本能的想要远离战场,向金州军方向靠近。从最外围开始,有些胆大的百姓慢慢向金州军方向挪动,带动整个俘虏营都有了向金州军移动的趋势。

    清军冷眼旁观并没有阻止,这些百姓就是双方的战利品,谁胜利就可以归谁所有。

    “前军后撤,再去驱赶那些奴隶冲阵!明军不是想要解救这些奴隶吗?那就全都赶过去,看他们吃不吃得下!”眼见攻击失利,岳托并没有放弃,决定再次驱赶百姓冲阵。既然这招对金州军有用,为什不用?

    何况最歹毒的是岳托发现金州军人数不足后,一口气将所有百姓塞过去,这将大大超出金州军的一次性承受能力,势必造成混乱。

    这个时候金州军的人数劣势就体现出来了,鲁若麟想要在抵抗清军的同时将他们全部保护起来非常困难,特别是清军都是骑兵,机动性比金州军强太多。

    一旦清军将百姓这个大包袱甩到金州军这边,当初清军的窘境就会转移到金州军身上。

    面对这种情况金州军也有相应的预案,动员俘虏的百姓参与进来是最好的解决方法,不求他们能够上阵杀敌,能够自保不添乱就可以了。

    第一批被解救出来的百姓刚刚为暂时安全了而庆幸的时候,那些早就准备多时的民夫们马上就冲了上去。

    这些民夫都是由金州军镇抚官带队的,他们必须在最快的时间内将这些百姓安抚、分类,重新组织起来。

    这些百姓在没有新命令的情况下依然蹲在原地,不敢有丝毫异动。明军的名声可不是太好,能够来救他们就不错了,要是这个时候不听话被自己人杀了那就太不值当了。

    “男子留在原地!女人小孩继续向前走!快!快!”

    冲进人群的镇抚官和民夫们快速的将女人和小孩分拣出来,命令她们继续向前跑。

    这些民夫每个人都拿着兵器,穿着铠甲,在这些百姓眼里就是明军。其实他们只是铠甲的搬运工,临时将战利品穿在身上罢了。

    不过这一点也不影响他们在百姓中的威严,那些百姓在这样的情况下根本就不敢多问,看着人群中的妇孺快速的远去,眼里透着一股羡慕。

    这个时候为他们找一个领导是非常重要的,此时的他们茫然、恐惧、不知所措,迫切需要一个人告诉他们应该做什么、怎么做。

    “你,你、你……”镇抚官在民夫的配合下迅速的将自己周围看起来年纪大、瘦弱、胆小的点出来,“你们也继续往前跑!快!”

    “你继续蹲下!又没有点到你,跑什么?”

    “其他没有点到的继续蹲下!”

    通过这种简单粗暴的方法,这群百姓中的老弱妇孺马上被清理出来,由专门的人指挥着引导到后方去了,留下来的都是身体条件比较好的青壮。

    即便是这样的筛选条件,第一批百姓中还是留下了近两万人,可见这些被清军俘虏的百姓中青壮的比例之高。

    每个镇抚官都管辖着十个民夫,每个民夫又统领十个青壮,快速的将战场中留下的青壮进行了整编,一个简单的三级管理体系就这样建立起来了。

    “你们看好了,一定要记住我这张脸,以后你们就要听从我的命令行事,否则要是送了命可不要怪我。记住我们的队伍编号:丁九!我是你们的小队长严五郎!丁九!严五郎!一定要记住!走散了就要靠这个归队的!”民夫将划给自己的十名手下叫到自己身边,进行简单的训话,相互认识一下。

    其实主要还是让青壮们记住自己的头,不要到处瞎跑。

    要不说华夏人是非常听话的呢,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一个青壮排斥有人领导自己,也不会去质疑民夫有没有这个资格,反而因为有组织接纳自己而激动不已。没有经历过那种茫然无助、孤苦无依,是不会体会到有人管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情。

    这些青壮非常害怕再次遭到抛弃,口里都在不停的念叨着:“丁九,严五郎。丁九,严五郎……”

