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龙战野 > 第六十四章、我叫公孙康来灭你!

第六十四章、我叫公孙康来灭你!

    所谓“伊支马”,乃是邪马台国女王之下排第一位的军政长官名称。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伊支马才是真正的国主,而模仿大陆国家所设的“王”,不过大祭司而已,对行政、军事具备极强的影响力,但并没有实际统属权。

    或者可以类比后世的伊朗******共和国,则王就是最高领袖,伊支马才是总统。当最高领袖是霍梅尼的时候,总统只不过是他的提线木偶而已,但当霍梅尼去世,原总统哈梅内伊继任最高领袖之后,却半主动半被迫地缩减了自身的权力范围——因为他的威望远不如霍梅尼啊。

    邪马台国的情况也是如此,或许正处于古代王国从神权向王权交替的过程之中,王曾经高高在上,威风无限,但其后国内长期****,最终各方面势力妥协的结果,是推出了一个小姑娘卑弥呼为女王,祭祀权就逐渐被行政权所压倒。伊支马自专自为,有从军政长官向真正的王演变的趋势,卑弥呼年纪虽轻,也不甘心大权旁落,故此两人之间的明争暗斗就一刻也没有停止过。

    尤其在相关贸易的问题上,二人更是矛盾重重。倭国土地贫瘠、物产不丰,邪马台国固然雄踞北九州,渐有统一诸国之势,但那也不过锉子里拔将军而已,国家实力不但距离汉朝十万八千里远,就连朝鲜半岛南部的三韩都足够压制他们一头。随着阶级的分化,贵族们聚敛了大量的农产品,吃喝是不愁了,就开始追求更高享受,对于大陆输入的铜、铁、丝、瓷等器物需求量日增。可以说,谁控制了对大陆的贸易,谁就能够在邪马台国内掌握权柄,呼风唤雨。

    伊支马的家族之所以能够世袭这一要职,靠的就是跟三韩商人关系密切,绝大多数对大陆贸易都必须由他们过一道手。卑弥呼对此自然不可能不闻不问,尤其最近数十年间汉朝内乱,直航倭国的商船几乎绝迹,三韩商人和伊支马家族趁机哄抬物价,以此来聚敛财富和攫取权力。卑弥呼数次尝试与三韩商人直接联络,却都遭到阻挠,为此才希望可以重开与汉朝的直接贸易——所以她一听说有汉人进入国中,立刻便派党附自己的弥马获支前往召唤。

    对于张禄的到来,伊支马方面当然也不会一无所知,只可惜慢了一步,人已经被女王给带走了。伊支马闻讯,急忙带着一名正在与自己贸易的韩商,前往王宫求见女王——不管能不能把那汉人拉到自己一边儿,先得把他跟女王的联系给砍断喽。

    既然伊支马亲至,卑弥呼也不好却而不见,只得召他进了屋。张禄冷眼打量那位伊支马,就见他四十多岁年纪,长得又矮又胖,仿佛一个肉球,身上穿金戴银,竟然比女王还要奢靡、华丽。再看跟在伊支马背后的韩商,除了脸盘格外的圆,鼻子格外的扁之外,相貌倒与中国人几乎没啥不同,身穿一件素色长袍,扎着黑色的头巾。

    他在打量二人,二人同样也在打量他。卑弥呼就问了:“我正在招待贵客,伊支马有何要事,定要求见?”伊支马冷冷地一笑:“正是为了这位‘贵客’之事。”随即伸手一指那韩商:“我先来介绍一下,这是才从徐那伐渡海而来的大商人吐含。”

    徐那伐是新罗国的前身,属于辰韩之一部——所谓“三韩”,就是指半岛南端马韩、弁韩、辰韩三个民族,跟同时代的倭一样,小国林立,要到四世纪以后才统一为新罗、百济两大王国。当然啦,对此张禄是不清楚的,他光知道这是个三韩来的商人而已。

    徐那伐商人吐含先向卑弥呼女王行礼。他才刚一直起腰来,旁边儿伊支马就又说了:“吐含先生带了整整七条大船的货物过来,与我国交易,出于诚信,我国必须要保证他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然而吐含先生刚才来找我,说他船上逃走了一名奴隶,希望我国可以帮忙找还。”

    卑弥呼略略一皱眉头:“这种事,伊支马麾下人多势众,帮忙去寻找逃奴便可,为什么要来打扰我?”

