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孺子帝 > 第四百七十四章 后事

第四百七十四章 后事

    瞿子晰准备出发去见皇帝,只带贴身随从,将御史台的下属都留在城里。

    众人送行,南直劲也在其中,从容不迫,没有半分惊慌之意。

    瞿子晰心生冲动,真想下令将南直劲捆绑起来,一块带去见皇帝,他忍住了,将南直劲单独叫到一边,低声道:“你明不明白这是多大的罪?”

    南直劲拱手,“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放任皇帝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眼看着大楚朝廷四分五裂,才是更大的罪过。这几年来,卑职一直在观察瞿大人的所作所为,相信瞿大人会是千古贤相。身为宰相,大人不仅需要陛下的信任,更需要同僚的支持与配合。请大人上路,向陛下道出所有真相吧,经此一事,陛下对大人不会再有怀疑。”

    “所有真相?兵部默许燕康除掉楼船将军、你在暗中干预朝政,这些真相也要道出?”

    南直劲微笑道:“谁能阻止大人呢?卑职无所谓,不过是在死罪之上再加一条罪,至于兵部——卑职相信大人自有选择,而且是最正确的选择。”

    揭发兵部意味着还要收集大量证据,并且得罪大批同僚,对于瞿子晰来说,得不偿失,甚至对皇帝也没有好处,反而会破坏皇帝的种种计划。

    黄普公很可能再也回不来了,他在朝中毫无根基,消失也就消失了,再挖出真相已经没有任何意义。

    对瞿子晰来说,这就是“最正确”的选择。

    瞿子晰厌恶南直劲,自己苦读圣贤之书,凭本事得到明君赏识,到了最后,命运却好像被一名小吏操纵在手里。

    同时他也佩服南直劲,在心中自愧不如。

    “陛下的心事没那么好猜,接任宰相的人很可能不是我。”

    “还好,卑职这么久以来猜得都很准。”

    瞿子晰冷笑一声,转身离开。

    南直劲目送瞿子晰离开,与几位同僚一同完成剩下的文书,然后回到自己的房间,让仆人去外面买来一壶酒、三四样小菜,自斟自饮,笔墨纸砚都放在顺手的地方,喝几杯就写一封信,或长或短,都是一挥而就。

    仆人进来通报:“兵部张侍郎来了。”

    “有请。”

    兵部侍郎张擎进屋,面带微笑,看着桌上的酒菜与纸张,笑道:“南兄好雅兴,以酒配文,还是以文配酒?”

    南直劲起身相迎,两人寒暄一会,等仆人退出,张擎脸上笑容消失:“陛下不肯进城,提前召见瞿御史,这是什么意思?”

    “与拒入京城一样。”

    皇帝西巡之时,逐退了赵若素,回京之后也是迟迟不肯进城,与大臣们进行了一次“交锋”。

    张擎微叹一声,“陛下终究还是不肯相信大臣。”

    “别怪陛下,此乃人之常情,想挽回陛下的信任,唯有依靠瞿御史。”

    “瞿御史……可靠吗?”张擎还是有点没把握。

    “如果只是看人,天下有谁可靠?”

    张擎笑了一声,“瞿御史忧国忧民,他想做成一番事业,必须依靠整个朝廷。”

    “张大人稍等片刻。”南直劲想起了什么,走回桌后,提笔写字。

    张擎的官职比南直劲高得多,这时却坐在一边耐心等候。

    南直劲将信写完,一一折好,共是七封,分别放入函中,写好收信者姓名,起身直接交给张擎,“有劳张大人代转。”

    “这是什么?”

    “一些需要处理的私事。”

    信函没有封死,张擎看向南直劲,得到默许之后,拿出信挨封扫了一遍,的确都是私事:还某人银两若干,向某人索债若干,向某人表示所承诺之事无法做到,对妻子儿女各提出要求……

    张擎再叹一声,收起信,说:“我等必将尽自己所能,绝不至于祸及南兄家人。”

    “不必,陛下心细,不可让他看出破绽,而且陛下生性仁慈,绝不会降罪于无辜之人。”

    “南兄杀身成仁,请放心,待风头过去,南兄家人自会得到照顾,南兄的几个孙子都在读书吧,听说长孙南冠美颇有令名。”

    “年纪还小,看不出什么。”南直劲露出微笑,却没有多说什么,既未夸赞长孙,也没有开口托付,反而道:“前宰相申大人的儿子后年应该参加大试,请张大人记得此事,申大人是不会忘的。”

    张擎摇摇头,“这位申大人,从前当御史的时候就沉不住气,现在也还是这样,只要他那个儿子有些才华,何必担心出不了头?同朝为官,难道大家还会故意使坏不成?朝廷自有规矩,大家遵守即可,何必非问个清清楚楚呢?”

    申明志听说南直劲得罪皇帝之后,派人进京四处打探,惹得一些大臣不太高兴。

    “只要他别做得过分,急迫之情可以理解。燕国相那边怎么样?”

