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深沉,张浚书房里依然烛火通明。
李凤梧看着这位叔公,省去了家长里短的问候,开门见山说道:“叔公大概是知晓了庆王、邓王殿下到访李府的消息了吧。”
张浚点头,脸色有些严峻,“你欲如何?”
李凤梧沉默了许久,才道:“侄孙无路可走。”
张浚也沉默许久,叹了口气,“是你将自己逼到了这条路上。”
李凤梧苦笑,谁说不是呢。
不过这不是自己今夜拜访张浚的主旨,轻声道:“听邓王意思,弥勒是一定要离开建康了。”
张浚抚须笑了笑,“这是明显的事情。”
自己再差劲,再远离临安,根据得到的情报,再经过这几天琢磨,也大概猜出了官家的意思,三王钦差建康,其实并没有让他们分出优劣的意思。
纯粹是为了锻炼三位皇子。
庆王查证符离之败的真相,不外乎是让他在将门世家里树立威望。
邓王主查辛青兕通敌案,恭王协查,就是让这俩好好合作,把这件事办漂亮了,不要留下什么后患,毕竟在这件事上,两位皇子你掺不了我沙子,我也动不了你毫毛,还不如愉快合作。
至于两位皇子先后拜访李府,这也是官家意思。
这可是赵昚眼中的大宋雏凤,你俩自己看着办,否则也不会在小朝会散朝之后专程将两人召回,当着他们的面说那些话了。
这对李凤梧是个好消息。
多少士子梦寐以求的简在帝心,就让这小子云淡风轻的达成了。
只要他不成为另外一个方仲永,哪怕科举落榜,也有可能捞一个恩科进士,进而入仕为官。
李凤梧郁闷了一下,“难道没有办法么?”
张浚笑了,就知道你小子舍不得,说来也是,耶律弥勒之美,绝对当得起倾国倾城,换做任何一个热血青年都割舍不下。
“也不是没办法。”好歹是自己最看重的晚辈,该出手还是得出手。
李凤梧大喜,“请叔公指点。”
张浚无奈的吹胡子,“这么明显的事情,还有什么好指点的!”
李凤梧愕然不知所以,哪里明显了?
“你在文宣王庙都是吃干饭的,六艺中的‘礼’学白学了么?这还要某给你说明白,咱大宋可是礼仪之邦啊……礼仪之邦!”张浚甚是无奈,这孩子怎么也有糊涂时候。
李凤梧愣了下,“叔公的意思是……”
张浚摇头,“我什么都没说。”看了一眼外面天色,“也不知道这时候陆放翁歇了没有,初任知府,怕是公务繁忙啊。”
李凤梧恍然大悟,翻身便拜倒:“谢谢叔公指点,今日先告辞,他日再来看望您老人家。”
说完一溜烟跑了。
张浚看得忍俊不禁,这孩子啊……终究还是个舞象少年。
也有轻浮的一面。
……
……
邓王赵愭到了建康,万众瞩目的辛青兕细作案便缓缓启幕。
以邓王赵愭的身份,自然是要在昭明宫办案的。
昭明宫外,从邓王赵愭、庆王赵恺来到之后,防卫便升级了,之前的建康府兵依然还在,不过是在最外层巡逻戒备。
真正负责昭明宫安全的,是张浚从江淮南营调来的郑直部。
郑直是江淮南营的一位统领,正八品修武郎,辖五千人,隆兴北伐中本是有功的,却因符离大败功过相抵,官、职都没挪动。
此次接到宣抚使张浚的调令,不敢怠慢,立即带了所部仅剩的两千人前来建康,负责昭明宫安全。
开玩笑呢,大宋的三位皇子都在,要是出个什么大问题,被金人的细作连锅端了,别说自己这个修武郎,就是宣抚使张浚也是要掉脑袋的。
刑不及士大夫,可死了三位皇子的话,别说士大夫了,相公也别想活命。
官家可就只有这么三个儿子。
郑直率领所部,本有五千人,不过有一千多空饷,北伐期间他直接参加,因符离大败死伤惨重,除去伤病,健康的也就这么两千人了。
不过毕竟是在陪都建康,两千人足以将昭明宫护卫得水泄不通。
不说那脸色冷峻巡逻在昭明宫外层的建康府兵,仅是里三层外三层的江淮南营士兵,按刀执剑寒光耀眼,虽是吃饱拿足的骄兵悍将,但毕竟经过北伐洗礼,都是从尸山血海里爬过来的人,身上自有一股让人遍体生寒的杀伐之气。
寻常人早就吓得退避三舍。
这一日昭明宫内气氛凝重,囚车押解着辛弃疾和耶律弥勒途经乌衣巷,来到昭明宫外,穿过重重宫门,将辛弃疾和耶律弥勒押解到紫极殿。
殿前是仪兵,两旁一水的王爷亲兵,衣甲鲜明声势赫赫。
南宋并没有罪犯需要下跪的硬规定。
且辛弃疾是归正英雄,又没确凿通敌,而耶律弥勒则是海陵王的柔妃,身份特殊,是以都站在殿内听候审问。
只是预防万一,为两位……三位皇子的安全,辛弃疾手脚上的铁镣都没有打开。
开玩笑呢,这可是万军阵中擒拿叛将张安国的辛青兕。
解开手脚铁镣,他要真的图谋不轨,惊了三位皇子的驾那可如何是好。
本来是赵愭和赵惇审理,但因赵恺今日并无公事,也便过来看热闹,至于是否与其他小心思,就不得而知了。
除去三位皇子,今日紫极殿中还有江淮宣抚使张浚,建康知府陆游,建康通判杨世杰,以及统率江淮南营的薛岭将军。
事已至此,所有人都清楚,辛弃疾判不得,更杀不得。
倒是那耶律弥勒着实养眼,虽然被囚禁多日,可难掩其国色天香的本质,那慵懒气质简直让人无法移目,好似她随时都是春日里刚才床上起来一般。
这可是让海陵王一怒杀了礼部侍郎萧拱的女子啊!
陆游和张浚倒是目不斜视,他俩知晓这是自己那后辈晚生的女人,两人都是正人君子,自然不会有非分之想,还有一位也是,庆王赵恺只看了一眼,便仔细打量辛弃疾去了。
赵愭坐在殿上大椅,赵惇在一旁。
此时赵愭便喝问道:“辛弃疾,为何海陵王的柔妃会和你在一起,且老实招来,免受那皮肉之苦。”
今日大材小用负责记录案情的杨世杰便挥毫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