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远征欧洲 > 第77章 僵硬

第77章 僵硬

    (ps:求收藏,求推荐,求评论,不要钱,不费劲,您的鼓励是对写手最大的鼓励。)

    德国人的战术执行以严谨坚决著称,换句话说就是教条主义。法国人的战术执行则是以僵硬死板著称,和德国人正好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材。

    索姆河战役刚开始的时候,法军第6集团军进攻的方向是德军防御的薄弱地段,德军在战前没有预料到法军会在这里进攻,因此防御力量很弱。

    7月3日,法军第6集团军以猛烈的突击一举突破了德军第17军的防御阵地,并使德军造成严重伤亡。

    德军统帅部为避免第17军全军覆灭,调第2集团军的预备队接替防御,第17军撤回到第三阵地休整补充。

    但德军第17军后撤得非常匆忙,以至于第17军撤退的时候,第2集团军还没有补上来,结果,一些阵地和支撑点无人防守,这就使德军的防御正面上出现了一个缺口和许多间隙地,给法军以可乘之机。

    7月4日,法军第35军先遣分队发现这一情况后立即出动,未经交战就占领了无人防守的巴尔勒。

    这时,另一些部队也准备向索姆河前进,想乘机出击以扩大战果。

    但是,法军第6集团军司令法约尔却不同意这样做。

    他的理由是:根据法国北方集团军群司令福煦将军的“逐步行动”理论,要夺取新阵地,必须使已占领地区得到巩固,第二梯队已接替战斗,同时以有力的炮火准备作好保障时,才能继续进行攻击。

    结果,法军按照这一指示,准备出击的部队不得不撤回原阵地,重新进行准备,结果耽误了整整两天两夜的时间。

    在战场上,战机稍纵即逝。

    就在法军按照“逐步行动”理论进行进攻准备的时候,德军第2集团军已发现了战线上的漏洞,他们从统帅部要来了5个精锐师,接替了第17军的防御,并填补上了一切空隙,重新组织了防御体系,堵住了缺口。

    两天后,准备就绪的法军重新开始进攻,但没想到德军已在这里投入了生力军,法军的进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激烈抵抗,伤亡惨重。

    索姆河战役已经进行了三个多月,法军的指挥体制还是一样的僵硬。

    炮兵旅上校邓普斯盖尔也有不同意见:“绕到德国人防线之后,埋伏的位置在德国人阵地后方。那么,当炮火延伸的时候,会不会造成意外击中友军?”

    “这个不用担心,在我们的计划里,炮火不会延伸,火力准备以炸掉德军阵地前沿的铁丝网为主,只要炸掉了铁丝网,我们的战士就会沿着火炮开辟的通道直接冲到德国人的阵地上,其余的事情不用担心。”对于火炮的使用,秦致远有自己的看法,这还要等散会后和邓普斯盖尔私下沟通。

    邓普斯盖尔耸了耸肩,也做了一个“这没有先例”的无奈表情。

    “先生们,随着武器的发展,战术也是在不断发展的,不能以‘没有先例’为由拒绝进步。请让我说完,先生。”秦致远抬手制止了想要说话的亨特尔,继续自己的发言:“半个月前,英国人刚刚在战场上使用了坦克,现在德国人已经在阵地前挖了十米宽五米深的反坦克战壕,那么是不是我们就不再使用坦克了?不,我们会继续使用,我们会使用爆破筒、小型炸药包等东西破坏反坦克战壕,使我们的坦克能够顺利冲上德国人的阵地。”

    打仗就和两个人比武一样,见招拆招就是了,说穿了就是那么回事。

    “当坦克出现之后,我们还有没有必要使用线性战术?答案是否定的!我们的步兵应该伴随坦克出击,步兵保护坦克,坦克掩护步兵。那么线性战术是不是就没用了?答案还是否定的。当地形不利于坦克部队展开的时候,步兵仍然要采用线性战术继续发起冲锋。”为了顺利执行计划,秦致远不介意上一堂战术课。

    “有点意思。”亨特尔作了个请继续的手势。

    “在我的国家,2000多年前有一位伟大的兵法家说过一句话: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这句话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说:用兵要像水银泻地一样,根据敌人的态势制定自己的战术,不能拘泥于先例。我想请问一句,如果您以‘没有先例’拒绝改变,那么请问,那些‘先例’是怎么来的?他们诞生的时候有没有‘先例’?”秦致远拉来《孙子兵法》助阵。

    这其实是个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别说亨特尔,秦致远也没有答案。

    “呃……2000多年,那确实够厉害的。”亨特尔无法反驳。

    往前推2000年,当时的欧洲笼罩在古罗马的阴影之下,当时还没有法兰西这个概念。

    “所以,忘掉我们的‘先例’吧,那同时也是‘旧例’。别管我们用什么方式,只要击败了德国人,那么就是好主意。再过一百年,咱们的方式也会成为‘先例’,你肯定不想你的子孙还使用你的方式进行战争,天知道那时候的世界又发明了什么,或许直接请上帝帮忙也说不定。”秦致远开了个真实的玩笑。

    对于20世纪初的人们来说,21世纪的战争就是神话。每天拿着柴刀上山砍柴的农夫,只能臆想皇帝的柴刀是黄金打造的。

    “那么好吧,我们可以这样试一试。”亨特尔勉强同意了秦致远的建议,就像他说的那样,秦致远的第六团出击,就是一次实验性作战。

    “那么,火炮呢?我们该如何使用火炮?”邓普斯盖尔提出自己的疑问,他也迫切的想从秦致远这里得到一些建议。

    “关于火炮的使用,我没什么好说的,因为如果让我去操作,我肯定没有一名佩戴炮手标志的士兵打得准。”秦致远小幽一默,也提出了几点小建议:“关于火力准备,我有一些看法。咱们现在的火力准备,一旦炮火开始延伸,步兵就会发起冲锋,而在这段冲锋的时间内,德国人已经复活了火力点。因为我们的火力准备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德国人躲在坑道里,那里有坚固的防炮洞,所以没有太大收获。”

    邓普斯盖尔连连点头,对于这个问题,邓普斯盖尔心知肚明。

    “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改变方式?派一个营的士兵配合,每当火炮开始延伸的时候,士兵就准备攻击,但是并不冲锋,等德国人进入战壕准备复活火力点的时候,咱们再用火炮轰上一遍,就像是打地鼠一样。”秦致远看不上法国人的炮兵,他们的素质确实不错,指挥系统却僵硬的就像他们火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