    伊支马向吐含使个眼色,吐含眨眨眼睛,突然伸手一指张禄:“因为这名奴隶假冒汉商,已经逃进了女王您的王宫!”辰韩的语言与倭国相通——可能属于同一个民族,也不知道是倭人北上殖民了半岛呢,还是韩人南下控制了北九州——所以他可以直接与女王对谈。

    伊支马的盘算,就是让吐含指认那汉人是自家逃奴,趁机把他从卑弥呼身边儿领走。至于领走之后,要怎么处理这名汉人,到时候问清楚了情况再说。倘若对方也是豪商,恐怕不便得罪,那就想办法拉拢过来,让他以后只跟伊支马家族贸易——价钱都好说嘛,肯定比你直接找女王要赚得多,女王又有什么钱了?倘若只是个普通游客,那就直接没为奴隶,又有何不可?

    当然这种鬼花样瞒不过卑弥呼——女王虽然年轻,大风大浪也见得多了——当下厉声呵斥道:“休得胡说,这是汉国来的贵人,怎么可能是逃奴了?!”

    吐含笑道:“汉国固然强大,女王以为从汉国来的必是上邦贵人,却不知近年来汉国内乱,从青州渡海,或者从辽东南下我徐那伐的汉人流民很多,不少都卖身为奴啦。汉人为奴,也并不奇怪嘛。”

    他只管解释,伊支马却能直接动手,当下喝一声:“来人,将这个逃奴带回馆驿,交给吐含先生处置!”当即就从门外冲进来两名武士,伸手要拿张禄。

    “住手!”卑弥呼当场喝止,“伊支马,我的王宫还轮不到你家武士肆意妄为!”虽说张禄已经表明自己并非商贾,让卑弥呼很失望,但她好不容易见着一个汉人,颇想多聊几句,寻找一条可与汉商沟通的渠道,怎么可能那么轻易就让伊支马把人给抢走呢?

    伊支马一翻白眼:“大王,要是不把逃奴交还给吐含先生,就怕吐含先生一怒之下,不肯再与我国交易,甚至在他的族人中传播对我国不利的消息,说我国不懂诚信,导致国内贸易量锐减。这个责任,恐怕就连大王您也担待不起吧?!”

    卑弥呼被他这一反问,不禁气沮——终究对外贸易都掌控在伊支马家族手中,他要是从中使坏,再把责任都推到自己头上,恐怕自己连王位都坐不稳……就算想要救下张禄,也得找个合适的理由,能够让贵族们全都信服才成啊。无奈之下,只得转向张禄:“先生,您有什么话要说吗?”

    张禄始终一言不发,冷眼旁观。其实从伊支马一提逃奴之事,他就知道事情将会如何发展了,即便对于邪马台的政情并不了解,但类似权臣凌主,甚至********的桥段,他前一世就听过很多啦。等到女王询问自己,张禄这才微微一笑——哦,原来你这个王是虚的,根本保不住我,还得我自己想办法。

    其实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直接一伸手,把伊支马给毙了,也为女王铲除心腹之患。就他如今的道行,哪怕在这邪马台都城里横着走都成,甚至多花点儿心思、力气,屠尽一城也不为难。只是一来他并不想杀人,二来么……直接动武,未免太缺乏技术含量啦,不是我这种文明人该做的事情。

    于是他坦然地一笑,反问吐含:“看起来,先生是认得我汉家服装的啦,那么就请先生仔细瞧瞧,我穿的究竟是什么衣衫?”

    吐含一愣:“汉人不都是如此穿着的吗?”

    张禄“哈哈”大笑:“吐含先生见识还是太短浅啊,我这可不是普通的汉家衣装,这是儒衫啊!”突然间注目吐含,双眼中精光暴涨:“岂有士人与人为奴的道理?!”

    其实在汉地,士人为奴之事也不在少数,儒生并非世袭贵族,还真没有那么尊贵,天生就人上人。但在那些偏僻小邦就不同啦,仍旧属于奴隶制社会,只有贵族才能读书识字,平民百姓大多是睁眼瞎,更别说奴隶了。当然啦,贵族也有可能因为战败或者举债而卖身为奴,但那就必须得脱下贵族衣衫啊,谁准你穿得跟从前一样的?

    所以张禄才能信口胡诌,加以反驳:我要真是奴隶,你能让我穿着士人衣衫到处蹿吗?这不扯淡哪嘛!

    吐含明显缺乏应对之能,当场就傻了,倒是伊支马脑筋转得快——“你这衣服,本是偷来的!”

    “原来如此,吐含先生的商船中还准备着汉家士人的衣衫啊。就不知道这衣衫的本主是谁?是被你谋害的汉儒,还是你船上有汉儒同行?何不请来对质?”

