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十三皇子 > 第一百九十八章 争分夺秒

第一百九十八章 争分夺秒

    按照大涪的规定,杨云封地的士兵人数不能超过两万人。但当杨云将封地匪患严重,申请增加封地征兵人数的请求送到涪皇面前时,担心儿子生命安的涪皇马上同意了。

    朝廷的圣旨马上发出,吴王封地由于匪患严重,征兵人数可以达到三万人。这对杨云而言,真是一个好消息。

    三个县可以常驻三万士卒,这几个县山高林密,“土匪”的人数也可以增加到两万人,再多就易容被人发现端疑了。

    有了这些兵力,杨云用兵就有了很大的空间,关键时刻,甚至可以派出三万多人的队伍随时出去征战。

    吴王杨云的封地出现了大量的土匪,不断袭扰吴王封地中的三个县,搞得吴王焦头烂额。

    这一消息很快,在西京城内悄悄的传开了。在众多平头老百姓痛恨土匪的同时,那些对皇位有企图的众皇子们,却高兴起来。

    这位在近年来声名鹊起的皇子,终于遇上麻烦。就算他们以前对,杨云还有一些担心的想法,现在也彻底放弃了。

    这杨云,在京城中除了他的老丈人,现在被封为尚书令之外,其他没有可以依仗的势力。而今封地,又遇麻烦,那根本不可能对皇位发起冲击。

    有了这些想法,京城这些皇子们继续开始了彼此间明争暗斗。由于胜王杨明如日中天,给其他皇子施加了很大的压力。

    现在,除胜王外,所有对皇位有想法的皇子,形成了一种默契。那就是集中精力,先对付这位赫赫有名的胜王。

    而在胜王杨明这边,似乎并未将这些团结起来的皇子们放在眼里。在杨明和他手下智囊的眼中,这些明争暗斗都是小打小闹,只有将兵权牢牢的控制在自己手中,才是制胜的关键。

    历朝历代,哪一个最终掌握权力的人不是手握重兵的人。所以杨明所属势力,对于朝中许多大臣对她的诋毁,不理不睬。暗中却加大力量,让自己势力中的一些将官,悄悄的担任个军中的要职。

    杨明所属势力的一些小动作,起初并没引起其他皇子的警觉。但随着军中许多职务被杨明的人拿下。这些皇子们才幡然惊醒,手忙脚乱地开始实施许多补救措施。

    西京城中发生的这些没有硝烟的战斗,杨云虽然通过自己的眼线知道了一些,但他却对这一切,没有怎么关注,也没有采取任何行动。

    实际上,此时的杨云就算想采取什么行动,他也没有这个精力,因为他已陷入了空前的忙碌之中。

    彻底控制了杨县,并且获得了众多盐井的管理权,但是还有许多问题需要他去解决。

    比如,他提出的盐井管理股份制的方案,无论杨氏家族还是前合一会的人,这两个负责盐井具体管理的组织,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就连他手下,这些最信任的人也是一知半解。

    所以,解释工作只有落在杨云自己的头上。这些日子里,杨云组织负责盐井管理的,具体下井人员的代表,还有县衙进行监管的代表,在一起交流了许多次。

    在这些人面前

    ,他详细的将自己的想法一一阐述给众人。他这些想法对这个时代的人,那确实是太难理解了,所以他又苦口婆心的给这些人一一进行讲解。

    费了好多天的时间,花了大量的时间,终于把一些相关的章程列了出来。然后又把这些章程在杨县各个地方进行张贴,专门请杨县的一些秀才把章程的内容,讲给那些大字不识的百姓听。

    经过近一个月时间的努力,杨县的老百姓才算大题了解了杨云的想法。当然,这样也大大调动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因为他们知道,盐井的收入越高,他们的收入就越多。