    张擎神情微暗,“他还不知情,自以为能够脱罪。唉,这个燕康,也是太急了些,让黄普公惨败一次,失去陛下的信任,也就可以了,何必非要赶尽杀绝呢?惹来陛下的注意,他还指望着用阴谋诡计遮掩。我想他是在东海国作威作福惯了,全忘了按规矩行事。”

    张擎摇头,对燕康感到失望。

    南直劲盯着张擎,说:“燕国相愿意逃亡海上,从此不再回归故土吗?”

    “什么?他对咱们的计划毫不知情,我一个字也没透露,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

    “张大人与燕国相结交多年,熟知其为人,可以猜上一猜。”

    张擎沉吟良久,“燕家全族都在东海国,扎根已久,走不得。”

    “原来如此。”南直劲点点头。

    张擎明白南直劲的意思,他刚才流露出同情之意,南直劲在提醒他,不要提前泄密,燕康已经没有挽救可能,泄密只会惹祸上身。

    张擎心中终获轻松,起身深施一躬,“南兄走好。”

    南直劲是一名小吏,平时在哪位大人面前都表现得毕恭毕敬,今天却坦然接受兵部侍郎的一拜,喃喃道:“希望陛下能对下一位宰相真的满意。”

    张擎问道:“我们该对瞿御史支持到什么地步?”

    “各司其职就好,张大人刚才还说有些规矩只可遵守,不可明说,瞿大人会明白的。”南直劲顿了顿,“现在不明白,以后也会明白,他是个聪明人。”

    张擎再次躬身行礼,告辞离去。

    南直劲回到椅子上,已经没信可写,继续喝冷酒、吃残肴,丝毫不以为苦,突然笑了一声,想起了自己的孙子,自言自语道:“南家会出头的。”

    城里的两位官员心安理得,行在路上的瞿子晰却没法平静,心中患得患失:按南直劲的计划行事,自己就将成为朝廷“规矩”的一部分,从此前途无忧,却会失去独立与自由,尤其是心中难安;向皇帝合盘托出一切真相,则朝廷大乱,自己即使成为宰相,也难做成大事。

    在国子监的时候,瞿子晰冷眼旁观朝中事务,总觉得迂腐可笑,自从进入户部任职以来,他才发现为官之难。

    让他想不明白的是,错的究竟是整个朝廷?是某些大臣?还是皇帝?

    圣旨发出的第三天上午,瞿子晰赶到巡狩营,远远望去,营地依山傍水,与普通军营无异,直到接近之后,才能看到众多与众不同的旗帜,表面营中之人乃是至尊的皇帝。

    从十里以外瞿子晰就开始接受检查,此后每走两三里就要查一次,在营门口,更是有官员出来,认出右巡御史之后,才允许他进营。

    当今皇帝喜欢自行其事,所谓巡狩治国,更像是少年人的幻想,难见实际效果。瞿子晰发现自己正逐渐接纳南直劲灌输的想法,不由得一惊,急忙收束心神,专心等候皇帝的召见。

    韩孺子上午又去了一趟水军营地,听取众将制定的作战计划,提了一些问题,最后夸赞一番,午时前返回宿卫军营地。

    水军没有大将指挥,战船、装备不足,对新来的陈嚣等将领也不是特别信任,都不愿出海,见皇帝真的只是“纸上谈兵”,他们松了口气。

    韩孺子饭后小憩片刻,召见早已在营中等候的瞿子晰,身边只留金纯忠一人。

    瞿子晰进帐,先正常报告情况。

    听说黄普公没死,竟然投降海盗,韩孺子很意外,接过信反复看了几遍,“这真是黄普公所写?”

    “无法确认,这是副本,原件还在国相府,就算真是黄普公的笔迹,也说明不了什么。”瞿子晰开始讲述黄普公遭到陷害的事情,最后道:“此事有人证、物证,燕康意欲嫁祸于他人,反而露出马脚。”

    韩孺子看了一眼金纯忠,对瞿子晰道:“瞿大人做得很好。”

    瞿子晰接着说起王平洋,他自己做了一些调查,发现王平洋不止行为不端,还收受大量财物——据称是用来招待皇帝,但是要力行节俭而用不上的诸多金银布帛。

    韩孺子嘿了一声,母亲太相信亲情,没有看清王平洋贪财好利的本性。

    “瞿大人不负朕之重托,此行大有收获啊。”

    “实不相瞒,这些并非臣之功劳。”

    “哦?有人帮忙吗?”

    “臣一直不得进展,是手下的南直劲查出这些事情。”

    “南直劲。”韩孺子一下子心生警惕,“他还做从前的勾当,揣摩朕的心事?”

    “是,他还想将臣拉下水。”瞿子晰深吸一口气,迄今为止,他说的一切都在南直劲的计划之内,接下来要说到什么程度,他仍然没有做出决定。(未完待续。)