    见这些青壮已经开始服从管理,民夫从怀里掏出一个油纸包,里面包着十来个熟肉块,每一个都比成人的巴掌大一点,不是特别厚,但是分量也不算少了。

    见民夫拿出肉块,青壮们的眼睛都绿了,要不是恐惧压制着他们,他们恨不得扑上去抢过来。

    因为一直捂在怀里,肉块还没有冻硬,还带着体温。民夫将肉块分开,每个青壮分了一块,“赶紧吃,先填一下肚子,马上还有事要做。”

    这些青壮拿到肉块后马上狼吞虎咽,三两下就吃进了肚子,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

    考虑到后面的战事还需要这些青壮出力,金州军给每个民夫提前准备了一些干粮,用来给青壮们补充体力。在选择何种干粮的时候还经过一番争论,最后还是觉得熟肉最方便携带和就食,也最能补充能量,所以才会有了青壮们现场分食肉块的一幕。

    “没吃饱吧?不要紧,等战斗结束了,让你们吃个够!现在,我们要拿起武器,和鞑子拼了!为了自己的性命!为了我们的妻儿老小、父老乡亲!为了不当鞑子的猪羊!我们要血战到底!为死去的亲人报仇!”镇抚官将自己的手下聚拢在一起,发出了阵阵怒吼。

    “现在所有人听我的命令,按照我的命令行事,找鞑子报仇,救回我们的乡亲!现在跟我走!”镇抚官雷厉风行的带着明显已经热血沸腾的青壮们,来到了一旁的空地上,那里停着一辆辆的雪橇,上面堆放着一捆捆的长矛。

    说是长矛,其实有点抬举它们了。绝大多数都是削尖了的木棍,用火将矛尖碳化了一下而已,真正有铁质枪头的长矛寥寥无几。

    鲁若麟又不是神仙,不可能在这荒郊野岭的地方为这些青壮准备制式武器,只能先用这种长矛凑合一下。

    虽然非常LOW,但是好歹不再是赤手空拳了。没看到青壮们一点都没有嫌弃,反而兴高采烈的,武力+1,胆略+1,士气+1,可见这些木棍还是很有作用的。

    拿到“武器”的青壮们并不是现在就要上战场,那完全是给清军送人头。他们最大的作用是解救并稳定住数量还很庞大的汉人俘虏们,为金州军减轻压力。

    这些青壮们能够这么快就组织起来,除了青壮们对金州军的认同和服从之外,更重要的是金州军基层官兵的个人素养和组织协调能力,以及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才能在血肉横飞的战场短时间内完成这种不可能的壮举。

    这样的能力是鲁若麟长期将官兵精英化培养所带来的结果,换在任何一个其他部队身上都不可能。

    当清军再次驱赶汉人俘虏们冲击金州军的大阵时,突然发现金州军的大阵发生了变化,从原来的大喇叭变成了一个大梳子。军阵排成了一个个长条,中间留出了足够通行的通道,犹如一个个导流渠。

    被逼着冲阵的汉人俘虏们自然不会向金州军的军阵上面去撞,明智的选择了往通道里一路狂奔。两边的金州军军阵纹丝不动,将注意力死死的放在了后面的清军身上,等待他们前来进攻。

    这些俘虏们一路狂奔到底,来到了一片空旷的地带,周围都是手持“长矛”的军士。

    前面的人看到这样的场景马上停下了脚步,但是后面蜂拥而入的人根本不给他们停下来的机会,推搡着将他们不断的往前挤。

    “慢慢往前走!慢慢往前走!”周围的士兵齐声高喊起来,这个时候绝对不能停下来,否则会造成严重的踩踏伤亡。

    听到周围的喊话,这些百姓渐渐冷静下来,人群中的一些有识之士也开始高声呼喊:“听军爷们的话!不要慌!大家已经安全了!”

    情绪是会传染的,在周围士兵的控制下,这些冲进军阵的百姓终于全都走进了金州军为他们预留的“大口袋”里,但是预料中的清军攻击却没有到来。

    清军将这些百姓赶向金州军后,出人意料的留在远处观望,并没有尾随发起进攻,似乎是将这些百姓送给了金州军一般。

    岳托并没有因为失去了所有俘虏而有一点郁闷,反而望着金州军大阵阴险的自言自语道:“撑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