    除盐井这边的事情,还有大把大把的事情需要杨云去操心。

    比如说,涪皇已经同意。自己的封地最多可以招三万士卒,可是目前的封地,人口总数才十万多一点,哪里能够招到这么多的兵。

    与此同时,这些士兵招来了,由谁来带领,由谁来训练?这也是个让杨云和他手下的人头疼的问题。

    还有,目前封地的三个县,需要大量的官员。可是这三个县读书人少,适合出来做官的更少,为了选拔这些地方的官员,杨云也挠破了脑袋。

    没办法,杨云只好在大涪各地,甚至到周边一些国家招募人才。

    虽然招募的人都派人去了解他们的家庭背景,但是杨云和巨远光等人都知道。招来的这些人中间,很有可能有人是各大势力,甚至是其他国家派出来的。

    但是,在目前这种情况下,杨云也没有其他办法,只有暂时把这些人用上。

    所以,对于自己势力中的一些机密,特别是颜雄和刘海妮的身份。现在属于高度机密,除了杨云手下几个最核心的人物外,不能让任何人知道这些事情。

    此外,由于人口的增加,对粮食的需求,当然也得增加。

    为了增加粮食产量,杨云也费尽心思,几块封地都属于山多地少的地区,所以提高粮食的产量,是最大的难题。

    严龙平带着他手下的一帮人,几乎把封地的每一块地都走遍,给百姓们提出了合理的种植方案,并且时常指导百姓用最合理的办法来种庄稼。

    这期间,还传来了一个好消息。杨云派出寻找玉米种子的人,到了于月西北的毛子国,又从毛子国往西,历经近万里的路程。终于,在一个叫塞斯帝国的地方,找到了玉米种子。

    成功带回了玉米种子,对封地而言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因为玉米这东西对水分的要求比较少,可以在山中的坡地广泛种植。

    并且玉米的产量比较高,种植周期又比也不是特别长,成本也比较低。它的作用又比较多,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用来酿酒、喂养家畜,很快受到封地百姓的欢迎。

    玉米的成功引入,大大的缓解了封地百姓粮食的需求,让杨云和手下的人,可以腾出手关注其他方面的事情。

    比如说武器的事情,由于百姓人数增加,拥有士兵人数也相应增加,可是武器相对制造速度还比较缓慢。

    因为杨云对兵器

    的要求一直比较高,抱着宁缺勿滥的态度,一些不合格的兵器,被打回去重造,导致兵器制造速度的缓慢。

    为了解决这一办法,杨云又派人到京城。让铁山把雄狮部一些善于打造铁器的铁匠招了过来,既提升打造兵器的速度和质量,又让他们培养出一批新的铁匠。

    还有,就是商业发展的问题,为了统筹安排。在杨云的要求下,所有来封地的商人成立了商盟,在商盟的统一调度下,商业得到更加有序更加合理的发展。

    生产的东西可以很快卖出去换成银子,大大调动了封地百姓的积极性。这样一来制造业得到迅速的发展。

    以前,在封地,取得老百姓制造一些东西都是以家庭作坊的形式生产的,规模小,质量也达不到保障。

    在杨云的倡导下,一些家庭作坊逐渐扩大了规模,吸收了一些工人,然后相互之间也进行了交流。进行了技术的沟通,产品质量和生产速度也得到很快的提升。

    这些东西通过商盟,卖到大涪各地,甚至到周边一些国家。由于这些产品有专人进行技术指导和质量把关,所以好多用到这些东西的人都十分满意。

    这样一来,吴王封地生产出来的东西知名度迅速提升了,使得好多人开始喜欢购买吴王封地制造出来的东西。

    现在的封地,逐渐形成了一种良性的发展事态。各行各业都需要人手,许多人通过努力,很快就可以得到回报。这样街面上就少了许多游手好闲的人,封地的治安也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各行各业都需要大量的人手,只靠吴县的百姓是远远不够的。由于在吴王封地劳作,除了必要的税收之外,没有其它苛捐杂税,也没有地方势力和官员的盘剥。

    这些外地来的人,很快尝到了甜头,在一传十十传百的效应下,越来越多的人来到吴王封地进行发展。

    在杨云和手下一帮志同道合兄弟的共同努力下,封地各行各业都在稳步的发展,三个县街道上的人逐渐多了起来,有了一点欣欣向荣的景象。

    各项事务都走上了正轨,税收也慢慢开始增加了,看着终于有银两回流了,虽然只是投入的九牛一毛,但是杨云手下这一帮人都十分高兴。

    俗话说,有钱好办事,在生活中的确是这个道理。封地的三个县,吴县稍微好一点,石洞县和杨县县衙之前没钱,连各级官员都没有征够。

    但现在,县衙的资金宽裕了许多,终于有一些秀才和江湖好手愿意到各县来做官。使得这两个县的县衙,才真正有了一方执政机关的模样。

    随着一些江湖好手补充到军中,军队的实力得到了提升,杨云又从西京城战虎部调来一些有指挥才能的人任低级军官。

    士卒人数增加了,但是统兵将领却严重缺乏,无奈之下,杨云只能内部挖潜,提拨了一批有战斗经验的低级将领。

    此外,杨云还把邱泽调到吴县,让他担任吴县县令。这一段时间来,杨云接触邱泽多次,觉得这人的确有一些本事,提任一个县令是绰绰有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