    他不理伊支马,光把矛头指向吐含。吐含哑口无言,只好把求救的眼神投向伊支马。伊支马厉声喝道:“哪用得着什么对质,只要将此逃奴拿下,严加拷问,自然他这套衣服从哪儿偷来的,也就一清二楚啦!”

    张禄心说特么的我跟你讲道理,你跟我耍横——要是不能啐你一脸唾沫星子,你也不知道马王爷三只眼!继续不理他,而揪住吐含:“吐含先生以为我只是一个普通汉人而已,所以才会帮着伊支马来陷害我,却看不清其中的危机啊。我又不是孤身一人到邪马台来的,一旦遇害,消息很快就会传播回汉国。这些年辽东太守公孙康忙着攻打高句丽,暂时没动三韩,倘若因忿而兴兵,大军南下,就怕吐含先生一时失策,竟会成为亡国的罪人呢。”

    吐含缩了缩脖子:“你……您难道跟公孙太守相识么?”

    张禄摇摇头:“从来也没有见过面。”

    “既然如此,他为什么会为你而发兵攻打三韩?”

    “很简单,因为在下与当朝丞相曹孟德为密友。此前曹丞相亲征三郡乌丸,公孙太守亲斩袁氏兄弟首级,向丞相表示臣服。只要丞相一声令下,辽东必倾全郡之兵往攻三韩,而且青州、冀州还可能派发水师,协助进攻。不知道贵国到时候能不能扛得住呢?”

    他这大套大套的台词,听到伊支马和卑弥呼的耳朵里都跟天书一样,只是感觉——这货貌似来头不小啊!吐含却是完全听得懂的——他不光光走南线跟倭地贸易,也曾多次北上与辽东公孙氏,还有高句丽国贸易,对于汉朝的大致情况,了解得要比那票倭人深得多。他知道如今汉国战乱虽未止息,但很明显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胜出之势非常明显;而辽东公孙氏放在中原虽然是不起眼的小势力,在三韩看来,却跟执掌十万天兵的天神没太大区别!

    公孙康他爹公孙度全胜的时代,不但割据辽东,自称平州牧,甚至还渡海攻略青州,连夺数县,属于在渤海湾内和周边都是可以横着走的人物。但公孙氏主要的发展方向是向西,数度攻入高句丽,也曾突入朝鲜半岛,希望可以控扼乐浪,进而恢复前汉朝鲜四郡。三韩中数个小王国曾经受高句丽之邀,同御公孙氏,结果被公孙兵杀得跟狗一样……纯论武力的话,其实公孙氏早些年就能把高句丽给平了,然后直取半岛——幸亏高句丽国地势险要,国王又习惯放弃都城去打游击,才没让公孙父子轻易得手。

    倘若公孙康真的放着高句丽不管,掉过头去打三韩——要真是曹操下令,那很有可能啊——徐那伐真是分分钟亡国的命运……这还不考虑青州兵、冀州兵会不会渡海夹击……

    当然啦,事情要是这么简单,历史早就变样了。公孙氏若不平灭高句丽,则难以保障侧翼无忧,粮运通畅,哪怕曹操用鞭子抽着,他们也不敢直接去打三韩。而青、冀等州的航海水平,更重要是航海传统,距离辽东也十万八千里远,根本不可能渡海发兵。只是吐含要真有这见识,他就不是一介三韩富商啦,简直可以到中原去当总观天下大势的名军师!

    所以吐含听了张禄的话,当场就萎了,心说我不过是来做生意的,胡乱掺和这事儿干嘛?旁边儿伊支马还不依不饶:“这逃奴满口胡言,大王千万不要听信!”吐含却悄悄扯了一下他的衣襟,然后笑对张禄:“先生既然是曹丞相的密友,那一定不是我家逃奴了……果然人有相似,是小人不慎看岔了。但听先生的谈吐,是贵人是奴隶,当场便可分辨啦。”

    说着又朝伊支马使个眼色,那意思,这人的话哪怕只有三分是真,都可能给咱们招来祸患,还是别惹他为好。

    伊支马这回请吐含来帮忙,就是********,威压女王,可是这连洋人都怂了,自己再想动手就缺了大义名分啊……女王势力虽弱,终究还有不少贵族倾向于她;自家势力再强,也不到一言堂的地步。最重要的是,这女王本来就是各方势力平衡、妥协的结果,想要直接跟她撕破脸,自己必然会遭到群起而攻,胜负殊难预料。可是就此退步吧,又实在不甘心,外加有损自己的颜面和威信……

    他怒视张禄,眼中如要喷出火来,突然间脑筋一转,计上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